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龙江”模式与多维路径探索
2019-03-04邓雪霏卢博宇
邓雪霏,卢博宇
(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一个时期以来,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指示,黑龙江省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稳中向好,稳中向优”,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8年,全省蔬菜、鲜食玉米、中药材等高值高效作物面积达到21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8046万亩[1]。打造了“五常大米”“寒地黑土”“北大荒”“完达山”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1%,农业机械化率达97%,农作物良种覆盖和优质化率均达100%。农民人均收入13804元,增幅9%。聚集新时代,争当全方位、高质量、有内涵的现代农业排头兵,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龙江”典型模式,开创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发展路径,对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龙江”典型模式
(一)产业引领模式
该模式特点是借助绿色食品产业的领军优势,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标志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1.典型案例①
庆安县是我省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区,近年,该县聚焦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一是实施沃土工程,打造过硬基地。禁施残留期长的农药和化肥,测土配方实施1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年秸秆还田95万亩,机械耕暄面积达180万亩以上,耕地有机质含量大大提高。二是培育壮大龙头,构建新型产业集群。目前,全县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家,初步形成了米、豆、酒和薯四大产业加工集群。三是实行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38个绿色食品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构建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基地农户增收1600万元。四是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拓展营销网络。“庆禾香”获“中国十大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品牌价值飙升108亿元,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2.模式成效
一是农业向提质转变。目前,全县获得国家质量认证的耕地面积达到22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9.1%,林下产品、水产品、牧产品等“三品一标”农产品达118个。二是农民分享到产业盈余红利。以大型龙头企业东禾集团为主体的产业联合体,入社土地36万亩,入社农户2858户,实出了“1+1+1>3”效果,2018年,为会员分红1314万元。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2017年,成为黑龙江省首批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县市,目前,园区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4家,高标准农业田达80%,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0%,“三品一标”农产品合格率100%。
(二)园区牵动模式
该模式特点是依托粮食等优势农产品资源,建设高标准加工园区,延伸农业产业链,向精深加工要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农业由单一生产导向产业链上下游高端延伸融合,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走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1.典型案例
富锦市是黑龙江省第一产粮大市县。近年,富锦市通过强化园区牵动能力,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高质量迈进。一是“做优”产业链前端。目前,建成两个仓储能力达500万吨左右的粮库,全市仓储能力达到2000多万吨。二是“做实”产业链中端。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引进大豆、水稻、玉米项目,年农产品加工能力达150万吨。三是“做深”产业链边端。推动“企业+企业”融合,依托象屿生化玉米深加工项目,推动食品、饲料向醇类、糖类、酸类等高附加值医药化工发展;通过“企业+农户”,带领农户优化品种,签订订单,带动农户每年增加收入2500多万元;推动“市场+农户”融合,围绕“富锦大豆”、“富锦大米”等地理标志品牌,组建行业协会,统一使用“富锦大米”母商标,线上交易额3500多万元。
2.模式成效
一是农业产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园区已入住企业29家,2018年,实现主营业收入45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8亿元,拉动财政增收50%以上。二是高保障稳固实现农民增收。依托粮食交易市场,构建三江平原区域性粮食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掌握大宗粮食交易定价权,以每斤高出粮库收购价0.25元收购原粮,带动农民增收2亿多元。三是实现了农业大市向加工强市转变。目前,园区签约落地项目10个,打造了蔬、酒、米、饮、豆、肉六大类产业群,实现了“北方粮都”向“食品之都”的新跨越。
(三)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特征是依托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为载体,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循环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使得产出的农产品安全,健康、优质、附加值更高。
1.典型案例
嫩江县位辖14个乡镇、147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该县从绿色农业入手,走绿色化、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一是调“绿”生态底蕴。严格黑土地保护,完成10万亩黑土地保护试点,推动农业“三减”,落实示范面积50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45%,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二是调“强”加工链。促进“头尾”衔接,目前,全县辟建绿色种植示范区80万亩,小麦加工能力提升到15万吨,大豆企业年加工能力达48万吨。三是调“优”产品“触角”。突出绿色功能产品开发,将产业链的触角向市场需求度高的黑小麦面粉、乳味功能饮料、特医食品等延伸,细化市场将产品包装“大改小”,2018年销售额达5.8亿元。
2.模式成效
一是促进了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走规范管理合作经营,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改观,仅前进镇2018年发展绿色食品种植就实现增收1000多万元。二是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叫响了四合大豆、食佳面粉、十六膳杂粮、辰鹰乳业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县地理标志、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达150个。三是农民幸福感大大提升。以产业兴旺助推村庄环境整治,2018年,改造农村泥草房24.16万平方米,解决57个村屯饮水安全问题,低保标准由年1350元提高到3710元,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获得感。
(四)“三产融合”模式
该模式特征是龙头企业入股加入合作社,把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工能力与合作社拥有的耕地资源、合作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较强的推动力,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载体,加快延长产业链,推动多要素联动发展和优化配置,实现产、购、销、运、加、销各个环节链接,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向全产业链现代高质量发展。
1.典型案例
五常“乔府大院”是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和国家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企业在做好稻米生产加工同时,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现已成为集基地建设、科技育种、生态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领军龙头企业。一是大力推进机制“先进化”。以企业为龙头,出资1318万元,领办王家屯合作社,并以核心社为主体组成联合社。实行“五统一”种植,发展订单农业,以每市斤高于市场0.1-0.2元的收购价保障农户的利益。二是大力推进过程“高质化”。按照“标准生产、封闭加工、定点销售、质量承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实行全程不落地、封闭式生产。三是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化”。以“稻花香”文化为核心,成立稻香村旅游文化公司,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业旅游项目,年接待省内外游客1.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农户人均年工资2.2万元。
2.模式成效
一是以利益为纽带,确保农户获得稳定收益。组建产业联合体,与农户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打造的“乔福君稻米”每市斤卖到36元,合作社社员每斤水稻纯收入5元,亩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二是品牌知名度扩大,产品竞争力提升。注册的品牌“乔府大院”、“乔府君道”等系类乔府品牌获得“黑龙江名牌产品”、“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金奖”等多项殊荣,营销网络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和地区。三是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企业通过培训和各种减免等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开展“以工补农”不仅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也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现代农业高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供需匹配度不协调,“精特优”农产品比重少
表现是供给质量与需求侧有距离,“高精特”种植比重偏少,如粮食作物中口感好的食味粳稻、甜食玉米及优质高产高蛋白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蔬菜布局比较分散,受之种植储运等技术困扰,近五年呈现“低位徘徊”态势,仅占全国1.3%;畜牧和水产品,因规模化养殖硬件、冷链运输等条件限制,加之品质升级步伐不快,“北肉南运”、“北奶南运”仍是短板,比较优势发挥不够充分,高质量的现代农业农产品供给体系尚未形成。
(二)产业化聚集效应不突出,品牌优势不明显
领军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与省外大企业大品牌相比,数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能力低。2018年,全省规模上龙头企业为2050家,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总产值之比1: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3%;而同期农业大省河南,全省规模上以龙头企业7250家[2],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2.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8%。同时,在品牌建设上等靠要思想较重,政府参与多,企业行为少;品牌打造缺乏现代元素,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大多数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价值拉动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融合载体带动不充分,产业裂变效应末释放
虽然近年全省发育形成了“宁海长”等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带,但体量普遍较小,对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不强,效果不理想。仅以2018年为例,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85亿元,仅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3.8%,农村电商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样是农大省河南,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91亿元,乡村旅游收入752.3亿元,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网上销售191亿元。分析原因看,主要是黑龙江省农业产业融合链条短,范围不宽,业态和形式单一,特色亮点不突出,缺乏多向度互动融合、交叉跨界融合,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裂变效应未充分释放,产业优势没有形成产品优势,产能优化更需进一步完善。
(四)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绿色兴农基础不稳固
虽然相对于其它省份,黑龙江省开发较晚,有生态环境优良之长,但由于过度使用化学投入品,加之畜禽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等污染,走高质量、有内涵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仍不同程度地面临资源环承载能力下降的弱化短板。如耕地方面,由于大部分土地流转期限较短,流入方对耕地普遍“重用轻养”,黑土地退化面临新问题;水资源方面,受水稻比较效益的影响,一些地区“旱改水”,农业用水面临新压力;生态环境方面,全省每年约产生近1亿吨的秸秆,按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70%计算,仍有3000万吨左右的秸秆尚未离地转化,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五)小农户处于发展弱势,衔接现代农业有阻碍
当前,黑龙江省小农户仍占80%强,相对于新型经营主体,其整体素质不高,接受现代物质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低。生产布局分散,社会化服务很难完全覆盖,导致接受的技术、信息等生产性服务较少,往往提供的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缺乏竞争优势,只通被动的接受价格,在市场中仍处于弱势地位。2018年,农民种植成本有所上升,涨幅最大的是地租,多数地区涨幅在50%以上,在抬高其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挤压了小农户增收空间,加之小农户文化素质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与现代农业衔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阻碍。
(六)改革红利释放不充分,亟待调整政策制度空间
受资本的规模偏好、城市偏好,农业中的主体——普通农户发展空间仍然受限,面临边缘化危险。金融层面,商业银行离农倾向日趋严重,一般农户普遍缺乏金融服务,加之贷款缺少抵押物,融资方面明显受限;政府层面,各种优惠政策补贴多倾向于“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仅惠及到仅少数群体,普通农户难以共享政策红利[3];而唯一服务农户的专业合作社,往往利益机制不紧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理想,有的地方出现“富了老板,亏了老乡”的现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亟待完善政策制度空间。
三、黑龙江省现代农业高质量的多维路径探索
(一)对标产品质量高,调结构,实施“精优特”农业提升工程
一是打造高质量的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大力开发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产品,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稳定在8100万亩以上,加快建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二是打造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切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优特产品,培育建设一批专业村、专业农林场、专业乡镇,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4]。三是打造高质量的高品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实施“两牛一猪一禽”工程,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推动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到2022年,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超过70%。
(二)对标产业体系强,壮龙头,实施精深加工升级工程
一是打造一批领军“航母”。引导同行业、同产品的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龙头集团。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户分享加工增值收益。二是壮大精深加工集群。围绕玉米、水稻、大豆、蔬菜、杂粮杂豆、马铃薯、乳品、肉类、木材、食用菌等优势产业,不断生成落地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把产能转化为产量产值,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大力开发新产品。重点发展即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净菜的加工,打造一批展示“龙江制造”的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央厨房+绿色基地+餐饮门店”等新模式,提升现代农业产出效益。
(三)对标融合程度深,展业态,实施载体牵动工程
一是突出“三园一体”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与理念进行创意布局,塑造功能多样的生产、生活、休闲景点(景群),切实提升融合层次,二是育“龙”字号特色小镇。做强做优五常、海林、宁安小朱家、抚远乌苏镇、黑河瑷珲镇等一批“龙”字号特色小镇,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艺”,创意农业,拓展产业价值链空间,牵动示范三产融合。三是打造“五圈”休闲农业带。即依托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重点打造西部松嫩平原绿色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圈;依托牡丹江、鸡西,重点打造南部张广才岭老爷岭塞北民族风情旅游圈;依托佳木斯、七台河、鹤岗、双鸭山,重点打造东部三江平原区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圈;依托大兴安岭地区、黑河、伊春,重点打造北部大小兴安岭动感极地生态农业旅游圈;依托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线的黑河、瑷珲等17个重点口岸地市,重点打造“丝路带”界江跨国风情旅游圈,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同步增值。
(四)对标生态环境优,减量化,实施绿色循环农业工程
一是要严格坚守资源上线和环境“底线”。合理并高效使用水、肥、药,强化农业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推进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落实现代农业标准体系。规范生产资料使用行为、生产主体的生产行为,控制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确保农产品质量。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按照现代生态农业标准,对基地标准执行、标志使用、质量管理全过程监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绿色农产品[5]。四是推广搞好循环模式创新。积极推广菜—沼—猪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鸭稻、鱼稻共生等现代循环农业模式,厚值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因。
(五)对标利益机制好,延链条,实施总部农业示范工程
以合作社为桥梁和纽带,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共同组建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总部农业示范工程,开展跨村、跨乡、跨县,甚至跨省合作,更大范围领域配置资源。形成由总部向成员提供覆盖良种引进、农资采购、生产经营、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全过程,全领域服务。以总部为龙头,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把产业链各节点通过股权、品牌、战略合作等串起来,实现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6]。通过保底价收购、二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利益机制,带动农户带入产业链,获得产业增值收益。
(六)对标科技转化高,强培训,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培育一批新农人。建立分层次培训模式,采农民田间夜校、订单培养、“农业高效+农业科技园+回乡创业”等培训模式,培养一批掌握和应用农业新标准、新技术,熟悉市场发展动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农人”。二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合协作机制,组建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探索科技入股、增效分红等成果转化机制。三是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决策,提高农业可控程度。
(七)对标市场占有率高,畅流通,实施产销衔接工程
一是大力培育流通主体。引导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组建流通型和产销型合作社[7],通过“龙头+市场+农户”等形式,推进品牌农业、订单农业。二是升级改造产地批发市场。将我省各地现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重点是完善储存、保鲜、质量检测等功能,形成稳定的线下农产品流通渠道。三是组建产销联合体。支持农产品主产区组建成立一批产销联合体,推进精深加工,包装设计、冷链物流等开发,开展农超、农企、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引导农户与合作社企业采取P2P、O2O、P2C、C2O、F2O特别是私人订制、“众筹”等方式开展营销,满足现阶段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
(八)对标要素配置高,享红利,实施改革创新工程
一是抓土地改革制度创新。进一步搞好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和颁证等配套工作。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8],大力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大园区+小业主”、“土地银行”、业主租赁经营、“两股一改”等经营模式,推动土地确权红利持续释放。二是抓集体产权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促进资源变资本的新途径,通过产权制度,把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特别是经营性的资产活化起来,促进要素流动。三是抓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土地确权抵押、农业设施设备、林权抵押、生产订单融资等试点。探索开展产业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方式[9],让资金变股金,小农户变股东,分享更多股息红利收入。
[注 释]
①4个典型模式数据来自县(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