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导弹防御审议报告》:透出抑制不住的冲动

2019-03-04吴日强

世界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天基弹头诱饵

吴日强

1月17日,特朗普政府发布了新版《导弹防御审议报告》(MDR)。这一报告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即启动编写的一系列战略报告中的最后一份,原本应在2018年2月发布,但由于内部争议太大反复修改而屡被推迟。

蠢蠢欲动,欲说还休

乍一看,这份报告同2010年奥巴马政府的版本并没有太大区别,体现了更多的政策延续性,一些关键性的措辞依旧,也没有宣布启动或者终结重大的反导项目。但细读之下,仍可从字里行间体会到难以抑制的蠢蠢欲动以及内部矛盾重重之下的欲说还休。

MDR要回答的最关键问题是:导弹防御的假想敌是谁?自小布什政府以来,美国的官方说法一直是保护美国本土的导弹防御是为了对付来自朝鲜或伊朗的洲际弹道导弹威胁,不针对俄罗斯和中国。之前有传言说MDR会取消这一限制,笼统地说可以对付来自所有国家的导弹,毕竟2017年版《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在提及导弹防御时就不再使用此前一直有的“有限的”定语。不过,最终发布的MDR并没有改变这一表述。

报告措辞如此谨慎,与这一话题的高度敏感性有关。导弹防御绝不是听上去的“防御”性武器,核国家间的战略稳定有赖于相互具有核报复能力的恐怖平衡。如果一方拥有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那么就可以发动打击而免遭报复,这样在危机时就有动机率先发动核打击。另一方自然心有不甘,会造更多的核武器以重塑战略稳定,结果引发军备竞赛。

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对美国反导系统的发展疑虑重重,美国安抚两国的说辞也一直是战略反导不针对俄中。目前的反导系统性能有限,对俄中构成的威胁不大,但未来的发展则未可期。在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对话中,美国一直拒绝对反导系统的未来设限,此次MDR更是明确指出,美国不会接受对导弹防御的任何限制。

有趣的是,虽然报告对战略反导假想敌的措辞仍比较谨慎,但特朗普在报告发布会上直言,美国的目标是探测并摧毁所有指向美国的导弹,无论何时何地。这样的讲话肯定无助于打消俄罗斯和中国的疑虑。可以想见,到底是这份正式报告还是特朗普的发言更能代表美国的政策,将是未来讨论的热点。

2019年1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五角大楼公布《导弹防御审议报告》。

积极发展拦截能力

根据MDR,美国将继续从规模、效能两方面推进反导系统。规模方面,美国将在2023年前把保护本土的地基拦截弹(GBI)数量从现在的44枚增加到64枚,为此需要在阿拉斯加州的拦截弹基地增加一个发射场。除此之外,美国还将在东海岸新建一个拦截弹基地以应对“伊朗的导弹威胁”。有趣的是这一新基地主要是国会在推动,导弹防御局对此并不热心,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朗在研发针对美国的洲际导弹,伊朗政府也反复表态无意于此。目前美军已经完成了东海岸几个候选基地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是MDR并没有宣布最终的基地选址。

除GBI外,美国和日本联合开发的SM-3 IIA拦截弹也具有拦截洲际导弹的潜力。虽然在名义上宙斯盾反导系统为战区反导系统,但SM-3 IIA 的关机速度约为 4.5 公里/秒,因而实际上已经具备战略反导的能力。MDR提出要在2020年前进行SM-3 IIA拦截洲际导弹的试验,未来考虑在危机时紧急部署SM-3 IIA宙斯盾舰以保护本土以及在本土部署携带SM-3 IIA的陆基宙斯盾系统。SM-3 IIA的成本要远低于GBI,部署数量自然会大得多,未来俄罗斯和中國将会面对一个规模急剧扩大的美国本土反导系统。

其实美国战略反导的最大软肋并不是拦截弹数量,而是效能,更确切地说,是识别进攻弹头和诱饵的能力。为了提高突防概率,进攻导弹除真实弹头外,还会释放诱饵、箔条等突防辅助措施。由于弹道导弹中段是在大气层外飞行,较轻的气球诱饵和较重的弹头具有相同的飞行轨迹,从弹道轨迹上无法区分。此外,进攻方还可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诱饵具有和弹头类似的雷达和红外特征,加大中段目标识别的难度。由于诱饵很轻、很便宜,可以大量装备,因此如果防御方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即使拦截弹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到达目标导弹弹道上合适的位置,打击到真弹头的概率也将会非常低。

提高诱饵识别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部署更好、更多的高精度地基目标识别雷达。MDR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阿拉斯加州科利尔基地的远程识别雷达(LRDR)的建设,2023年前后在夏威夷新建一部目标识别雷达,2020年左右部署一部针对伊朗的目标识别雷达,2025年在太平洋地区再部署一部类似的雷达。

天基反导

天基反导可以助力提升反导系统的效能,也是本次MDR的热点。天基反导可以分为天基传感器和天基拦截弹两部分,前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不同视角的目标信息,从而有利于目标识别;后者则可以在进攻导弹主动段释放诱饵和弹头之前拦截导弹,一劳永逸地解决识别问题。

特朗普政府一直对太空项目充满热情。五角大楼负责研发的副部长格里芬本人就是当年“星球大战”计划的技术主管,曾在多个场合不遗余力地推销天基反导项目,认为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可负担。此前人们普遍预测报告将在很大程度上复活“星球大战”计划,结果,最终报告只是提出要建设天基传感器,并且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关于天基拦截弹则指示国防部在六个月之内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没有给出结论。

这也是新版MDR的一大特点,包括天基反导在内,报告一共列出了12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事项,从“萨德”反导系统的数量、巡航导弹防御的负责单位到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GV)防御需求等,都要求在6个月之内完成。这种安排看上去非常奇怪,因为这些问题原本都是MDR应该回答的,报告拖延发布达一年之久,这些问题也早就该回答清楚了。一个合理的猜测是这些问题争议太大,所以不放在MDR中,而将以专门报告的方式呈现。

除天基拦截弹之外,MDR还提出F-35隐形战斗机和无人机载激光武器也将用于主动段拦截。主动段拦截的难点就在于进攻导弹主动段工作时间很短,而部署在进攻方防区外的拦截弹往往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F-35可以依托其隐身性能逼近到敌方进攻导弹发射场附近,利用其先进的传感器收集导弹发射信息并定位导弹,然后发射根据现有空空导弹改进的拦截弹进行拦截。

激光武器用于主动段拦截可以彻底解决反应时间不足的问题。美国之前就开发过机载激光器(ABL)项目,将整套系统置于改装后的波音747货机上,在敌人防区外发射激光。2010年,ABL项目被取消。目前激光反导发展的重点是无人机载激光。无人机平台的好处是飞行高度更高,减少大气对激光的扰动,缺点是无人机载重能力有限,需要大幅度减小激光器的重量功率比。根据MDR,无人机载激光器将在2030年左右开始主动段拦截的技术验证。在此之前,激光器也可以用于对处于飞行中段的进攻弹头和诱饵的精确跟踪,从而提高目标识别能力,中段跟踪所需的激光功率要远小于主动段杀伤。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导弹防御计划野心勃勃,未来可能有重大进展,规模更大、效能更强。因此,中国要做好技术储备,增强核武器的突防能力。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内部对导弹防御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支持战略稳定的理性力量会迟滞导弹防御发展和实际部署。因此,中国应该审慎评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避免过度反应,防止卷入恶性军备竞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天基弹头诱饵
热身管下小口径枪弹弹头壳材料对其膛内运动的影响规律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雪花诱饵
基于Gooding算法的天基光学目标跟踪定轨
美国天基空间监视系统概述与分析
导弹突防概率解析与仿真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一种基于Radon-Wigner变换的拖曳式诱饵辨识方法
时间距离像消隐时弹头进动与结构参数估计
天基红外系统多目标快速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