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山岩画

2019-03-04朱秋平

人民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骆越左江花山

朱秋平

战国至东汉时期,左江流域是岭南百越民族中骆越人的主要聚居和活动区域,左江岩画就是这时期骆越人遗留下来的杰作。近几十年来在左江沿岸发现的岩画共有79处,遍及宁明、凭祥、龙州、大新、江州、扶绥等地,沿江绵延200多千米。一幅幅巨大的岩画构成了左江流域浩瀚的历史画卷,其古朴粗犷的造型及宏大的气势在世界古代岩画艺术殿堂中独树一帜,被称为“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花山岩画就是左江岩画中的杰出代表。

花山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西北145千米(水路25千米)的明江东岸。花山处在一片密集峰丛的西侧,海拔345米,相对高程230米;明江自西南蜿蜒而来,至山下折向西北流,花山适在其拐弯角上,东面及北面为延绵的丛山,南面、西北面和江对岸各有一块高出江水面10—15米的台地;在对岸的台地上,有一条自西南向东北流而汇入明江的小溪;台地的西面及西南面又是延绵的丛山。花山所处的地理环境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四面崇山峻岭,明江河蜿蜒流淌,由东南向西北穿越其间。这里岩溶异常发达,碳酸钙盐类岩石受富含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非常明显,峭壁、溶洞、石钟乳、石帘等随处可见。山坳间散布着一些村落,是壮族人民的生息之地。

宁明花山因归耀达村所辖,故又称耀达花山,壮语称为Byaraiz(岜莱),即花山被画得麻花之意。花山岩画分布在花山西侧和南侧临江崖壁的下半部,画面长172米,高约50米,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现遗存各种图像190多个,均为朱红色,包括人、马、兽、铜鼓、刀剑、羊角钮钟、船、道路等,构成岩画主体的人像皆作曲肘腿半蹲式,有正、侧身两种,皆裸体,有的可分男女,有的腰配环手刀,骑兽(类狗)大小不一,一般为50—60厘米,小者高仅30厘米,大者高达3米多,造型古朴粗犷。整个画面的各种图像可组成111组神秘的图画,以其画面最大、图像最多、分布最密集、场面险绝壮观而著称于世。

对花山岩画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這里所说的“二广深谿”,可能是指从广西流向广东的左江。至明代张穆的《异闻录》有更明确的记录:“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执刀杖,或无有首者,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清末《宁明州志》亦云:“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一路两岸,崖壁如此类者多有。”

花山岩画作为壮族先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如此险绝的环境下,到底是如何画上去的呢?画又作于何时?作画者是谁?以何材料、工具作画?作画的意图是什么?一连串的谜令人匪夷所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1月,广西博物馆派人前往花山调查。可以说,对花山进行科学的记录和研究由此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多次组织区内外有关专家对包括花山岩画在内的左江流域岩画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并出版了许多关于岩画的著述,著述涉及花山岩画绘制的时间、作者、种属、方法、颜料、数量、内容等多个方面。目前普遍认可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作画时间:战国至东汉时期。

2. 作者种属:西瓯族骆越人。

3. 作画方法:通过搭架、攀缘、垂藤、浮船等办法接近岩壁平涂作画。

4. 作画颜料:Fe2O3为主的铁系列天然矿物颜料。

5. 岩画数量:1900多个(仅花山),其中人物1300多个。

6. 岩画内容:祈求战争胜利、祭水神、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庆祝丰收、祖先崇拜、祭日、祭铜鼓等。

然而,大多专家至今仍是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加上当地许多花山的民间故事、传说,更增添了岩画的神秘色彩。

相传很久以前,花山附近岜耀村有一户姓蒙的人家,四十多岁未得子女。是时,蒙家妇人在江边吃了飘来的仙桃果,竟怀孕,足怀十二个月方生一子。这孩子三个月走路,六个月说话,比同龄人高出一头,便取名蒙大。不久蒙大父亲去世。蒙大长至十一二岁,食量大得惊人,力气也大。后蒙大反对压迫,苦无兵马,有白发老人知其心事,给他一沓纸和笔,吩咐道:“在纸上画兵马刀枪,百天之后纸上兵马变成真兵马。但千万不可告诉任何人。”说罢,飘然离去。蒙大知是神仙指点,从此干活之余便躲在屋里画画。到秋收时,已画了九十多天。母亲觉得很奇怪,一天趁蒙大不在,悄悄进入他的房间,察看其箱子。不料箱子打开后,不满百天尚未变成真人真马的纸片从箱中呼啦飞出屋外,飞到花山崖壁就粘住了,成了密密麻麻的岩画。以后人们就给这座山取了个名字——“岜莱”。

花山岩画于1963年2月26日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7月15日,花山岩画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

花山岩画是我国南方涂绘岩画以及我国古代骆越民族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对中国岩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它在题材选择、艺术形成、绘制技巧和审美情趣诸方面均有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是古代岩画史上罕见的精品。

花山岩画在历史上虽未遭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的重大破坏,但由于受风雨侵蚀造成碳酸钙沉积物覆盖而导致局部有残损。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花山岩画保护予以高度重视,自2001年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上海德赛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中国西北科学研究院甘肃铁科公司、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开展花山岩画病害治理研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试验,岩画保护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秀美的花山,神奇的岩画,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

猜你喜欢

骆越左江花山
花山欢来啰
骆越•印象系列设计
悠悠左江情
南宁市博物馆馆藏西周铜盘赏析
骆越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解读
广西左江、右江流域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花山请你来
我在花山等你来
巫山
花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