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乐化人 以情育人——青年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李巧伟初识

2019-03-04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文化

□ 文 玲

初识李巧伟,翻阅他的履历,会惊叹这个年轻人履历竟然如何丰富。36 岁被评为正教授,并入选湖南省121 创新人才工程。获文化部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中国音乐金钟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7 次。提及这些荣誉,巧伟轻描淡写,然而谈到对声乐艺术及声乐教育的追求,却显得“一往情深”。他说:“我只想做人民的歌者,唱人民都听得懂、都爱听的作品。”艺术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只有以情动人,才能深入人心。《乐记》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发声是人心使然,人心感物而动,必然会发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与德相通,德是人性的发端,而乐是德的外在表现,是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富有美好感情之乐,能直接打动人心,返回人性之端。巧伟立志做一名有情之人,用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同时,立志做一名有德之人,成为学生的楷模,献身教育事业,服务社会。他专心于讲台、舞台、案台,倾情于学生、学校、民间,以一颗炽热的心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放声高歌,为保护传承地方文化而四处奔走。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准则。

一、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言传身教是巧伟奉行的教育理念,从衣着穿戴到言行举止,他以身示范,要求学生热爱声乐,勤学苦练。作为一名声乐教师,他深刻体会到声乐学习的艰辛与不易。声乐作为一门艺术技能,学好声乐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练习。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吃苦精神及对声乐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对于这一现状,他认为教学必须要从思想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热爱首先从抓课堂纪律开始,开学第一课,他便强调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穿戴整洁,才能进入课堂。一次,一名学生一身烟味,穿着随意地走进琴房,他并未责难,而是让学生打开琴房的门窗通风,并让学生回宿舍梳理整齐再来上课。李老师的“严威”从此在学生中传开,师从他的学生目睹老师的严厉,耳闻老师的严谨,也传承了老师踏实肯干的门风。大四在校生吴玲莉说:“李老师教了我三年,每次上课他都很早到琴房等我们。老师上课不光讲演唱的技能技巧,还会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果课前没有做好准备,上李老师的课会心里发慌。”在巧伟的教导下,赴意大利博洛尼亚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陈琳说:“李老师对我专业的要求一直非常严厉,第一节课老师就告诉我,‘学唱歌不是把歌曲唱下来就可以的,学习之前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比如学习中国歌曲,要知道其创作的年代及背景,了解词曲作家,你才能知道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学习歌剧作品,要了解每个作曲家的风格特点,歌剧故事背景,唱段选自哪一幕’等等。” 严谨认真的教学让他30 岁便获得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巧伟不仅狠抓课堂教学,还鼓励学生多外出学习、参加比赛、观看演出。2012 届毕业生李思源说:“上学期间,李老师让我有机会在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大师班这样顶级的声乐殿堂旁听,为我打开了声乐学习的视野。”陈琳说:“李老师鼓励我参加湖南省大学生‘三独’比赛,有幸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离不开李老师对我的指导。我现在依然记得上台前李老师对我说:‘淡定、从容、自信’,这六个字成为每次关键时刻鼓励自己的座右铭。”

声乐教学是一门技能类课程,但是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不是声乐艺术的最高旨归。正所谓“技通于道”,技术训练还必须提升至修身养性的高度。巧伟认为,声乐艺术教育应该覆盖知识讲授、技能训练、道德熏陶三个层次,要将审美教育作为最终目标。让学生从枯燥单调的反复练习中,达到以追求艺术为乐趣的人生境界,从知的层面上升到乐的层面。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应成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人。他说:“乐教是潜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强制性的‘教育’。音乐是一种让人感到愉悦的审美形式,能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调节人情,让人从内心深处知荣辱、明善恶。”因此,他特别注重通过声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教育。北京的访学经历促使他将对声乐教育的思考转为实践。

2015 年,巧伟成功入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公派中国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杨曙光教授。巧伟说北京之行为他打开了声乐学习的另一扇窗,杨老师不仅让他领悟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还让他领会到一名声乐教师的情怀与追求。让他工作后再次感受到师生情的宝贵,再次感受到作为一名师者责任的重大。对学生的严实质是对学生的爱,严谨的教学、精湛的演唱成为他对教学的要求,淡泊名利、甘当人梯成为他育人的准则。杨老师的身体力行,让他立志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技能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老师不能时时督促学生,但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却能相伴一生。他希望能以自己严谨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通过严格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力,从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他说:“学习是学生的使命,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我最大的欣慰与快乐是看到学生的进步与成绩。”

在杨曙光老师影响下,近年来,巧伟侧重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融古典文学与现代音乐文化于一身,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课前,他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整理诗人或词人的生平、事迹。课堂上,要求学生在熟知诗词背景、内容的前提下,用声音、感情去诠释歌曲。让大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操。引导大学生品读、演唱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领悟中国文人的审美心境,使得传统经典成为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曲目,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成为巧伟的事业追求。他认为高校教师应该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从业16 载,巧伟特别感谢学校对他的支持与培养。大学毕业后,2004 年7 月3 日巧伟来到湖南衡阳。他说:“我经历了学校新校区搬迁、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升硕’、升‘一本’等一系列大事件,今年是学校升本20 年,我在这里已工作了16 个年头,是衡阳师院辉煌发展期的见证者。学校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密不可分,感谢学校为我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尤为感激的是,2016 年他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衡阳师范学院皮修平校长亲自带队到北京观看演出并表示祝贺,这体现了学校领导对一名普通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巧伟将这份感动铭记于心,为表达对学校的爱,经他策划,在去年与音乐学院、文学院教师合力推出了原创歌曲《脚步》,在学校大型晚会上他亲自演唱,声情并茂的演绎一下子便传遍了校园,许多大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首为衡阳师范学院量身定做的歌曲。学校每次举行大型活动都有巧伟的身影,担任衡师快闪《我和我的祖国》领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型合唱晚会上担任领诵,在衡阳师范学院长沙校友会成立大会上演唱经典曲目,在学校每年的元旦晚会上用歌声献上对师院最诚挚的祝福。“唯乐不可为伪”,他用歌声唱出了对学校、对祖国的热爱,用歌声追求梦想,以育人确立志向。正如歌词所唱:“百年梦想/百年担当/这是执著从容的脚步/立德树人/ 矢志不忘/无悔的脚步/无畏的脚步。”

二、敬畏舞台,永做声乐道路上的学生

课堂来不得半点马虎,舞台更是不容怠慢。巧伟视舞台为生命,在他看来,随意、嬉戏是对艺术最大的不敬。对待艺术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要有从内而外、一以贯之的敬畏之心才能登入艺术的殿堂。正是对艺术的膜拜,使得学生“害怕”老师,在看到李老师对艺术的执著与痴迷后,又心生“敬意”。巧伟对学生的严,源于自己在声乐道路上近乎苦行僧般的修炼。致力于音乐教育16 年,他从未放弃对声乐的学习,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他称自己永远是声乐道路上的一名学生。十几年如一日,在繁重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之余,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练声练唱。一有机会,便要外出观摩、学习。刚参加工作时,他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借钱买票到上海观看廖昌永老师的音乐会,即使买到的是一张绿皮火车的站票,依然兴奋不已。去年,为了观看世界级男高音歌唱家考夫曼在广州的音乐会,在完成一天教学任务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广州大剧院,终于在门口买到一张“黄牛票”。因第二天还要给学生上课,音乐会结束后他连夜再坐火车赶回学校。身边的学生、朋友、同事无不为他“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精神钦佩不已。

除了观摩音乐会,巧伟还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系统的声乐与理论学习。2011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国际歌剧大师班;2015 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公派中国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8 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向周小燕、廖昌永、杨曙光、陈蔚、孙丽英、张春良、居其宏等国内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理论家学习。

除了加强声乐和理论学习,巧伟积极参加各类声乐比赛,以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他荣获文化部文华奖(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第七届、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奖;第一届香港国际歌剧比赛一等奖;第四十一届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二等奖;湖南省高校声乐比赛金奖等等。2009 年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是巧伟人生第一次参加比赛。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参赛的情形,父亲于2009 年5 月15日因病去世,20 日他在老家洛阳将父亲安葬。那年他还不满27 岁,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他心灰意冷,顿觉人生无望,本想放弃22 日在长沙的比赛,从洛阳回衡阳的途中经过长沙,在火车上近20 个小时的颠簸劳累,在朋友、家人的劝导下,巧伟最终坚持参赛,获湖南选拔赛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比赛。赛后,巧伟放声大哭,生活的苦难、命运的多舛本让他觉得前途渺茫。

巧伟出生在洛阳伊川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大学期间,他省吃俭用,勤奋刻苦,在学校时是出了名的“声乐狂”,每次看不到他的人,一定能听到他的歌声,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声乐学习上。参加工作后,他第一时间将父母接到身边,父亲却因病瘫痪三年,三年内,他用瘦小的身体背着父亲往返于住所和医院之间,照料病重的父亲,供着还在上大学的弟弟,让他暂缓对声乐的学习,也让他陷入经济拮据的困境。然而,人生第一次参加比赛竟能获得一等奖,激励自己在声乐道路上笃志前行,重拾生活的勇气和决心。巧伟说:“2010 年,在香港参加第一届国际歌剧比赛也获得一等奖,那天也恰值父亲的祭日,这一切都是天意。”他说父亲是他一辈子的遗憾,父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却没有看到他一次登台演出。父亲的勤劳朴实,坚韧善良是他一生的财富,他身上流淌着父亲的血脉,也将秉承父亲的优良品质在声乐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求飞黄腾达,但求无愧于心”,父亲的话语让他时常自省,是否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生活的不易,父亲的离世让他格外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他对声乐的追求。观摩、学习、比赛是积累经验,登台演出则是对自己的历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近十年,巧伟共参加国内外各类演出活动80 余次,近三年年均参加大型演出活动十余场。他说:“一定要敬畏舞台,舞台无大小,每次登台都要力求完美。”演出前,巧伟都要精益求精的“闭关修炼”,乐谱上被标记得密密麻麻,从每一个音符到每一乐句,每一段落到每一首作品,抠细节,苦练咬字、发声。有时,半夜领悟到演唱技巧,又从床上爬起,踩下钢琴弱音踏板,和着音乐在心中默练。

“业精于勤,荒于嬉”。巧伟的永不止步让他在舞台上能够入情、入心地演唱作品。2010 年初,他赴美国七大城市参加湖南省侨联组织的“亲情中华”慰问华人华侨文艺演出,演唱“知青”歌曲《我们这一辈》。他的倾情演唱,让台下的华人华侨不禁潸然泪下,回想起自己曾经的青春年华。演出结束后,从年少的小孩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找他签名留念。多年后,同去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提及巧伟便提到《我们这一辈》,巧伟似乎已成为这首歌的代言人。2016 年,巧伟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行“感恩——李巧伟独唱音乐会”。音乐会上,他演唱了12首中外名曲,上半场有《鬲溪梅令》 《淡黄柳》 《大江东去》 《我爱这土地》 等中国风格作品,下半场有《看这熊熊的火焰》 《我将离开故乡》 《在喧闹的舞会上》和《魔王》 等外国作品。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樊祖荫教授,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王秉锐教授,著名旅意男低音歌唱家栾峰先生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人民音乐》杂志对此次音乐会进行了专门报道。在掌声的背后,只有巧伟理解其中的辛酸。中国音乐学院为期一年的访学,为了缩短从住所到琴房的距离,他租住在地下室,阴暗、嘈杂、拥挤的环境没有磨灭巧伟对声乐的挚爱,在仅仅能容纳一张床的小黑屋里,他在狭窄的贴上纸的墙上写满了“静”字,告诫自己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排除万难,潜心学习。音乐会全场演出用汉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俄语六种语言演出,为纠正发音,他找专业人士勤学苦练,纠正每个单词,每句话的发音。正如音乐会的“感恩”主题,通过演唱,他表达了对老师、对同学、对生活的感激之情。苦难让他拥有比同龄人成熟的心智,家人、朋友的关爱让他珍爱生命。追求声乐的道路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看到了曙光。

舞台演出时时充满挑战,用巧伟的话“舞台演出,痛并快乐着”。2018 年10 月,他在湖南音乐厅首次跟交响乐队合作演出歌剧《原野》 全剧,饰演男主角仇虎,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角色,无论是音准节奏还是作品的高音和戏剧性,都是对一个男中音最大的“威胁”。时间短、任务重,在完成一天教学工作后,他只能在晚上抢背乐谱、歌词,背到深夜,抱着歌谱睡觉,在睡梦中仍在背剧本。在高强度的排演过程中,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如何用歌声传达仇虎心中的怨恨,如何用戏剧冲突演绎命运的不公,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自己演唱事业的一次突破。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巧伟有慢性胃炎,情绪的激动导致胃部痉挛,时常引发呕吐。但他一直坚信,有付出必有收获。当仇虎拔剑自杀,倒在舞台上,台下掌声雷鸣般响起时,巧伟眼泪夺眶而出,他感受到自己对舞台深深的眷恋与热爱。生命为舞台而生,为舞台而绽放。通过演绎他人,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歌剧表演不仅让自己体会到剧中人物的爱恨情仇以及张扬生命激情的原始冲动,还领悟到艺术对生命的升华。艺术的魅力在于震撼人的心灵,用至善、至美洗涤尘世生活的卑微与繁琐。舞台表演更加坚定了他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信念和信心。

巧伟在声乐道路上不断摸索,认为“声乐是一门语言艺术”,他特别注重朗诵与演唱的关系。在舞台上,他探索如何将朗诵与演唱相结合,如演唱《钗头凤》 之前,朗诵《钗头凤》,恰到好处的情感处理把人带入诗词所表达的情境之美。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语言是情感的真实表达,语言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当情感积蓄到一定程度必然借助歌声,这时的歌声是真挚的,能从内心端正人的情感,使人心向善。

巧伟对声乐语言的重视,令其演唱风格得到作曲家王嘉实老师的赏识。为纪念毛主席逝世43周年,王嘉实为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谱曲,巧伟从中央歌剧院、中国音乐学院等男中音中脱颖而出,被选中演唱此曲,并于2019 年9 月9 日首发,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他说:“作为此曲的首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时倾注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到毛主席当年重上井冈山的豪情壮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也鼓舞自己在声乐道路上,不畏艰难,积极进取。”近几年,通过演唱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巧伟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诗词的语言之美需要演唱者不仅要有娴熟的演唱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去理解作品的内涵。他更加感到学习的紧迫感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国诗词谱曲,通过演唱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曲目,举国上下形成其乐融融的和谐场景,将是一件造福于社会的实事、好事。

注重语言让巧伟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巧伟从演唱西洋歌剧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近来他更喜欢唱原创歌曲,《脚步》是他对衡师的赞歌,《我的恋曲致祖国》 是他对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献礼,《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表达他对毛主席的怀念。他说:“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诠释歌曲,并留下自己的作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原创歌曲倾注了巧伟更多的“情”,唱出了他心中无限的爱。

三、潜心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巧伟视教书育人为教师天职,舞台为声乐艺术家的生命,学术研究为不断提升自我的理论源泉。声乐作为一门艺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然而,巧伟认为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这得益于他在大学时代就发表了诗歌、散文、新闻报道等20 多万字的作品,并加入了地市级的作家协会。如今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他更加重视学术研究,入职开始,巧伟便注重理论研究,到目前为止,获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 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 部,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31 岁破格评为副教授,36 年被评为教授,成为目前湖南省音乐专业和衡阳师院最年轻的80 后教授。巧伟对学术的热爱源于对声乐实践的追求,他说:“艺术的完美呈现离不开文化,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研究是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理论研究能把你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故事歌手’;技术实践促进理论,技术成熟了可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谈,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巧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广泛涉猎文史哲书籍。在中国音乐学院访学期间,他选修了张天彤、齐琨、杨红等老师的课程,学习民族音乐学相关理论,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巧伟关注瑶族文化研究。瑶族没有文字,这一通过口传心授得以延续的民间文化,由于缺乏科学的保护与研究,其内涵、精神、价值在传承过程中慢慢淡化。传承人出现断层,民族文化资源面临濒危。巧伟怀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致力于瑶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加之巧伟自身的演出实践,让他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湘南地区为中国瑶族人口密度最集中的区域,作为衡阳师范学院的教师,研究瑶族文化具有“近水楼台”的地域优势。因此,最初巧伟选定湘南瑶族作为研究对象,以响应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转型发展要求。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巧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奔赴瑶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经年累月,与当地瑶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瑶民的淳朴热情深深感染了他。巧伟说:“田野经历,让我在城市舞台的聚光灯下接受鲜花、掌声时,能常常回归土地、回归民间,而不会迷失自我。”瑶族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以歌为伴、无歌不欢,宗教仪式、恋爱婚庆、生产劳动、族际交往都离不开唱歌。巧伟时常觉得在瑶族老人面前,自己不会唱歌,瑶族同胞看到远道而来的朋友张口即唱的诚挚,让他思考衡量声乐演唱水平的标准是什么。用专业水准衡量,瑶族同胞只是业余爱好者,但从情感的表达,他们歌唱是因为他们快乐,而且他们能即兴演唱,这一能力是从事专业声乐教学者所缺少的。可以说,他们是故事的歌手,从小听着瑶歌长大,受到瑶族文化的熏陶又自觉成为本族文化的传承者,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然而,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这种古朴的文化日渐式微,传承人已进入垂暮之年,作为文化教育工作者怎能不有所作为。

在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下,巧伟带领团队常常深入田野。由于瑶民大多居住在山区,道阻且长。有一次,在湖南新田门楼下泥塘村采访师公赵春茂,为了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采访到次日凌晨一点,在漆黑弯曲的山路上,盘旋近两个小时才回到住处。巧伟事后回想都有些许后怕,但耄耋之年的赵师公对瑶族文化的热爱,对瑶族文化能够得到发掘与保护的急切期待,驱散了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倦怠,令他为自己对瑶族文化进行的抢救性保护而感到骄傲。

巧伟对声乐艺术的追求不是为个人捞取名利,而是对理想的追求。他经常说:“我想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影响身边的人。作为一个艺术家,内心一定要滚烫,热爱艺术、热爱生命。”他也常常讲起中学时每一本日记的扉页上都摘抄的汪国真的诗歌:“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巧伟眼神里有刚毅,性格里有倔强。他的执著,他的不屈不挠深深影响了身边的人,跟他共事的人,都觉得他精力充沛,活力四射。他说:“我今后想做公益事业,开展中国诗词艺术歌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我的演唱推广传统文化,让学生、让更多的人热爱歌唱,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只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文化的复兴添一块砖,加一块瓦。”巧伟从选择声乐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一天开始,便无怨无悔,紧衣缩食只为购买一张音乐光碟,彻夜不眠只为一场音乐会,殚精竭虑只为一场演出。物质的拮据从来不会成为他追求艺术道路上的绊脚石,利益的诱惑也从来不会改变他从事声乐艺术的初心。从一而终的艺术追求,使得巧伟养成了谦逊平和、踏实沉稳的性格,让他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知遇之恩,感谢家人的陪伴之情,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情。人的一生离不开一个“情”字,巧伟是有“情”之人,对老师有情,对学生有情,对学校有情,对家人有情,对朋友有情。一个有“情”的人才是一个有德之人,有“大爱”的人。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对巧伟的真实写照,用心中不变的激情,对生活的爱恋,实践着成为一名人民歌者与师者的人生信条。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