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敬畏 感知生命
2019-03-04谭梦桐
谭梦桐
11月21日,由启承转合和熵一资本联合举办的第十六期公益读书会如期举办。本期读书会,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老师。
杜子德老师1955年生于山西省清徐县牛家寨村,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获计算机体系结构硕士学位,1996年到CCF任专职副秘书长,2004年任秘书长。1998年创建YOCSEF,2005年担任IOI首任主席。在CCF主导变革,创建民主开放体制,为中国科协社团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九三学社成员。
杜老师这次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以作者阿尔贝特·施韦泽生平为主要内容,内容中不乏发人深省的道理。
在20世纪的欧洲,阿尔贝特·施韦泽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1875年生于法国的阿尔萨斯,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风琴演奏家,对巴赫的音乐也有深入研究。38岁时取得医生执照,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那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去,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他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为当地居民治病,历尽艰辛,直到与世长辞。
导读中,杜老师说,《对生命的敬畏》是他这几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书,因为与本书作者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价值观完全契合,“为充满在周围世界中的痛苦而难受。”也因此,杜老师还多年在山西吕梁地区支教。
杜老师在导读的同时,也用切身经历为大家诠释道理。杜老师也曾怀着“拯救资本主义世界人民于水深火热”的使命感走出国门,但映入眼帘的却是两个世界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差距。因为这些差距,让杜老师落泪并走遍欧洲,寻找差距的本质。这些恰恰也是施韦泽价值观的体现:“个人幸福权利的问题:不是尽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是反思自己是否有权利心安理得地享受已有幸福。”
施韋泽一生反对任何暴力与侵略,他极力倡导尊重生命的理念。施韦泽深信,渴望生存、害怕毁灭和痛苦,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也是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的本能。
作为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人,我们应该尊重别人和别的生命,因为他们像我们自己一样,强烈地冀求着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因此,无论是身体或心灵,任何对生命的破坏、干扰和毁灭都是坏的;而任何对生命的帮助、拯救及有益生命成长和发展的都是好的。在实践生活中,施韦泽认为每一个人在伤害到生命时,都必须自己判断这是否是基于生活的必须而不可避免的。
有一个例子:一个农人可以为了生活,在牧场上割1000棵草给他的牛吃,但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却不应不小心踢倒一棵路旁的小花。施韦泽相信宇宙间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当我们致力于帮助别的生命时,我们有限的生命可体验与宇宙间无数的生命合而为一。
杜老师对阿尔贝特的信念完全认同。“敬畏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杜老师问大家。“我认为就是展示自我生命的意义和处理好周围生命的关系,而爱是其中的核心。”
最后,杜老师提到本书的译者陈泽环老师给子德老师发来微信:“你们是我的知音。喜欢施韦泽的人一般具有较强的道德感。”
接下来,郑老师为大家安排了一部电影:《让爱传出去》(Pay?It?Forward)。
一个初一的小男生,在社会课上听到老师说的一段话:“你们终有一天会自由,没有作业,不用学习,摆脱父母老师的啰嗦。可是,如果到那天,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发现这个世界就是一坨屎,你会怎么办?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把它变得好一点。”
于是,小男孩想出一个主意:他帮助三个人,然后每个受到帮助的人再接着去帮助三个人,依次传下去。
我们都会觉得小男孩的想法太过理想。事实上,电影中,小男孩帮助的三个对象,也只有一个成功,另一个算半成功,最后一个帮助让小男孩失去了生命。可是,就因为付出了行动,小男孩的爱确实传递出去了,跨越了整个美国东西海岸。影片最后,伴着“make?the?angel? out”的乐声,人们点亮蜡烛来送别小男孩。
在现场,各位教练也点燃了提前准备的蜡烛,大家一起送别小男孩。烛光下,郑志文老师在轻轻抽泣,杜老师也多次掏出手帕拭泪,许多读友也默默地泪流满面……
在这煽情而又凝重的气氛中,读书会结束了。读书会虽结束了,但这次意义深远的导读,却让读友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