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青年实践观及其对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启示

2019-03-04夏艳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才马克思主义育人

夏艳霞

(绥化学院 团委,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实践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实践在青年成长中的作用,不论是在他发表的系列讲话中,还是在他与青年们进行的座谈交流中,以及他给青年们的回信中,都把实践作为关键字和主题词。习近平青年实践观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全社会对青年为什么要在实践中成才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成才的探讨,促进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理论创新和科学路径构建。

一、习近平青年实践观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实践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习近平青年实践观的核心要义包括四个方面:

(一)笃实、力行的实干精神

实干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脚踏实地地干、扎扎实实地干。习近平认为青年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多次勉励青年“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1],“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2]。习近平的这一青年成才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每个青年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工作精神和人生态度,是青年人成长发展的指路明灯。

(二)勤学尚行的实践思想

习近平一直强调学习和实践在青年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认为青年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充分挖潜人的潜力。他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3]“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4]习近平学习实践思想体现了他在学中实践,在联系实践中学习的学习实践观,充分体现了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法论。

(三)学思渐悟、知行合一的辩证方法论

习近平一贯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倡导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力戒追求纯粹理论的务虚空谈。他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5]“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事。”[6]习近平鼓励青年人通过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努力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既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精髓。

(四)敢于做先锋、不做过客、当看客的创新实践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只有勇于在实践中创新,才能使理论之树常青。他说:“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7],“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3]。他多次勉励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8]。习近平的创新实践理念,既营造了尊重创新、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又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了创业意识。

习近平的青年实践观正是从其自身的实践中得来的。在陕西省延川县的梁家河,作为当年梁家河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时间最长、参加的劳动也最多。从中增长的能力和才干也最全面。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为“青年实践观”注入了新的思想,指导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9]。

习近平青年实践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其青年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最新成果。

二、习近平青年实践观的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审视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事实求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对将“知”与“行”二分、“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形而上学主义。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定走调查研究的工作路线。他认为:“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注重和坚持调查研究。”[10]习近平还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运用到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教导广大青年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知行合一思想中汲取精神基因。

自2009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知行统一,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鼓励大学生“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使其青年实践思想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总而言之,习近平实践观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践为基础,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观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后工业化社会青年成长成才的两大需求——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向现代的转变。所以,习近平的青年实践观不仅增强了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二)奠定了青年在实践中成才的理论基石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的有效途径,“实践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人类追求自由和完善的伦理维度”[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维度,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12]。习近平指出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紧密相连,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青年接力奋斗,动员广大青年“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道路标注了鲜明的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每年数百万大学生踊跃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西部、入伍征兵、大学生村官等社会各种实践活动,根据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数据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大学生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广大青年把个人的青春梦、成才梦融入中国梦,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也在实践锻炼中获得了全面发展。

(三)培养了青年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践,既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又是人类获得自我完善的主体创造性活动。创新是根植于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的原价值,善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认为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创新,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3]。在实践中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认知是习近平实践观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形成创新思维的源泉,实践的过程是青年创新思维培养和创造能力形成的能动过程。习近平鼓励青年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认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鼓励广大青年发挥创造精神,成为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勇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这些重要论述,传承接续了中华民族善于创新的精神禀赋,激发了青年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的欲望,培养青年创新思维。

三、习近平青年实践观对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启示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实践活动在能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潜移默化完善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自身的素质、能力、品格处于一种不断提升和向前发展的状态。高校实践育人不仅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涉及校园内外、课堂上下、网上网下的系统工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广泛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得到了广泛延伸,促进了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效果和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青年实践观为指导,对于优化实践育人格局、创新育人载体、推进课上课下协同,提升实践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 重视实践的育人功能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

习近平青年实践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指出实践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石,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青年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地方高校虽座落于偏远城市,却拥有开展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以习近平实践观为指导,就是要高度重视实践在青年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此,地方高校党委要加强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整合高校现有资源,将专业知识学习、课外实践环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团学活动有机结合,多措并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第一,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为核心,开展思想教育类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证高校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第二,以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为依托,开展人文性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铭记历史,传承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第三,结合课堂知识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知识实践,深化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以服务奉献社会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国情、民情,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

(二) 以时代发展为基础,创新实践育人的载体和形式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结合层出不穷的时代变化,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与青年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关系,不断创新育人载体、丰富育人形式,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换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既要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途径,也要抓好学生创新实践”[12]。当代,由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引发的技术革命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学校与社会界限,形成了广阔的教育疆域和强大舆论影响。网络正在深刻的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阵地,使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采取“面对面”现实方式进行,更可以采取“键对键”的虚拟方式开展,实现了网上与网下的结合。高校要做好实践育人工作,一方面,要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推动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高校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够联网上线,创新展现形式,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学会整合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好新媒体矩阵,发挥自媒体作用,精心组织网络正面引导,做到正面发声,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和动人故事,唱响主旋律。

(三) 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统一,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高校要引导和教育青年大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广大青年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既要加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教育的针对性;又要聚焦新时代世情、国情、民情的变化,直面鲜活的现实世界,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检验真理,修正谬误,推动理论与实践现实的、逻辑的统一。一方面,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质最基本的途径”,教师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通过启发式、辩论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用足用好课堂阵地,讲好每一节课,使青年学生能够筑牢理论基础,真正的将知识内化于心。另一方面,重视“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的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的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十分有益。”[12]高校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出校园,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习见习、科技创新等等方式,让他们在生动鲜活的实践中了解理论、运用知识,不仅使课堂学的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又能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和国情,发现差距和不足,从而找到个人奋斗目标和成才方向。

猜你喜欢

成才马克思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