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分析食品科技期刊国际化途径

2019-03-04金文苑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食品科技科技类年份

周 玥,金文苑

(江南大学《Food Bioscience》编辑部,江苏 无锡 214122)

我国是食品产业与食品研究大国[1],但与此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至今我国还没有一本被SCI收录的、达到国际较高水平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如何办出拥有自主话语权、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期刊,这是每位期刊出版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作为在科学评价中普遍使用的分析评价工具,能提供针对全球高被引论文的便捷高效的统计分析功能,并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4]。对于期刊来说,高被引论文能够提高期刊质量,提升期刊关注度和影响力,所以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有利于编辑团队在办刊过程中更好地识别优质稿源、策划组稿,以及把握期刊的发展方向。此前,对食品科技类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很少,仅有的两篇主要对国内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1998—2010年的高被引论文做了文献计量学分析[5-6],对国际食品科技类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则是空白。为了从国际视角剖析食品科技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国际优质稿源的特征和分布,借鉴国际顶尖食品科技期刊的优势和特色,本文将基于ESI数据库分析国际食品科技类高被引论文,以期客观认识我国食品期刊与国际一流食品期刊的差距,探索我国食品期刊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为食品期刊编辑的国际化组稿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在ESI数据库的筛选区中,设定结果显示方式为Journal,筛选条件选择Research Fields子目录下的Agricultural Science,文献类型选择Highly Cited Papers。数据获取时间为2018年9月20日,数据时间跨度为2008—2018年。本文中我国的数据均指ESI数据库中的我国大陆地区数据。

(二)研究方法

将ESI数据库获取的数据,导出到Excel。对照SCI数据库中在国际食品科技领域发表原创论文的133种期刊,挑出属于食品科技类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分别从地域分布、被引频次、出版语言、来源期刊、文献类型、研究方向和发表年份各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对于多国合作论文,国别选取通讯作者国籍进行统计。

由于单篇文献的被引频次多少与其发表时间长短成正比,在分析高被引论文的热点研究方向时,为了避免发表时长造成的影响,选取了每个年份被引频次排名前20的高被引论文共233篇作为分析对象。

二、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从ESI数据库获取的食品科技类高被引论文共2169篇,总被引频次189634次,单篇被引频次最低3次,最高1159次,篇均被引频次87.43次,时间跨度为2008—2018年。

(一)高被引论文的地域分布情况

本研究中的2169篇ESI高被引论文来自6个大洲,76个国家(地区)。这些论文在各大洲的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欧洲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832篇,总被引频次为76730次,均位居第一。总的来说,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贡献地,这三个洲提供了全球90.8%的高被引论文;而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是食品科技领域发展最领先的地区,这三个洲的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占比均高于数量占比,它们的篇均被引频次也高于另外三个洲。

具体从数量排名前25的国家(地区)分布来看(见表2),我国大陆因产出了341篇高被引论文,占总数的15.7%,位列所有国家(地区)之首。美国产出了296篇,位列第二。这说明我国食品科技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国际范围内已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另一方面,我国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仅为56.84次,低于各国家(地区)的总体篇均被引频次87.43次,也低于韩国、日本、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地区)。这说明我国食品科技类高被引论文的质量还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多提升的空间。

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在排名前25的国家(地区)之中,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爱尔兰、法国、德国、英格兰、澳大利亚、葡萄牙、比利时、荷兰、马来西亚和希腊这些国家(地区)拥有世界最优质的稿源,编辑进行国际化组稿时可考虑多向这些国家(地区)的优秀科研工作者约稿。

表1 ESI高被引论文在各大洲分布情况

(二)高被引论文的语种情况

本研究检索到的2169篇食品科技类高被引论文的出版语言100%为英文。这说明英文已成为目前国际食品领域交流的垄断性通用语言。而目前国内的食品科技类期刊,绝大多数出版语言是中文,食品英文期刊寥寥无几。食品学科本身并非我国有特殊优势的学科,加上绝大多数期刊采用的语言跟国际通用出版语言不一致,这会造成我国食品期刊在获得国际关注度和扩大影响力方面处于劣势。

我国也并非没有已进入SCI的中文期刊。根据2017版SCI科学引文索引,我国有《石油勘探与开发》等20种全中文的SCI收录期刊。这些期刊大多数属于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创刊时间较早,被SCI收录时间也较早。但近年来SCI数据库收录的非英语期刊已越来越少。即使是这些已被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也在稿源和引文环境等方面面临着困境[7]。从全球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大背景看,英文期刊成为学术交流的最重要“阵地”已成事实。我国中文食品类期刊截至目前没有一本被SCI收录,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如此发展下去,很难扭转优质稿源外流和国际关注度不高的局面。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办刊单位积极创办新的英文刊,或者从中文版转为英文版。同时最近有研究报道,食品科学和技术学科是我国现阶段最适合新办英文科技期刊的5个学科之一[8],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创办或改办英文刊是目前食品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有效途径。笔者工作所属的英文期刊Food Bioscience(《食品生物科学》)是2013年由江南大学以“借船出海”模式与Elsevier科技文献出版发行集团合作创办的国际化食品学术期刊。本刊经过各位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于2016年3月进入ESCI数据库,于2017年2月正式被SCI数据库收录,目前影响因子达到2.371,在国际食品科学领域发表原创论文的133种期刊中排名43位。希望本刊的发展经历能为我国食品科技领域创办或改办英文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经验。

表2 ESI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25的国家(地区)

(三)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10位期刊情况

食品科技类2169篇ESI高被引论文来自58种期刊,发表数量最少1篇,最多554篇。排在第一位的是Food Chemistry,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远超过其他期刊。前5种期刊共发表1094篇高被引论文,占总数的50.4%,高被引论文发表数量随排名的降低下降很快,说明跟其他学科领域类似[9],食品科技领域也是少数优质期刊发表了大多数高被引论文。

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期刊见表3。其中6种期刊的出版机构均为Elsevier出版集团,2种期刊分属同为著名出版集团公司的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集团和出版集团,还有2种期刊则属于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社和美国乳业科学协会出版社。因此,在排名前10的期刊中,由著名出版集团出版的占了80%,这与其他研究中得到的数据相类似[9-10]。目前世界著名的出版集团公司出版了大量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优秀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出版领域拥有其他出版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其编辑、出版及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值得我国期刊出版机构研究和学习。

表3 ESI高被引论文篇数排名前10的期刊

(四)各年份被引频次排名前20位高被引论文情况

各年份被引频次排名前20位的ESI高被引论文共233篇,对其文献类型的分析结果见表4。综述类论文最多,有144篇,占61.8%,其篇均被引频次也最高,为189.0次。对研究方向的分析结果见表5。在各研究方向中,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论文数和总被引频次最多,分别为85篇和14420次;其次为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数和总被引频次分别为80篇和12395次。这两类论文数量各占总论文数的三分之一强,说明这两个研究方向是国际食品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关注度比较高。食品原料学方向的论文篇数较少,但其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为307.9次。经逐篇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该方向属于食品领域的传统、基础研究方向,统计到的11篇论文发表时间均在2014年以前,发表时间较长,且综述类论文比例高,占到81.8%。另外,由于食品领域本身属于学科交叉较多的领域,除了表5统计的七大研究方向外,还有12篇论文属于其他类别,且该类别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为348.7次。对这12篇论文仔细分析发现,其中有5篇论文跟基因预测和基因选择相关,该5篇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达581.8次。综合上述分析结果,食品科技类期刊的编辑在国际组稿过程中,除了可加强对综述类文章的约稿外,还应重视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及食品与生物学相关领先科技有交叉的研究方向。

表4 各年份被引频次前20位高被引论文的文献类型分析

表5 各年份被引频次前20位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分析

(五)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年份情况

本研究中ESI高被引论文的时间跨度为2008—2018年,各年份国际高被引论文及我国高被引论文的情况见表6。对不同年份的高被引论文发表数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到食品科技领域在发表后3年内产生的高被引论文较多,但总体来看各年份的数量差距并不悬殊。剔除数据信息不全的2008年和2018年,剩余的年份中2017年数量最多,为261篇,2010年数量最少,为169篇,最高值也仅为最低值的约1.5倍。这说明食品科技领域与其他一些学科不同[11],高被引论文数随发表年份变化较为平稳。

分析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及数量占比随年份变化情况可见,前5年我国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不稳定,呈波动趋势,但近6年我国高被引论文的数量绝对值和数量占比均稳步提升。其中,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从2013年的22篇增加到2017年的63篇(2018年因绝对数量的信息不全故剔除),增加到近3倍;我国高被引论文占比从2013年的11.7%提升至2018年的25.0%,提升到2倍多。与此同时,将我国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和被引频次占比做比较可发现,前8年我国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占比均低于数量占比,但近3年来被引频次占比逐渐超越了数量占比。这说明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领域的科研成果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国家对食品科研的支持和投入,我国的食品科学和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相关期刊出版机构和工作人员应抓住这一时机,调整办刊策略,改进办刊模式,使期刊更好地满足我国食品科技学科发展的需求,使学科和期刊的发展相互促进。

表6 ESI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年份情况

三、结语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绝不仅仅是把出版语言改成英文这么简单。早有学者指出,科技期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需要具备六大基本特征[12],而国际化的首要前提是有一定的“土壤”,即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国际先进程度,有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国科学家队伍[13]。本文通过对近期食品科技领域ESI高被引论文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产出的高被引论文不但在数量上位居第一,质量上也有显著而稳定的提升,这说明我国目前已具备适宜食品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环境。从国际现实环境来看,英文是世界第一语言,中文期刊在出版语言上已决定其不可能成为国际化期刊,我国大力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势在必行[13-14]。故现阶段食品相关办刊单位应把握学科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积极创办或改办食品英文刊,以满足我国日益增多的食品科研成果进行国际交流的需求。

在期刊国际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许多问题,比如跨国出版集团的垄断地位带来的压力、国内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导致的创刊初期稿源困境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迎难而上,师夷长技,学习借鉴国际知名出版公司和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办好我们自己的国际化期刊。建议办刊单位可在期刊定位、出版语言、团队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充分面向国际,在策划组稿时重视高被引论文高产国家,重视热点研究方向,努力实现中国食品科技期刊真正跟国际接轨。

猜你喜欢

食品科技科技类年份
《食品科技》杂志社
月度荐书单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特殊的一年
山西藜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正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入围2016 IDEA金银奖的18款科技类产品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