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感评

2019-03-04秋叶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寒窗蓦然回首博士生

∷秋叶 评

二十年前,我成为了一所著名大学的博士生。经过整整六年的寒窗苦读和导师的苛求与批评(我的专业就是文学批评,但对于施加在自己头上的过多的批评,回想起来还是有些灰心丧气),虽然勉强抵达了终点,可谓浴火重生,但攻读博士之路就像游子漂泊在外,急于要找回自我的归乡之路。这六年生涯,恰如费翔在《故乡的云》中所唱的,“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我后来知道,读博经历成为人生永远之痛的,实在是不乏其例。与我同系同专业的一位学长,在读博期间罹患不治之症,完成论文并答辩通过后,人生也走到了终点。我还认识一位已届中年的女博士生,在原单位已晋身为教授职衔,但在读期间与导师不和,论文迟迟得不到实质性指导,无法提交答辩,后患上狂躁抑郁症,与导师沟通中数次采取极端手段,最终被开除学籍,遣返回家。

从原文里的调查数据来看,美国博士生的精神状况应该要更为严重。据称,在美国八所精英大学的约500名经济学博士生中,18%有焦虑与抑郁症状,是社会平均值的三倍以上。另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生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在过去的半个月中有过自杀的想法,而且半数是在入学后才出现此精神健康危机的。美国博士生在此方面与中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与他们在学业与经济上所承受的更为沉重的负担有关。在学制上,我国博士培养期限一般为3—6年,而在美国要长达7—12年,同时,在各个环节的把关上,我们往往有着更多的人情照顾因素,而他们却更为严格,只认事不认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博士生真正毕业的不足入学数量的一半,而在我国这种情况则比较罕见。在中国,一位学生不间断地从小学入学直至博士毕业,通常要历经寒窗二十多载,风雨后见彩虹之时已近而立之年,而在美国,更是早已步入中年了。王国维提出做学问有三种境界,依次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面两种境界,相信绝大部分的博士生们都经历了,但“蓦然回首”时,等待他们的却往往并不美妙。近几年来在中国,这些所谓“最强大脑”毕业生(super-smart graduates)要在高校与研究机构谋得体制内的教职与研究职位,难度已越来越大。即便谋得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业,待遇也很有限,生活会相当清苦,在城市里要成立家庭、安居乐业实为不易,而他们的本科或硕士阶段的同学恐怕早已有房有车有家庭了,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读还是不读博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前几年在我们社会上流行的话真是对他们的很好概括!而在美国,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投入与产出更是倒挂严重。

在美国,大部分博士生靠奖学金,靠当助教或助研以及申请学生贷款来支付学费与生活费,甚至有的还需动用家庭、个人甚至配偶的存款。有调查发现,大约13%的美国博士生毕业时,其累积的助学贷款高达七万多美元,文科学生更是加倍。然而更糟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在毕业时债台高筑,却工作无着。一个2014年的调查显示,美国博士毕业生中无法找到固定职业的已占到40%左右。高期望与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往往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内心,更让他们感觉无法向家人、配偶甚至多年苦读的自我有个完满的交代。有美国朋友告诉我,在这些年,你如果冒昧地问一位临近毕业的博士生是否找到了工作,得到的回应很有可能是其“骤然爆发的类似恐慌的症状(instant panic-like symptoms)”。在动物界,达尔文已概括出“survival of the fi ttest(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但愿在高度文明的人类学术界,为求生存与发展,不至于如此残酷!

猜你喜欢

寒窗蓦然回首博士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庆幸
秋日抒怀
赏“蓦然回首”
劝君莫愁
写信
无题(1)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