APP下载

四川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2019-03-05朱竞翔,夏珩,张东光

世界建筑导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崇州成都构件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建成时间:2011年

建筑师: 朱竞翔,夏珩,张东光

建筑面积:260 平方米

Location: Chengdu, Sichuan

Completion: 2011

Architect: Zhu Jingxiang, Xia Heng, Zhang Dongguang

Area: 260 m2

成都以西的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高原与平原地质板块的交界处,2008年汶川地震损毁了保护区内的房屋建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及成都办公室提供了资金用于恢复原有工作用房以及新建宣传自然环境、生物保护的宣教中心,并且委托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小组负责设计与实施。

在20多公里进山公路的尽头,宣教中心从笔直参天的杉树林中出现。它的灰白体量踞于高出路面的台地上。建筑整体架空于点式基础之上,有利于保留自然地貌,获得底部的自然通风,避免山谷中常年的潮湿与水流冲刷。

11米高的结构体分三层,每两层的主梁布局互成90度,每侧的柱体只承担两层荷载。填充板材与斜向拉杆为细长的结构立柱提供了额外的抗弯抵抗。地梁将柱子底端拉结为一体,形成整体的笼式结构。

窗洞使用匀质的棋盘图案分布在立面,以确保结构对角的传力路径;开口较小,反映了较为冬冷夏凉的保温需求。同层的凸窗构件开口朝向一致,上下层则反向旋转,引导使用者观赏四周风景。凸窗为多面体块体,可加强构件及整体结构。凸窗内侧的折叠扇既是夏季白天高温时段的可变遮阳构件,也是冬季夜间寒冷时段的绝热构件。凸窗可以实现腔体内部的通风,以带走夏季在玻璃内侧积累的热量,或者在冬季利用“温室”内的热量。建筑物功能具有灵活性。房屋首二层现为公共性展览,三层为会议功能,也可以成为客栈。建筑首层高3.6米,窗台位于0.6米标高处,二三层高皆为3米,但窗台分别位于0.6米和1.2米标高处。室内饰面色彩选择则依亮度自三层向底层逐渐变浅,以调整杉树林对内部的采光影响。根据主梁布局的楼梯方向强化各层的空间差异性体验。板材暖色的肌理表面提供温暖的室内感受。预制整体卫浴分别布置在一层、三层的西北角。

所有预制构件委托成都与崇州附近工厂进行加工,以减少运输的能源消耗并方便使用当地木材资源。林业工人在施工期间搭建了临时缆车系统用于材料运输。在建筑完成之后,他们还搭建了房前的木质平台以及入口通路。施工在2011年雨季,需要克服山体滑坡与道路中断的影响。期间,30多名来自中国香港、内地的大学生和建筑师志愿者给予了协助。

这一项目使用了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教授研发的复合轻钢建造系统,作为这一系列应用的第四次。它进行了新尝试:结构发展到三层,内部空间布局与结构的细致联合,窗构件对结构的反向强化,接近场地的制造安排,减少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的设计策略等。

建筑物表面的白色“WWF”标识与黑色方形的珍稀动物图案,强调了房屋的建造目的。

猜你喜欢

崇州成都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穿过成都去看你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数看成都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费随事转”改革为例
成都
《健康崇州》创出宣传新模式
在成都
BIM软件中构件与其附着层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