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难点与风险管控
2019-03-05欧阳艳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文│欧阳艳(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猪流行性腹泻[PED(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是由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于1971年在英国育肥猪及母猪群内被首次发现,之后,该病在欧洲的其他多个国家及韩国、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也相继被发现。1978年比利时学者首次从感染猪体内成功分离出该病毒的早期欧洲株,并将其命名为CV777株。20世纪80年代,该病在欧洲和亚洲地区蔓延,此后该病在欧洲范围内逐渐得到控制,然而却在近几年又卷土重来。2010年10月以前,该病在我国猪群中只是处于散发状态,并未大面积暴发,2010年的冬季,此病从中国的南部地区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一度造成全国养猪业的巨大恐慌。2013年,此病又在美国传播并流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难点
1.传播的便捷性。该病感染的发病猪、阴性带毒猪以及临床康复猪均可成为传染源散播病毒,带毒猪主要通过粪便排毒,也可通过口腔分泌物排出病毒。粪口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潜伏期为3~4天,春季和冬季为该病的多发季节。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都有感染的风险,该病对哺乳仔猪的危害尤其大,致死率可高达100%。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饲养员的衣物、鞋、用具等都可以散播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后引起猪群发病。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宿主的小肠,通过与肠绒毛上皮细胞表面受体作用,能进入细胞并自我复制,进行增殖,溶解小肠上皮细胞,使其发生急性坏死,造成机体消化能障碍,吸收不良,使其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被感染猪的体重减轻,最后脱水死亡。此外,哺乳母猪乳汁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带毒猪乳汁中也携带该病毒,并可以通过哺乳垂直传播。该病毒是否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一直存在争议,但带毒猪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排毒,健康猪也可以通过口腔感染空气环境中的病毒—气溶胶而发病。
2.亚型的多样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根据冠状病毒血清学、遗传学及基因组结构的差异,将其分为四个群:α-冠状病毒、β-冠状病毒、γ-冠状病毒以及δ-冠状病毒。该病毒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同被归类为冠状病毒科的α-冠状病毒亚群。其形态特征与其他冠状病毒无显著差别,纤突蛋白暴露在病毒粒子外,将病毒包裹,构成“冠状”特征,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大多呈球形及椭圆形,其表面纤突似花瓣,从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
3.分离的复杂性。尽管该病毒的感染率很高,但病毒体外分离培养的难度却非常大,分离成功率极低,即便成功分离到病毒,往往也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增殖滴度,并且还极有可能在细胞传代培养的过程中丧失病毒的感染性。人们曾尝试了在多种细胞上进行毒株分离,均未获得成功,其体外分离培养一度陷入瓶颈。直到1988年,人们找到了适合此病毒生长繁殖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并在实验室条件下从该细胞上成功分离到该病毒株。
4.诊断的局限性。目前,病原学诊断主要通过免疫电镜检测、RTPCR检测、免疫荧光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血清学检测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等。其中免疫荧光、血清中和实验、免疫组化等方法耗时耗力,不适合用于临床上大规模检测。免疫电镜法则需借助电镜设备,其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RT-PCR检测法满足临床上快速准确检测大容量样本的需求,其应用较为广泛。
5.毒株的变异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比利时首次被分离出来,并被命名为PEDV CV777,此后在一些欧洲国家也出现。最早流行的毒株几乎都是以CV777株为代表的经典毒株,自针对PEDV经典毒株的疫苗问世以来,PED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10年以来,对PEDV株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变异的PEDV株在中国高度流行,其中大多数分离株是GII基因组群的成员,而CV777和2008年在韩国报道的DR13是GI基因群的成员,但变异GII群PEDV毒株比GI群经典毒株更为流行。此后又有研究发现了一种由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而产生的PEDV变异毒株,目前我国境内流行的PEDV毒株几乎涵盖了世界各地的分离毒株,危害极大。
二、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关键点
鉴于以上防控难点,目前尚未找到治疗该病的特效疗法。开始应用最广的是针对PEDV CV777株和DR13株的传代致弱疫苗,这些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使用对PED的防控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因血清抗体效价不高而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存在免疫缺陷。近年来,遗传数据表明病毒基因组随时间推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异,导致针对原有毒株的疫苗已无法对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力。因此,各项防控措施都只能从围绕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来着手。
1.强化环境卫生。在猪场设计和日常管理中,搞好猪场的饲养环境卫生显得尤为重要,严格做好拖车卫生和去污程序。猪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及有害气体危害。搞好产房和仔猪培育箱的保温。该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可采用对症疗法,防止脱水和制止腹泻、继发感染。对于发病仔猪可以停止喂乳,以葡萄糖盐水代替乳汁,可明显减轻症状,同时应在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的前提下注射猪用干扰素,也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PED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这一特性,预防该疾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源头,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对引进的猪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禁止病原的带入,发现病猪时,应隔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改善饲养管理对进出猪场的人、车、物均要进行消毒隔离;要经常保持猪舍的通风状况良好,没有猪粪的积存,栏舍干燥;栏舍的用具要分开,不得混用,定期进行灭菌消毒;最好全进全出,猪舍不连续使用,最短间隔3天以上,并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平时随时进行预防消毒。当疫情发生时,必须做好隔离工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规避因饲养环境不佳造成PED的发生和传播。
3.提高猪群抵抗力。对于母猪要保证饲料质量,防止霉菌毒素污染,注意环境卫生,控制产房温度和湿度,力争实行全进全出,禁止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滥用保健药物。把握适当的断奶日龄和体重,尽量减少仔猪应激。对于仔猪要减少应激,合理免疫。疫病流行期间,要禁止可能接触到病原的人或工具进入到猪场,并果断隔离加强消毒。条件允许的猪场可以建立猪场疫病诊断和预警系统为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