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

2019-03-05安徽省合肥市新安江路小学温修芬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设学科

■安徽省合肥市新安江路小学 温修芬

语文学科是小学生接受的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特有的育人功能。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开展教学的基础,学生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等都会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受到影响。虽然语文学科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小学的语文学科都存在低效的问题,例如小学生对语文学科没兴趣、在课堂上无法聚焦精神、教师教学的方法较为枯燥和陈旧等。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反思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且针对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探索与之相应的对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科学的课前设计,能使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胸有成竹,而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能有效地降低课堂的随意性,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按照教师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步步开展。在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或者同一篇课文已经教学过无数遍,没有必要再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上课直接讲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教师应当摒弃。虽然教学的内容没有变,但是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每堂课前都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有的教师虽然对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设计,教学的效果依然不太好。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教师将教学活动设计得不太科学,如教学的目标制定得不恰当、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等。那如何才能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呢?

首先,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全面且契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能只关注学生应该学会哪些知识,还要关注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方法以及过程。此外,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其次,在教师设计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加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的活动实现。这样就能创设出非常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再次,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新颖、高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沿用传统平铺直叙的讲解。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状况以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而定,不能盲目选择。只有教师在课前认真、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提升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二、趣味引入课程

小学生年龄很小,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长时间聚精会神。对于单调无趣的课程导入,如直接口头讲述,学生更提不起精神听讲。如果学生在刚开始上课的注意力没有被吸引住,精神就会一直游离在课堂之外。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纵使教师接下来讲得再好,讲的知识再多,学生没有听进去,教学的效果也会很差。因此,教师把握好课程的导入部分非常关键,只有设计有效的课程引入,才能将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为接下来要教学的内容打好基础。那么,什么样的课程导入能很好地抓取学生的眼球呢?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证明,富有趣味性的课程引入契合小学生的特点,受到了小学生的热烈欢迎。教师应想方设法设计有趣的课程引入,以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促使其积极地探索语文学科知识。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引入部分,趣味地引入知识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偏好进行选择。如果班里大部分学生喜欢听教师讲故事,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查阅、准备与将要教学的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此引出新知识的教学,这种导入方式叫作故事引入法。还有很多学生喜欢听音乐,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然后找准学生喜欢的音乐与所教内容有关联的地方,在课前下载,便于省去讲课时直接查找的时间。学生在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后,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然后教师通过音乐顺势引入新课,这就是音乐导入法。

除此之外,还有图片导入法,即找准图片与教学的内容间的联系,通过展示学生喜欢的精美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九寨沟风景区的图片(如下图)。秀美的风光看上去十分迷人,学生都被这壮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教师:同学们知道这美丽的风景是哪里吗?学生:知道/不知道。教师:我们请知道的同学来说一说,这是哪里?学生:九寨沟。教师:对,这就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游览胜地——九寨沟,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九寨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通过几张美丽的图片,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三、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语文学科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情境的创设,能将原来学生不感兴趣或者不容易明白的知识变得更容易接受。这样学生与语文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消失,对于本来厌倦、不喜欢、不感兴趣的知识,学生会开始感兴趣,从而主动进行探索。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的氛围不再沉闷,有效优化了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果。

(一)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这种方式适合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有的知识非常浅显,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就能明白。对于这样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而有的课文不容易理解,需要经过逐步探究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对于这样的知识,教师就需要设计多个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设计这些问题时应注意,这些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应该较为简单,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易解答出来,而对于接下来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逐层提高。通过这样一层层地逐渐深入,学生就会越来越明白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从而深入地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度要适合当前年级的学生。如果问题设置的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思考半天还是得不出答案,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失去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积极性,这说明问题的设置不太合理。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非常容易,学生觉得毫无探索的必要,就会失去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热情。

(二)设置多媒体情境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以多媒体的使用最为常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打破了之前完全凭口头讲述的僵硬模式,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教师可以在使用多媒体前练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直至熟练操作。在课前,教师应搜集整理好课堂上要展示的素材,以免在课堂上搜索,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展示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这不仅能引发学生探索语文学科的热情,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趣味引入课程以及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索语文学科的积极性,优化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效果,全方位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设学科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学科新书导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