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研究

2019-03-04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视域民生战略

吕 柱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的思想是我们考察和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思想指南,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所有发展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因而理论界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乡村基层群众的诸多发展性问题。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逐步丰富了乡村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基础。当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乡村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则日益凸显,而如何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则离不开对民生与文化的分层分类研究,简言之,文化民生日益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议题,而对于文化民生的研究特别是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研究,我们不仅要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源泉,同时也要观照新时代中国的乡村基层实际,特别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是说,认真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精神并在其视域下了解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深入发掘基层文化民生的突出问题进而力求探寻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实现路径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乡村基层文化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范畴,是中国基层社会发展的新表征,也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后的新需求新发展。为此,我们首先需要明晰文化民生以及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基本思想。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的不断凸显,民生问题日益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0-41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所奴役,律师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2]317马克思还认为,精神文化需要是“钻研精神、求知欲望、道德毅力和对自己发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3]290也就是说,精神文化愈发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化的影响业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是老百姓基本的衣、食、住、行,而且也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以及生活品质上。因此,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渐落实,基层群众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4]32下,对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性享受性的文化民生越来越重视。

众所周知,民生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囊括政治民生、经济民生、文化民生、生态民生等领域;而作为民生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其发展是在民生的范畴内推进,一点儿也离不开民生视域的发展。

第一,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文化建设和民生发展的有机融合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明确昭示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也即到建党一百周年建成全面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发展的中等现代化国家;而十九大的召开表征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要继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统筹好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良性互动。因此,为实现占人口比值大多数的乡村基层民生则尤为凸显,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解决乡村基层文化民生问题最新战略性文件应势而出。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顾名思义,这是乡村基层文化与乡村基层民生相融合的反映。一方面乡村基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基层民生的推进,另一方面乡村基层民生的发展也离不开乡村基层文化的繁荣,两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而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七大战略①之一的乡村振兴战略,其理论的20字总要求成为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生动写照。产业兴旺是基层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实现了基层产业经济的协调有序增长,才能使得民生以及基层文化民生的建设步伐得以加快;生态宜居是要求,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提高产业融合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基层的基础物质性民生方能得到一定保障,这也促使基层民生的理念得到一定的升华,也即追求绿水青山的生态宜居意识更为迫切;乡风文明是任务,在实现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过程中制定合理有效且能够兼顾实际的乡风文化硬件(乡村文化墙)软件(乡规乡约)措施,使得乡村基层群众在民生的建构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熏陶;治理有效是保障,在实现基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文化权益供给的进程中,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民生的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是践行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治理有效的保障;生活富裕是目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实现基层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有,不仅富基层的口袋即基层的物质民生,更要富基层的脑袋即基层的文化民生。这基于总要求的视角来论述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乡村基层民生中的文化构建也是乡村基层文化中的民生共享的有机融合。

第二,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彰显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我国民生特别是乡村基层民生仍存在不少短板,众所周知,“木桶效应”的储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能储存多少水,而恰恰是最短的那块木板积水的阈值,乡村基层民生的最大短板则是基层群众日益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却没有跟上富口袋的步伐,两者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问题。而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主题却在于坚持以基层群众的民本思想为核心,在帮助群众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较高层次需求继而实现基层群众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

基于此,骆威在关于基层群众对于文化需求强烈的现实基础上提出文化民生这一概念。所谓“文化民生”,就是指精神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5]77它既包括对人民物质生产生活的指导,也包括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生产和指引。而作为整个民生之魂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解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新概念新内涵,它紧紧围绕着人们最迫切、最关心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等一系列症结性问题;努力解放和发展基层文化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自觉,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种种轨迹的表征无一不是对乡村基层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彰显,这更加展露出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本质是急基层群众之所急、为基层群众之所为、靠基层群众之所靠、想基层群众之所想的民本思想。因而,从文化植根于乡村基层民生短板这一维度来分析,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发展正是为了基层群众、依靠群众、文化硕果由群众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

第三,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人民参与文化建设与享受文化成果的实践过程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宗旨是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即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建设乡村基层文化成果由基层群众享有目标的要义。一方面,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人民在物质性需求得到满足后继而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反映,尤其是新时代乡村文化需求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人民对于建设乡村基层文化需求的步伐愈发加快;另一方面,人民在建设文化成果的过程中也是享受文化成果的获益者,是参与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与享受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硕果的双重身份的结合。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不仅是发展和繁荣基层文化与精神富有的要义,同时也是人民获取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及享有文化权益和提升群众文化民生建设能力的手段。从文化民生建设的过程来看,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建构进程是一个渐进的:由匮乏的不完善逐步演进为现存的较完善的过程且这一发展的进度与反映的阶段始终是与基层经济发展的步调相一致,脱离乡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是不健康不持久的民生。而作为民生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其建设的宗旨是在满足乡村基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高人的素养并改善人的现实性窘境的有效手段,同时其客观上也是折射群众的动态性层次的需求。从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构建的结果来说,它是满足人民要求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能够符合大众的动态诉求,但是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结果不是目的而是能力。尽管从建设的维度来论,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步伐加快、成果显著,但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是作为一种系统化有效化完善化的体制机制并未实现,特别是短暂成果的产生并不能得到恰当的维护和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现存可喜局面的消失,而系统化完善化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体制机制的完善是确保民生能够按照人民切实可行的范式进行,是实现乡村基层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生命本真的充实。

由上可见,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立足于新时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维度,无论是基于经济社会动态发展的需求抑或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文化与民生的有机融合来阐释其基层人民精神层面的人民生计内涵,我们都不难发现,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对于人的研究,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基层新发展、新现况的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必须立足于乡村基层的动态性需求,以乡村基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以乡村基层文化产品种类的丰富为手段、以乡村基层文化服务的权益和价值引导为内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理念为总抓手,从而使系统化、体制化、制度化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落叶生根并普惠于人民。

因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基层文化民生是基层人民精神层面的生计,是在我国实现“站起来”的谋生性物质性民生满足向“富起来”的乐生性文化民生需求的变更之际的新意涵,也是我国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新表征。虽然在改革4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物质性民生得到了极大的夯实,但精神层面的文化民生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基层文化民生在取得不俗成绩之时却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突出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关注“三农”问题的新表述,更是从宏观维度来调控基层、协调基层、健全基层、有序发展基层的新战略。尽管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真正实现了“富强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也极大的实现了乡村“旧貌”换“新颜”的巨变,尤其是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与新世纪农业税的废除对于“三农”对于乡村基层更是莫大的激励,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使得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的现状业已得到了可观的改善,但是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进一步而言,尽管基层文化民生建设近年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乡村基层民生快速发展的背后仍隐含着诸如文化民生“形式化”“市场化”严重、东中西基层文化民生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共建基层文化民生支撑不力以及体制支撑基层文化民生较为滞后的突出发展性问题。

(一)“形式化”“市场化”的片面倾向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基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因而追求较高层面的精神文化诉求日益被提上日程。尤以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的推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各省市因地制宜落实的文化民生方针,使得理论领域的文化民生构思得以切实的落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实践,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基层文化民生却呈现出诸多发展性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梦想,使得追求GDP的发展成为了必然选择。但在这一发展的历程中,我国却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老路”的旧理念:片面的唯GDP而GDP的现象很是突出,宁愿浪费、耗竭子孙的资源也要不失时机的加快发展的步调。譬如我国大多数资源类基层发展模式,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迅速的没落,尽管它们在开采能源“增加就业、繁荣基层、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是它们片面追求GDP的发展理念而未能统筹健康、休闲、娱乐等基层精神文化性发展而止步不前的现象仍旧凸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村基层文化民建设,既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也需要市场发展的必要活力;既离不开文化民生的免费性公益化支撑,也需要市场适当利益的驱动;既离不开文化民生详实而深刻的内涵保障,也需要市场娱乐的功效。但新时代我国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在繁荣市场、提升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却呈现出思想观念的功利性。

(二)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尤其是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为经济腾飞和国力增强感到欣喜之时,我国地区发展差异也在这一改革浪潮中被显著拉大,呈现出东中西区域发展梯队式战略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区域位置以及政策优势明显因而该区域发展最快、区域竞争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最末。这一经济发展局面的形成,也客观的促使各区域在进行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产生区域资源、设施设备以及发展进程不平衡的现象。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则民生建设越完善。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产业积聚最集中、对外贸易最大的地区,相比而言,该地区的民生投入较之更大。

笔者经过江苏华西和浙江织里两地的调研,在为它们缔造基层“经济奇迹”而折服时,更为两地在物质富裕的情况下继续完善已有的民生建设而欣慰,尤其是两地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建设的步伐,提升文化惠民的品质,开创崭新的文化发展新局面,真正的践行民生设施“为民利民富民”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较之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西部则呈现明显的落后状态,因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民生设施相应的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以影院剧场存有量为例“2013年度北京、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剧场和影院拥有数量分别为272、54、116,而西宁、贵阳、乌鲁木齐等中西部城市拥有数仅为9、5、4。”[6]虽然十九大以来,随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推行,中西部已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中西部想短期齐头并进或赶超东部仍无法实现。

(三)社会共建支撑不力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作为基层民生建设的核心灵魂,具有多维性共享性全面性的特征,它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分工协作,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共建,是全社会共商共建共享的伟大工程。唯有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广泛的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这一伟大民生建设中夯实共建的民意基础,才能结出文化民生的美好硕果为基层所共享,而实施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却未能统筹协调好公民共建与社会协同共建的步伐,突出的显露出诸如“公民个人共建意识不强”和“社会协同共建氛围不浓”的顽疾。

作为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其农业发展却一直无法突破小农思想的藩篱,其人民的思想也仅仅囿于“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自古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的基础,孙中山认为:“拥有优等土地的都是有钱人”,而“价格最低的土地为穷乡僻壤贫民阶层的财产”,向富人“课之以较高的税”,贫民则只应收“最轻的税”,“毫无不公正之处”。[7]326这足以窥探出土地对于阶层的划分以及财富的占有的重要性,为此毛泽东同志道出,“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这就是平均地权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正确的口号,就是‘耕者有其田’”。[8]639这一系列论述可见土地抑或农业对于农民重要性的表征,也正是这一重要性的影响,才客观的造就了乡村基层“小富即安”抑或“自扫门前雪”的小农思想。这一“依赖”思想深深的渗透于人民的骨髓,使得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思想启蒙,仍旧无法动摇人民的小农个体意识,进而片面的折射出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人民参与文化民生建设的共建意识不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4]32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乃为民生建设之魂,是“三农”问题在新时代的最新诠释。正如上文所述,文化民生是全社会协同共建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具有多维性全面性的特征,它的繁荣和发展一点儿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同并进。但现实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却暴露出社会协同共建意识不足以及部分建设工程利用率低的问题。

由上可见,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应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思路。但在具体建构的进程中却常出现诸如社会共建力不足的症结,其从一方面折射出作为基层文化民生参与主体的参与热情不强抑或参与的素养仍旧无法跟上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步伐。除此之外,社会各阶层的协同共建氛围不浓一则乃为未能统筹协调各主体有机参与步调,实则可窥体制机制的滞后乃为社会共建氛围不浓的深层次窠臼。

(四)体制支持较为滞后

文化民生建设作为民生建设的灵魂,尤其是当下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正日益成为我国基层发展的必然,也即为了契合人民物质基础夯实后日益增长的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应有之意。但在具体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痼疾,其突出的以“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完善”以及“监督与评估机制相对滞后”的形式表征。

“三农”问题一直是民之根本,国之根基。中国共产党连续十六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三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作为“三农”问题最新诠释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为新时代党在关注基层的新视角。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既需要基层人民积极参与这一进程中亦即“自治”,这是目的,没有这一目的的推动,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不能长久持续;同时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也离不开相关民生类法律法规的完善亦即“法治”,这是保障,没有这一保障的协调,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终将被吞噬在这一浩荡的新时代里;最后,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植根于乡风文明的舆论土壤亦即“德治”,这是手段,没有这一有效的手段支撑,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果也将付之东流。“自治法治德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文化民生的主抓手,三者互为影响、有机统一,共同致力于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中。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作为一项基础、系统而又伟大的工程,不仅是新时代党在基层民生的新发展而且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反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举措,更乃“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新征程。

总而言之,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际确实为基层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以及幸福指数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乡村基层的文化民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感到欣喜之余我们更应该慎思这一成就背后仍客观存在着诸如“形式化”“市场化”严重、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社会共建支撑不力、体制支持较为滞后等顽疾。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才能防微杜渐,才能使得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沿着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路径上有序前行。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实现路径

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作为新时代尤其是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是基层人民在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表征。文化民生建设涉及基层人民生活的众多方面,从文化产品的丰富、文化权益的保障、文化消费的引导、文化资源的协调到人民精神世界的富有等,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伟大的民生工程。因此,乡村振兴不是一个短期的事业,而是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它不仅仅涉及经济层面更包含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层面,是一个内涵丰富,领域广泛的综合性发展战略。因而,这一新的伟大的工程在具体的推进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形式各样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衍生也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针对我国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理论的立场,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立足于人民的动态化需求,从而实现基层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科学“共同富裕”的理念、社会共建力的支撑以及完善的体制机制等协调配合,更离不开党、国家、人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树立正确的基层文化民生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产生的稳定性思维,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而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有序推进,不仅要贯彻民生建设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推动民生建设的公平性原则和差异化原则的有机结合,而且更要彰显民生建设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尊重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规律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基层人民参与文化民生建设的积极性,使得人民在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中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克服民生建设的形式化偏差理念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继而促进人民对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解、认同和参与。

概而言之,践行科学的价值观导引作用,使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这条康庄大道上沿着以20字总要求的正确轨迹前行,克服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形式化偏差与急功近利倾向,让文化民生建设更好的聚基层英才而行之,使文化民生之硕果更大的普惠与众。

(二)贯彻“共同富裕”的基层文化民生理念

社会主义的本质乃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一急促的变化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呈现出梯队式分布。东部地区濒临沿海且开放时间早,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末;城镇快于农村地区,沿海快于内陆边疆地区,平原快于山区。正是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状以及历史性因素的制约,使得东中西部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也相应的呈现出层梯式分布现状,这严重背离协调式共同富裕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理念,为此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先富”东部帮扶“落后”中西部、中西部加强自身内生性动力以及国家有机统筹东中西基层文化民生协同发展的战略理念。

概而言之,共同富裕的理念不仅仅囿于经济层面的东中西互动,更着眼于乡村基层文化民生领域的东中西互见。

(三)加大基层文化民生的社会共建支持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9]446当下我国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应消除误区、拨开迷雾,鉴于它不应只为乡村振兴战略而为之的工程,而实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因而,加大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要立足于公民共建能力的培养,更要着眼于“活跃社会”协同共建氛围的统筹协调。

(四)深入推行基层文化民生“攻坚克难”的体制改革

鉴于基层文化民生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呈现出:“功利化”“市场化”倾向、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公民和社会共建能力不足的问题,强有力的反映出乡村基层文化民生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的症结,使得加快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攻坚克难”的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贯彻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大财政帮扶和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文化民生法律法规和完善文化民生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等一整套合理而流畅的体制以保障基层文化民生建设有序推进。

以上所述,乡村基层文化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范畴新意涵,是当今我国基层在新时代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新变化新发展。只有充分正视这一新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的指导思想来解决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乡村基层文化民生新症结,才能有机统筹基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精神文化需求的相协调相一致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实现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之,欲实现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的有序推进,必先打破基层民生建设体制机制的藩篱,让一切阻碍乡村基层文化民生建设体制机制的桎梏被彻底打碎,使其在制度公平公正的轨道上健康有序的运转,从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下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注 释]

①七大战略是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视域民生战略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战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战略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