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中铃响马帮来

2019-03-02李贵平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马帮茶马古道

李贵平

“前头有一阵杂乱的响声一铃子的叮当声、铁器的铿锵声、喊叫声和牲口踩踏声。那是从城里出来的一队藏族马帮。不久,马帮的主人骑着肩宽体壮、粗毛蓬松的矮种马来了。他们是两个藏族绅士,穿着华丽的红色丝绸衬衫和厚实的上衣,腰间系着彩带,头戴绣金宽边帽。”——这是上世纪40年代初,俄国探险家顾彼德在《被遗忘的王国》中描写的中国马帮:精干、勇敢、华丽、有范儿。但在茶马古道的漫漫征途中,更多的马帮可不是这个样子。他们为了生活艰难跋涉的样子,并不是那么潇洒。

可以说,茶码古道和以往古道的一个区别特征,就是穿越横断山脉向茶叶生产地远征。横断山脉高山河流纵绩,地形险峻,马帮需要更严格的组织,才能完成这漫长而艰辛的远征之路。

从雅安出发到拉萨,全长2000多公里,沿途要渡绳桥15座,铁桥10座,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10余座,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足见路途的艰险。山川大河、风霜雨雪、野兽毒虫、疾病匪患,随时随地都能置马帮于死地。长时间的野外生活,对任何一个赶马人都是严峻的考验。可以说,这群跋涉在穷山恶水中的人,是一群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硬汉。

专业马帮和业余马帮“带头大哥”马锅头

常年在古道上往返的马帮,起到了“高山之舟”的作用。

《茶叶战争》一书中写道:不管是“西路边茶”还是“南路边茶”的运输路线,沿途都是山峦连绵,道路盘折,崖岭重叠,溪河密布,河浪滚滚。如果没有很好的马帮,这些茶叶不会自己跑到藏地去。

马帮队伍主要依靠骡马而非人力来运送货物,并且有专业、业余之分。专业马帮规模较大,有固定的马夫头和路线。這样的马帮拥有少则数百匹,多则上千匹马,专为客商运送大宗的货物。但茶马古道沿途,有横断山脉的绵延大山、有不同的地理气候,再大的马帮、再充裕的骡马都无法一次性全线走完,因此采用了接力赛式的运输机制,各个队伍环环相扣,前赴后继。业余马帮,则多为农闲时为了挣外快,由几个要好的人各自吆喝几匹马结伴,置办好茶、丝、麻、黄蜡、挂面、硫磺等货物,捆扎好马驮,找上可靠的“马锅头”入伙结成一个临时马帮。他们常走短途,往返只需十来天时间。

不论多么漫长的路途,马帮都要一步步走过来。茶马古道上的马帮

孙明经于1939年拍摄的进藏马帮运茶待发的场景。

图为四川省茂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马锅头”何许人?指马帮的带头人、头目,多为男性,他的能力决定贸易的成败。在艰难的路途当中,马帮会面临数不清的危险。首先面对的,便是险峻的道路和变化无常的高山气候,还可能遇上专门抢劫马帮货物的盗贼。这个时候,马锅头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马锅头大多是百里挑一的精壮汉子,会刀枪拳脚;会各民族的言语,懂应变,善组织;还要是照料马匹的行家里手,会为马治病。最重要的是,古代货物没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马锅头在路途行进过程中,要事先搜集货物行情,再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讨价还价,以求获得最大的利润。那时,马帮与客商的往来经营几乎全靠信誉和信用,马锅头一向干脆果断,说到做到。只要预先交付一点定金,就会尽心尽力安排完成运输任务。这已成为他们的铁律。

马锅头往往行在队伍的前头,胯下是最好的头马。头马是精挑细选出的成年大马,额头上戴着金灿灿的马罩儿,正中还镶嵌一面小镜子。阳光映射下,远看十分晃眼,传说有辟邪的作用。头马的身上,还要用红绸装饰一番,脖子下挂一串铃铛儿,走起来铃响叮当,一方面用于震慑野兽,另一方面提醒沿途的村落:我们来了!就装束而言,马锅头还有特别之处:短褂外大多都套了件白色羊皮背心,脑后挂着漆布的凉帽,脚下是一双厚牛皮底的草鞋状凉鞋,鞋帮上大多绣花,还钉着亮晶晶的亮片。据载,以前雅安汉源县的马锅头喜欢在肩膀上扛一只猴子,猴子夜里经常活蹦乱跳,有站岗放哨的作用。当大锅头离开时,马帮由副手二锅头掌握,主要负责马帮内的经济支出,如草料、饮食、住店等核算。

除开像阿九姐这般有财力、有魄力的马帮老大,更多的马帮在混乱的局势之中,学会了组建联盟和成立自卫队。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康巴汉子用过的漆花马鞍。

马帮用过的藏刀

马蹄经年累月踩出的石坑儿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马帮武装自卫队照片

下图为西藏境内的茶马古道。

西藏谚语道:“单村易被盗,孤羊易狼叼。”民国年间,同样善于面对风暴的威州马锅头梁老九,在跟土匪长期较量中总结出一套经验:以往几十匹马的马帮,只有几个人和几杆枪。这样的阵势,遇上土匪抢劫,必败无疑。后来梁老九召集各个马帮开了个“同盟大会”,将十七八家威州马帮联合在一起,组成了规模更大的马帮集团,共同打出个豹子头旗号,同进同出,生死与共。

顾彼德在《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还提到了康巴马帮自卫队:距离村落不远,我们遇见四十来个西藏人,身材高大,裹着羊皮,穿着手工纺织的黄麻长上衣。他们趕着大约六十头骡子,全都驮着很重的驮子,牲口疲惫不堪,身上沾着泥块。他们人人都带着武器,有的扛着老式的毛瑟枪,有的挎着长剑,插在加工粗糙、嵌有银丝装饰的剑鞘里。他们气概威武,肩膀宽阔,走起路来步子很大,表现出山里人从容不迫的气度……书中的康巴汉子横刀立马、英武不凡,现实中的他们同样如此,组成的马队也格外强悍,在茫茫雪域刮起一股强悍的自卫旋风。

康巴马帮自卫队,最擅长使用杈子枪,这种杈子枪是一种具有浓厚藏族特色的重兵器,和藏刀、藏矛被称之为“藏兵三宝”。杈子立于枪管上可用做刺刀,立于地面可成枪架。规模不大的土匪,总是对他们望而生畏。

可以看出,马帮自卫武器从冷兵器逐渐发展为火器,他们自卫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这门古老的生意并不会万古千秋,始终会随着时代的洪流走向衰亡。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修建317国道。而后,如同毛细血管的公路越修越多,越来越多的汽车驰骋在弯曲的公路上,马帮人的身影愈发模糊,直到最终消失在时代的烟幕之中……

猜你喜欢

马帮茶马古道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茶马古道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杉林古道
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茶马古道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