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和AmpC酶的Meta分析
2019-03-02刘成孙宁祝丽晶侯盼飞通信作者
刘成,孙宁,祝丽晶,侯盼飞(通信作者)
1 乳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乳山 264500);2 乳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山东乳山264500);3 涟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涟水 223400)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以其高检出率、高耐药率,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产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的耐药机制[1],而OXA-23、AmpC酶是国内报道最多的酶,为此,我们搜集全国8个省市鲍曼不动杆菌的产OXA-23、AmpC酶情况,并运用Meta分析法分析其耐药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
1.2 检索策略
以“鲍曼氏不动杆菌”和“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OXA-23AmpC”作为检索词,在上述数据库检索,同时辅以文献追溯检索的方法,从有关引文中,查找在上述检索中未包括的相关文献,并手工查阅部分中文期刊。
1.3 文献剔除标准
(1)综述文献;(2)重复报道;(3)菌种不明;(4)菌株数不清;(5)检测方法不可靠或无明确的质控菌株;(6)结果不全或不可靠[2]。
1.4 文献纳入标准
(1)公开发表的论著文献;(2)提供足够的信息(标本搜集时间及来源、检测方法、详实的检测结果);(3)检测方法可靠,符合CLSI。
1.5 统计学处理
对纳入分析的文献,详细登记每篇论文的发表年份、菌株来源、菌株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指标、检测结果等,计算OXA-23、AmpC总体检出率;进一步筛选对同一菌株同时检测OXA-23、AmpC的文献,应用RevMan 4.2软件按Meta分析的要求进行数据整理,计算OR及其95%CI。Meta分析时,首先采用χ2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P>0.05时,可认为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OXA-23、AmpC总检出率
经文献检索,共收集到相关文献85篇,对每篇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对符合标准的37篇文献进行分析,计算得OXA-23、AmpC总体检出率分别为47.25%(525/1 111)、61.29%(304/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3,P=0.7309)。
2.2 Meta分析结果
筛选对同一菌株同时检测OXA-23、AmpC的文献,共15篇[3-17],分布于安徽、北京、广东、江苏、辽宁、上海、浙江、重庆8个省市。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森林图如图1。8个省市441株细菌的OXA-23、AmpC酶总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为1.07,95%CI为0.18~5.20。但各地区产酶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上海、江苏地区菌株以产OXA-23酶为主,浙江、广东、重庆地区菌株则以产AmpC酶为主。
图1 全国8个省市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AmpC酶比较森林图
3 讨论
Meta分析是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多个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提供量化的平均效果回答研究问题,可以对有争议甚至互相矛盾的研究结果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能够给科学研究及实践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在临床治疗及危险因素探讨方面运用较多,但在细菌耐药机制方面的应用还较少。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检出率逐渐升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曾一度被认为是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但耐药率逐年升高,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外排增强。产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机制,国内报道的β-内酰胺酶主要包括OXA、AmpC、PER、TEM、CTX、SHV等,尤以OXA-23、AmpC报道较多,但各地报道的产酶情况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不同地区菌株产OXA-23、AmpC酶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地菌株的主要耐药机制,并为药物开发、临床治疗及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当然,Meta也有自身不足。本研究由于受到资料来源的限制,只收集到部分省市的文献,部分地区菌株数较少,部分报道检测方法不可靠、结果不全,又不得不舍弃,这些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的选择偏倚。此外,出版偏倚、原始文献质量以及未发表的论文都会对结果造成偏倚。我们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严格的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并由两名人员独立进行评价,以尽量减少偏倚。
对筛选到的关于鲍曼不动杆菌产OXA、AmpC酶的37篇文献,OXA-23、AmpC的总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OXA-23、AmpC酶均为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与王辉等[5]对北京、广州地区四家医院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相似。很多菌株中2种酶同时表达,推测两者在耐药中可能还存在协同作用。
对15篇同时检测OXA-23、AmpC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产酶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上海、江苏地区鲍曼不动杆菌OXA-23检出率明显高于AmpC,尤以上海地区OR最高,为841.0000,即OXA-23阳性菌株产生耐药的相对危险度是AmpC阳性的841倍,但由于菌株数太少,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其次为江苏(OR=7.8704);浙江、广东、重庆菌株则以产AmpC酶为主,以广东最高,OR=0.0264,即AmpC阳性耐药的相对危险度是OXA-23阳性的37.88倍(1/0.0264);北京、辽宁、安徽地区OXA-23、AmpC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认为产OXA-23、AmpC酶同为该地区菌株耐药的主要原因。
查阅文献时我们还发现,北京、浙江、安徽、江苏、辽宁地区产TEM型阳性率较高;上海地区产PER型阳性率较高,但均因报道的文献数较少,未纳入Meta分析。同一地区菌株产酶情况基本一致,而不同地区产酶情况差异较大,提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流行菌株。因而,各地在研究耐药机制时要注意检测相应的酶,在临床治疗中要注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在进行诊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耐药菌株播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