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说服传播实效性路径探析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2019-03-04陈孝柱王建国
陈孝柱,王建国
(1.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浙江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和贯穿于个体认知、情感态度到行为选择的全过程,其最终成果应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开始,对内化的价值具备持久的判断力,进而形成态度与行为的理性自觉和自我追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质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必然有着传播学最基本的要素构成。按照考查谁(传播者)、向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这一认识和研究传播的基本模式与核心框架[1]67,并结合传播效果论的若干模型,我们可以把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归结为以传者、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情境等为核心要素的说服传播研究。此过程以受众为本,高度关注输入因素“说”与输出因素“服”间的内在要素逻辑,从而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构架、载体搭建、活动组织等方面爆发最大教育张力和效能。
一、从“把关人”到“引路人”: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双性”传播者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教育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3]56。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老师和其他管理人员构成,也同时包括作为中间传播介质的其他学生。传播者的“信赖性”和“权威性”可直接左右信源的公平性和信赖度,因此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对传播者的传播能力和说服传播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一)汇聚传播者的说服传播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传递一种教育信息。然而,在实际教育中,高校教师更多发挥的是“授业”职能,“传道”和“解惑”职能的发挥还不尽如人意,思想政治教育全员性传播还远未形成,更有许多教师潜意识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责任,和自己无关,部分教师还经常释放“不一致”,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严重缺位,损害传播者的“双性”作用,也使得正面传播出现“噪音”,效果大打折扣。是以,不同的教育者在思政教育传播过程中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保证同向同行。[2]
(二)提升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4]如果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养不过硬,思想政治教育的航向就可能偏离或落入歧途。亚里士多德曾言,讲演必须要使听众相信,讲演者“值得信赖”。他更坚持认为,讲演者的品格“是一切的说服的手段中最有力的手段”。[5]228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方面“学圣人”“静坐”“养心”“内省”“积善”;不断学习科学理论,明晰修养方向;坚持知行合一,投身道德实践,自觉坚持追求道德境界“慎独”。这样,教育者良好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方能释放应有的正面的教育张力,才能收集、过滤、加工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当好“把关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三)发挥舆论领袖“双性”的传播作用
舆论领袖是指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行为的个人。[6]78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这样一些对其他学生具有影响力的舆论或意见领袖,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既扮演着接受者,又在对其他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信息的传播中扮演“主动参与者”。这些舆论领袖们往往热衷传播自己更倾向于接受的观点,他们会在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把关人”角色——审查筛选教育信息,并仅仅传递那些将有助于他人共享其观点的信息的人。[7]293从系统模式应用于人类传播这一理论出发,这些人数众多的舆论领袖又会和其他同学构成一个个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往往是舆论领袖担任着“自动调温器”的角色。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其他人能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从而达到自正衣冠之效。因此我们要积极影响学生中这些舆论领袖的思想价值观,释放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正能量,尽量避免负效应传播并影响到他们的“舆论追随者”。
二、从“孤立被动”到“积极主动”:调适教育对象说服传播接受心理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播信息过程,更不是“魔弹论”学者所阐述的那样,受众是无力的。这种过程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学生的观念和情感意识相互交流之中的。在这种传播过程中有两个相对平等的参与者,各自加工对方发送的一套符号,根据自己的欲望从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又对接收到的符号进行解释。[5]251大学生在传播的情形中既扮演信息的接收者,又充当着信息反馈的传播者,同时还存在于自我传播的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中。
当代大学生的传播接受心理已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无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是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都已时移世易。他们一是对抗话语霸权,厌恶且不接受居高临下的、粗暴的、“训话”式的传播,渴望平等对话交流。二是个性彰显和从众心态并存。当代大学生在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形态等方面呈现出极强的自主选择性,在信息的解码上,大学生可能不会按照教育者所期望的那样,进行倾向性的或者主导性的解读。他们可能不同意信息的某些方面,又或者是误读了某些方面,从而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意义或称协商意义。[8]263且这种各自理解的含义还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和分享,导致最终相互理解的程度降低。另一方面,从众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也表现明显,他们会常常“徘徊在无意识的边缘,随时接受一切暗示的指挥。”[9]31三是很多当代大学生在纷繁庞杂的负面信息流里被误导,丧失是非判断能力,表现出迷茫和无所适从,成为群氓时代的“乌合之众”,导致沉迷网络等现象时有发生。
故此,我们应在“平等互动式”传播中积极追求“亲民性”“生动性”的话语形态,开展“结合性”传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的个性化,积极调适大学生的传播接受心理,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断抗衡和突破教育对象“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防御圈,逐级冲击教育对象的原有立场和既定认识,在受教育者被动的信息接收与接受过程以及受教育者主动的信息寻求与接受过程中,让教育者传递的意义和受教育者引出的意义趋同,使学生在接受心理上表现为注意上的专一,态度上的认同与情感上的投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效果。
三、从“单轨道”到“立交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劝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的路径绝不是以理论或知识逻辑构建的理论教育单轨道,而是由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理论渠道和实践渠道、网下渠道和网上渠道、显性渠道和隐性渠道共同搭建起的教育传播的“立交桥”。在这种立交桥的构建中应注意几个结合:
(一)理论教育渠道的作用和功能与实践和活动的渠道相结合
教育者不仅要重视理论课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更要结合互动式的研讨和交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渠道早已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的“单轨道”,价值观也不是单靠课堂能教出来的。个体的社会认同要通过日常生活意义上个体的理性和反思才得以实现,而其自我理性成长的效果是简单的说教无法企及的。
(二)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相结合
虽然现在的高校都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但由于所带学生众多,以及被各种庞杂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事务工作所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章立制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育人”主要职责,减少非思想政治教育事务性工作,不断健全“导师制”“教师联系班级”“学生接待日”等制度,为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强化人际传播的教育效果提供前提和必要保障。
(三)传统校园媒介和新媒体教育传播相结合
新媒体凭借其信息共享的交互平台和“节点共享”的即时通信网络,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重要新渠道。在新传播环境中,虽有着传播内容庞杂多元、传播者控制能力弱化和受众权力增强,网络舆论的形成呈现自发、无序的特点[10],然而,新媒体凭借传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使用方便等特点,以及具有节点间的“弱连带”和信息“圈子化”传播的优势[11],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可能。
(四)线上和线下教育传播相结合
网络现如今已不仅仅是高校大学生的一种工具,而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应成为说服传播的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线上教育为传授双方提供了充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然而,线上教育只能补充线下教育而非取代面对面教育。原因就在于线上教育无法独立完成对人的品格、智慧和社交能力的教育。要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三个本质,必然要将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
(五)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隐性教育是学校以内隐的方式提供的教育渠道,其从学校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拓展。这种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它可在认知导向、情感熏陶、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对显性教育面临问题的有效解决和补充。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作为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利用好目标一致的耦合作用,发挥所有传播要素的作用合力,协调好态度内部存在着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子,扩展说服传播渠道,才能进一步强化受教育者的态度,增大受教育者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使之与行为趋于一致。
四、从关系“建立”到“和谐”: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情境
一种完全线性的和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一个原因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影响力就是通过适当的语言来激发受众内在的行为动力、情感反响或者兴趣。然而,实际情况是纵然改变了态度,公众也未必会立即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态度与行为之间并不完全一致。[12]150可以说,态度只是为行为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变为现实,还必须要有特定的“关系的建立”,关系中首要的要素就是教育传播发生的情境和条件。
在优化和创设传播情境时,诉说信息永远要比蓄意宣传更能改变受众的态度,受众往往倾向于拒绝自己认为有操纵意图的传播。如果受教育者认定传播者带有明显想要操纵自己情绪的意图,那么受教育者便会产生怀疑和抵触。教育实践证明,在开放的公共场所重复听到的观点最为有效,传播效果也最佳,这源于信息接受者没有批判和防卫心理状态。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会认为传播者无意对自己进行说服。
说服传播的语境,统一而有机地融合了主体外部的“境”和内容的“情”。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的情境是个社会整体性工程,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从高校师生的角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环境主要是优化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传播创设和营造良好的微观情境,消除各种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性传播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传播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传播说服者应相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传播合力。同时,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积极主动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合力凝练成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的强大助推力,并借助校园媒介和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而在传统“意见领袖”的主体权威受到挑战,教育者信息“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议程设置功能”出现转变,“沉默的螺旋”作用增强的背景下,对影响说服传播效果的诸要素进行构建和分析,将助力于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无限缩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互动和认同的潜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