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卓越中医师健康法治素质培养方案的构建*
2019-03-03陈冰赵敏岳远雷
陈冰 赵敏 岳远雷
当今时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的法治意识逐渐提升。在国家有关中西医并重的政策指引下,中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中医领域内的医患关系。这其中,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职责的卓越中医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群体的健康法治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医生的整体法治素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医事业的法治化进程。
一、“健康法治素质”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而为了更好地实施该项战略,就有必要加强健康领域的法治建设。为此,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升医务人员的健康法治素质。
“法治素质”是指人们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掌握法律知识是法治素质的第一个表现。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总的看法和情感,主要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态度、评价和解释,以及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认识,等等。“法律信仰”是指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的确信。
“健康法治素质”是指人们运用关于健康领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及法律信仰的能力。健康法治素质是法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患者应该具有健康法治素质,医务人员更加应该具有健康法治素质。具体来说,医务人员的健康法治素质包含下列要素:
(一)健康权利意识及其运用能力
健康权是一项内涵丰富的基本人权,既包括享有健康的权利和自由支配身体的权利,比如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对其进行治疗和试验的权利以及知情同意权等;也包括及时获得与实际相适应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的权利,比如获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权、医疗救助权和健康信息权等。[1]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健康权利意识,在医疗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健康权利以及相关权利,要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利益为核心开展医疗活动。
(二)健康伦理意识及其运用能力
健康伦理是指旨在研究与健康相关的所有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应奉行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健康伦理之所以成为健康法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伦理与法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健康伦理与健康法治有着相同的价值导向,一般来说,凡健康伦理所支持的也是健康法治所保护的,二者都是调整健康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健康伦理意识有助于健康法治意识的形成。
(三)健康法律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务必要具有健康法律知识。在健康法律知识的指导下依法行医,才能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和患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才能在发生医患纠纷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四)健康法治思维和信仰及其运用能力
法律思维是在了解法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法治信仰是相信、信任法律的力量,愿意用法律去解决纠纷。对医务人员而言,在其行医过程中,健康法治信仰表现为对医疗相关法律的作用笃信不疑和对法律的尊严坚定维护。
二、卓越中医师健康法治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卓越中医师”是指能够运用中医诊疗思维方法、技能和必要的中医药知识,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人才。[2]一方面,卓越中医师要掌握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备基本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其临床水平应达到中医住院医师水平;另一方面,还应当具备厚重的人文知识底蕴和较高的人文修养素质,其中就包括健康法治素质。当前,培养卓越中医师的健康法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要纳入到法治化管理的轨道。这当然也包括医药卫生事业,即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规制和保护。为了适应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和法治化管理的变化,医务人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法治素质,才能在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履行其职责,完成其工作。而作为不可或缺的中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中医师,要想更好地履行医生的职责,当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治素质。
(二)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需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健康法治建设,要推动颁布并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完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健全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环境和体育等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中医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中医既要依靠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医师真正懂得了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才能坚定从事中医职业的信心,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最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是处理好中医领域内医患关系的需要
在现实中,一些中医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这表现为漠视患者的利益,或者是对自身的法律权利义务不了解,或者是对医患纠纷的预防和补救缺乏认识。此种情况是造成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鉴此,为了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中医师应当了解预防医患纠纷和处理医患关系的法律规定,应当知晓患者的权利和医生的义务;在发生医患纠纷的情况下,相信并懂得用法律解决问题。
(四)是强化中医师职业道德和降低职业犯罪风险的需要
中医历来有“悬壶济世”的职业光荣,这来自于中医生的高度职业道德。法律与道德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对于法律的敬畏和遵守可以巩固中医师的职业道德;而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中医师触犯职业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强化中医师的法律意识、提升中医师的法治素质,是加强中医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三、卓越中医师的法治素质培养方案
总体来说,对卓越中医师法治素质的培养与对一般医生法治素质的培养,在本质上并无差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对中医进行扶持,因此对于作为中医从业人员的中医师而言,其法治素质也特别需要提升;尤其是对于我国扶持和发展中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医师更要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为实现这一目的,对卓越中医师法治素质的培养要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
(一)培养目标
高度的法律意识、敏锐的法律思维和坚定的法律信仰,这是培养卓越中医师法治素质的目标。中医师的人文修养是必不可少的,而法治素质是人文修养的一个方面,人文修养是法治素质培养的“文化土壤”。人文修养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敬重的情怀,具有了这样的人文修养,中医师也就能够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的医学伦理的养成,能更加认同法律的价值,能更加容易地接受法治素质教育。
(二)培养原则
1.法学与中医医学相融的原则。
必须紧紧围绕中医医学教育展开法治素质教育,[3]在法治素质教育中结合中医临床实践的特殊性,促进中医师对医疗法律规范的学习和法治意识的提升。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卓越中医师法治素质的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校学习阶段,该阶段的培养方式以理论学习为主,教学应注重案例教学法,要用大量的案例讲解法律法规知识;通俗易懂的内容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阶段是从业阶段,该阶段的培养方式主要靠自学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教学应当以医疗实践中的案例为主,更加追求实用性;贴近工作实际的案例和知识能对中医师的医疗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指导。
3.法治素质的培养与其他人文修养相结合的原则。
法律的学习并非单一的法条讲解,要将法律的文本规定和价值导向与道德、哲学和政治等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使法治素质和人文修养的学习和养成相得益彰。
(三)培养路径
1.课堂培养。
中医医学生从走进大学校园时起,就应当接受法学知识的教育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医学院校对中医医学生的课堂法治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普及性的法学知识教育。我国各高校在大学新生入学后,都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前半部分内容涉及思想道德修养,后半部分涉及法律基础;其中法律基础的内容主要涉及宪法、刑法等法律部门的基本知识,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浅显的法律意识。
第二个层次是针对性的医学生法律知识讲授。部分医学院校针对医学生开设了医药卫生相关法律课程。比如,“卫生法学概论”介绍了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些重要法律制度,如执业医师法律制度、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血液管理法律制度、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和医疗器械管理法律制度等,同时还涉及到医学生将来执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如,“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涉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对医学生来讲,这是非常必要的课程。再如,因为医学伦理道德与卫生法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医学伦理学”课程与医药卫生相关法律课程同时开设效果更好。就教学而言,上述课程与医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其授课最好是既懂医又懂法的教师,比起纯粹法学背景的教师,他们的医学知识背景使其讲授更具有优势。
第三个层次是特殊性的中医师法治素质培养。如前所述,中医师的法治素质培养有其独特之处。首先,要让中医师充分了解、知悉国家的中医药政策,要正确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态势。因为,中医药政策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也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从业者的命运。其次,要让中医师正确理解中医药法律法规的内容,并能把它运用到中医医疗实践中去。《中医药法》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基本法,它与该法相配套的中医药法规以及地方性中医药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中医药法律体系。了解和熟悉该法律体系的内容将大大有助于中医师的临床实践。就教学而言,中医师法治素质的培育应当紧密结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医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传统道德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以传统的医学道德作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中医倡导的“大医精诚”的医学道德契合于今天的医学伦理,这也是中医法律法规中所渗透和体现的法律价值。
2.实践技能的培养。
中医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开展模拟实战教学,即模拟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或患者暴力袭击医生的场景,针对该情况讲解、演示医生的应对之道;此外,还可以举行模拟法庭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或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审判。通过上述实践过程,让中医学生掌握更多的可实际运用于应对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技能。
3.校园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为培养医学生的法治素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氛围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法治的宣传教育,学校及其各职能部门、专业院系都能做到依法治校,就能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会激发中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法治向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医学生的法治素质。
4.执业阶段的继续培训。
在中医师的执业过程中,其法治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运用。因此,在对中医师的规培过程中也必须重视法治教育,这个阶段应主要采用临床过程中的法治案例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性和运用性。此外,在对中医师的继续教育中也要不断强化其健康法治素质。医疗实践复杂多样,中医师的法治素质培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需要不断更新、创新。这个阶段的法治教育可主要采取法律实务人员作为主讲人的医药法律专题培训形式,更加注重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