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双向模式构建与实践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9-03-04张安然徐彩云张卫平
★ 张安然 徐彩云 张卫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上说,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孩子,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意义。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还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1]。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同时,高等中医药院校既是实施主体,青年大学生也是实施对象,“自我培养”与“对外输出”相互依存。笔者认为,在政府的指导下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依托,探索和构建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双向互通、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实践模式,是当下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1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对象和主体
1.1 实施对象 精确的对象定位对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实施极其重要。众所周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对象是青少年,重点在中小学,必须要契合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需求。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现实需要也各不相同,具体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偏离这一特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度将大打折扣。
其中,中小学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阶段,有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可塑性强等优势,又具有自主性弱、适应性弱、自控力弱等特点。同时,中小学阶段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不能突破现有的教育环境,也是必须考虑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高中阶段,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难度将更大。高校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日渐成熟,已然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特别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青年大学生,身兼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对象和主体两种身份,对中医药文化具有独特的体验和认知,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可或缺、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1.2 实施主体 谁来实施,是当前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一大难点,清晰的主体责任界定理应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不难看出,政府、学校、社会组织都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主体,政府指导、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主导、各学校具体实施、社会组织支持的责任构成已然形成。反观当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却出现了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一些乱象,实际效果实难保证。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有天然的优势和独特的资源,应切实履行好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责,主动成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推动者、协调者和实施者,为政府、学校、社会组织搭建沟通桥梁、出谋划策并付诸实施。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的主导下,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南昌市湾里区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校地合作协议,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湾里第一中学、湾里第三小学分别开设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其中,江西中医药大学承担起了沟通协调、具体实施的主体责任,推动了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在中小学开花结果。
2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途径
纵观当下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途径大致可分为课堂教育、第二课堂、科普教育等,实施载体包括配套教材、中医药科普书籍、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推广活动、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
课堂教育主要是将中医药知识教育内容融入到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重点在于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教材开发和师资队伍培养,难点在于合适的实施方式。第二课堂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以文化人,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培育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氛围。科普教育是指组织青少年学生前往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博物馆等,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等。
实施途径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际效果。选择标准应该遵循三个要求: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搞盲目跟风。二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校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做,不搞一刀切。三是注重实效。根据自身条件和现实需要,合理选择或搭配实施途径,灵活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搞形式主义。
3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双向模式的构建与有效实践
3.1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双向模式的构建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该校主校区——湾里校区位处梅岭山麓,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设施,是一座天然氧吧和独特的中药种植园。学校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旴江医学研究、中药炮制传承、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方面有着丰硕成果,这里不一一列举。
江西中医药大学非常重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多年的持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双向互通、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工作理念,并逐步构建了“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双向模式,主要目标是推动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与中小学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基本要求是实现中医药教育与青少年现有教育环境相融合,中医药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中医药技能与青少年实际需求相融合。
这一模式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请进来”,主体是高校自身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三驾马车”,即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化体验区和游学江中计划,通过满足中小学科普教育增加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深度。二是“送出去”,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致力于推动“三大项目”,即开设中医药实验班,设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和志愿服务,通过文化产品输出拓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广度。
3.2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双向模式的有效实践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从早期一般性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到有计划、有组织的中医药文化节系列活动,再到启动“游学江中”计划,开设中医药实验班,设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江西中医药大学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和内容,也由此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建设,逐渐形成了可持续、有成效、可复制的“双向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一是“请进来”,增加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深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成效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创立并发展中医药文化节活动,至今连续举办六届,主题活动包括中医中药进社区、中医中药校园行、传统功法比赛、中医大讲堂、中西医交流之声等10余个特色项目,实现了中医药进高校、进中小学、进社区、进家庭,丰富了高校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同时,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志愿服务队,由中医药类大学生组成,具备针灸、推拿、刮痧等中医传统技能,既是宣传队也是服务队。构建了富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体验区包括中药标本馆、中药生态园、中医人体科学标本馆、中药炮制实训室、中医药特色生态校园等,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讲解队,成为展示江西中医药特色的窗口。在此基础上,江西中医药大学启动“游学江中”计划,面向全省中小学免费开放,只要按规定申请,即可到学校体验中医药文化。据学校统计,自2015年开通以来,吸引了全省10余所中小学24批次中小学生来江西中医药大学游学。中小学生群体到高校体验中医药文化,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内容,也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是“送出去”,拓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广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创新举措。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分为中学和小学两个层次,从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分别遴选学生组成。教学所用教材《小学生学中医药》《初中生学中医药》由高校、中小学、出版社共同开发完成,吸收了中小学教师和中医药专业教师的建议,具有江西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每学期8次课,分为4次课堂教学,4次实践教学,由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教师授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故事、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保健知识、常见中草药、江西特色中医药文化等。自2017年9月开班以来,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完成了首期课程。
搞好中医药文化建设不光是有中医专家、中医院、博物馆就可以,关键是要形成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要了解、认同中医药文化[2]。因此,中小学自身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在中小学设立校外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另一创新举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和丰富,可以自主选择,包括联合开展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中医药教育启蒙班、中医药文化游学、中医药种植、中小学教师中医药文化教育培训等。基地建设的责任主体为中小学,高校作为协助单位给予技术指导和必要支持。核心理念在于激发中小学自主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搭建双向模式的互通渠道,帮助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由“输血”式推动发展转变为“造血”式自主发展。此外,江西中医药大学还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相结合,这对于激励中医药大学生学中医、爱中医、信中医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寻找一条适合地方特色的实施途径,让青少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帮助他们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热爱中医药,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办法。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事业中发挥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