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哀牢古国的门户
2019-03-05苏轼冰
苏轼冰
雄浑的大地在千万年前的巨变中积土石为高山,在大山王国的云南西北部创造了 “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无穷不可量”的无量山 (又称为蒙乐山),无量山在蔓延、繁衍中派生出雄峻的哀牢山,同时也派生出无数的神奇和美丽。
哀牢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伸入印度支那半岛,海拔3000米,全长800多公里,横跨楚雄、大理、玉溪、保山、红河5州 (市)14个县 (市),以把边江(上游称中川河、下游称李仙江)为界,东有六诏山 (绛云露山),以元江 (上游称礼社江、下游称红河)为界。哀牢大山之南的云南省双柏县,就静卧在她绿色屏障的怀抱中。
哀牢山,彝语为大虎山,即有老虎的山;哈尼族卡多人语里哀牢是老虎的意思,也泛指野兽,即哀牢山就是有老虎、野兽出没的地方;有人考证,古代“哀牢人”的后裔,今天的缅甸 “卡拉”族把酒称作 “啊”, “啊”与 “哀”同音;而 “哀牢人”的老邻居 “越人”的后裔傣族至今把酒叫做 “牢”或 “醪”。“哀牢”合起来就是爱好酒的意思, “哀牢人”即爱好酒、善于喝酒的民族或人。当地的老毕摩说,哀牢山万物有灵,每年七月十五都要过隆重的 “鬼节”,是众神云集,鬼出没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 “哀牢”在战国前期是族名,亦是山名,战国中后期又为国名,与古滇国齐名,比古滇国、南诏国早,原为古西南夷九隆氏居之,未通中国,汉明帝时内属,置哀牢。公元前一世纪中前期,哀牢还曾经是一代哀牢国王之名。
关于古哀牢国,东汉史学家杨终在《哀牢传》 (又称 《九隆传说》) 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大理洱海边上有一个美貌的妇人名叫沙壹,后人称她为沙壹母。说她天天在海里捕鱼,有一天不小心掉进水里,触千年沉木后怀孕,生下十个儿子。沉木化作龙用人言问: “我的儿子何在?”九子闻之惊走,唯独幼子不走,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长大后,雄桀威武,天资出众被推为王。当时山中有一个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而且个个花容月貌,九隆兄弟就娶十姊妹为妻,子孙繁衍,分别在山中溪边居住,子子孙孙逐渐强大为哀牢。
哀牢山,层峦叠嶂,放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全都是山的世界。哀牢山连绵数千里。男性又女性的哀牢大山,千百座耸立挺拔的山峰蜿蜒着自西北而来,把一个神话般迷人的世界摆在人们面前。黑竹山海拔2860米,到了山顶,朝景东方向走,经过水清如镜的平和厂水库,顺着茶马古道的遗迹一直往前走,大约走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到了双柏与景东交界的邱家坝。一路上,你不仅可以感受到过去茶马古道的艰辛,领略到原始森林的魅力,见到有一千多年树龄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红豆杉,还可以在海拔2760米的邱家坝这座高山水库感受四周森林的绿、山花的美、水的清澈与纯净……
走到老王坪,在高山顶上,你就会突然看到了一大片茫茫无际的草地。因为四面是大山的缘故,那片草地的突然出现会让所有人都十分惊奇,快得像电视里突然换了一个频道,一个个都如置身梦境似的。
在高高的哀牢大山夹缝里,那草场实在太大了,宽阔得用肉眼看不到尽头。站在山上远远望去,到处是一派奔涌纯净的浅黄,没有参差不齐的灌木,也见不到小山包。眼前所看到的虽然没有梦境中那种骏马奔腾似雄鹰的大草原景致,却也不乏高山牧场韵味。阳光特别明亮,空气特别清爽。不远处的草坡上,一群群牛羊悠然地在晴朗的天空下吃着草。连绵起伏的远山被明媚的阳光幻化为一层层金光耀眼的光环,起伏摇曳。那样的景致会让人突然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眼前这小小的高山牧场就是梦境中那苍苍茫茫的大草原了。从此,你的记忆里会多了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风景。
从黑竹山顶往下眺望,还能看到星星点点地遍布在哀牢大山中的村庄,看到山下的层层梯田。一丘一丘的梯田,逐步升高,直到步入云端,一年四季都景色无限。
山高、箐深、坡陡,生活在大山褶皱里的哀牢山人,为了生存,就得在极陡的山坡上开荒种植,世代劳作,这就有了梯田,很壮观、很文化的梯田。
哀牢山是一个谜,一片神话中的土地,一个诗意栖息的地方。千百年来,它的博大、雄浑,它的神性、诗意,让多少人迷恋、向往。今天,在绿海茫茫的哀牢大山中行走,到处可见名山秀峰傲然挺立,飞禽走兽和谐栖息,激流飞瀑悬挂山崖,江河平坝水波荡漾,山间梯田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