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创新思路
2019-03-04崔姗姗
崔姗姗,李 健
(芜湖市无为县三溪初级中学,安徽 芜湖 238300)
农村留守青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外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在农村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这部分留守青少年初中阶段留守率高于小学阶段。留守青少年因为父母缺位而导致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农村初中学校教育也存在片面追求知识教育及升学率的现象,存在较为严重的城市化取向。农村学校教育忽视了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忽视了留守青少年这个价值主体,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忽视了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特定需求。由此,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初中学校教育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才能为留守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成长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设置是创新的基础
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过程。教育能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能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社会化,能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而初中阶段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人民的热爱,要能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对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有所理解,具备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并且通过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掌握,养成自尊、自爱、自强、自主的生活态度,具有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乐于合作、善于创新等良好品质。初中阶段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在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不很到位的情况下,留守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势必责任更为重大。
(一)校本实践课课程设置要切合本土实际和特定需求
毋庸置疑,各省的统编教材是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编排的教材,完全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但是,各省统编教材在实践课程设置上是宏观的、统一的,并没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分。因此,对于留守青少年集中的劳务输出大省,校本实践课课程设置上就有了创新的切入点。
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校本课程要挖掘本土文化和传统教育资源;在规范教育中,校本课程要针对家庭监护缺位、留守青少年意外伤害凸显的现象,编制新农村社会规范及道德规范课程;在法制教育中,校本课程要侧重法理与人情的宣讲,将普法与重情融会贯通;在安全教育中,校本课程要从恶劣的农村环境入手,增强留守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和公民意识;在意志品质教育中,校本课程要着手于团队合作、换位实践,使他们正确处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
当然,校本课程设置与开发不止于此,但是,关照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特定需求是基础,结合留守青少年的特定生活是根本。
(二)授课模式要在个性化、多元化上有突破
基于校本课程设置的特定生活和特定需求,初中学校教育的授课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应有所突破。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从教材出发,以大纲为标准,促成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只是统一的教材选文对于特定生活的留守青少年来说,有些内容难免与学生的接触面有一定的距离。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并且在实现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这就要求留守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的授课模式要体现个性化和多元化。
比如有一位农村中学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个板块时,就设计让学生观察品味春节回家的父母对自己的微笑和对祖辈的微笑的含义。这种设计打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唤醒学生细腻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思考,拓宽了“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内涵,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极高。
当然,授课模式只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创新授课模式、打造个性鲜明、异彩纷呈的授课模式仍然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创新的保障
对学生而言,完整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所构成,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互相补充共同作用,任何一方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农村留守青少年,和父母双方很少有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经历,甚至和父母的电话联系也很少。而且随着青壮年劳务输出进入城市,农村社会中老弱隔代监护居多,很多留守青少年最亲近的教育者就是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和必要,当然,农村学校的教师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压力更大,奉献得更多。
(一)育人为先促使教师跟进要呈现网格状设置
毋庸置疑,农村学校教师道德高尚、专业过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不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农村学校教育的分年级教育管理很有科学性。但是基于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和社会教育不到位的现象,学校教育还可以设置纵向的教师团队跟进每一位学生,即从三个年级(7、8、9年级)、年龄(70后、80后、90后教师)、专业(心理学专业、思政专业、学校管理专业)性别等因素综合考量组成团队,与各年级自然形成的团队组成网格状教育教学设置,一方面对学生精准帮扶,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育人为先,共同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师要习得技术性学科教学知识
据统计,很多农村学校的课程,如心理课、信息课等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师资不足,很多拥有上千名学生的农村学校,心理课、信息课教师只有区区几名,生均占比严重不足。就拿信息课来说,课程局限于知识传播,缺乏数据分析与应用。在大数据时代,农村学校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知识和能力,确切而言,需要习得技术性学科教学知识。所谓技术性学科知识,按照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的定义,指的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融合。”可以这样理解,大数据时代需要教师突破学科专业知识的界限,扩展至技术性学科知识。
如果心理学教师或者班主任借助技术,对从学校、教室以及学生行为中产生的量化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借助一些先进的分析软件,便可得到关于每个学生的数据,反馈到整个教学团队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这一定比以往的主观认知评价方式会更加客观和精准。可见,技术性学科知识,是大数据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学校教师创新发展的目标。
三、学生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是创新的核心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真正的悦纳自己,也才能真正的悦纳他人。自我认同感是每个人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留守青少年普遍存在自我认同的困境。对体貌特征与自我概念、打架好斗与自我主义、学业成绩与“差生标签”、人际交往与是非观等诸多方面的状况进行梳理与分析。很多留守青少年自卑、不善于人际交往,不知道悦纳自己,不知道前路该如何走。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就需要突破这一点。
(一)留守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应丰富多彩
相对而言,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大多都比较单调,基本都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他们的交际圈往往局限于老师、同学和隔代宗亲间,形成的自我认同难免单一,农村学校教育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摒弃按部就班的作息安排开展补充课堂、生活课堂,讲解生活常识和解决方法;可以打破单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学生互助小组或角色扮演,利用智能手机海量的信息资源创设场景形成自我认同,建立相应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可以利用假期与结对的城市学校学生交换生活环境,丰富和拓宽留守青少年的感知、体验与认同。
(二)留守青少年应有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
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高龄的留守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觉醒的自我意识在“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的过程中发展与变化,在和谐与不和谐中较量。这一时期他们经历的不和谐较多。由于没有得到家庭和社会足够的关怀与支持,他们的学习缺少主动性,人际交往沟通存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心理容易出现偏差,严重的会悲观厌世甚至放弃生命。
在农村学校教育中,一方面要重视留守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困境,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扩大留守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教师不再以问题视角而是以优势视角来看待农村留守青少年,通过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互动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鼓励农村留守青少年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强调和肯定他们的能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社会资源。针对心理情绪问题,可以采用沟通技巧,适当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融入集体,建立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挖掘和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自我肯定,找回面对生活的自信心。通过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等方式,改变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实现与他人的积极互动较为,并充分挖掘潜能,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和自我实现方面的成长,击败因“无权感”而造成的无助和迷茫,进行对自我的发展规划。
总之,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农村学校教育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可以说,学校教育要尽最大可能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补位、增位和创新。此过程中,针对留守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和个性需求设置课程是创新的基础,农村学校教育工作者的素养提升是创新的保障,留守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是创新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