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X线设备的放射防护检测
2019-03-02庄伟萍
庄伟萍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3)
医用X线设备对人体进行照射,一方面能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包括杀死相对数量的细胞,使细胞克隆恶变,甚至致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形等,因此必须保证医务人员和受检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1]。
医务人员放射防护的原则包括实践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相结合,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等。我国放射防护工作依据的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现行放射防护标准是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2]。
现阶段医用X线放射防护的检测由各地方的疾控中心每年进行1次的周期检测。然而医用X线设备使用率非常高,故障率也比较高,在维修设备过程中,经常更换X线发生器、高压发生器等,在检修设备过程中,经常检查操作间与设备间之间的连线,这样不可避免地移动设备的线槽等;在患者检查过程中,防辐射门开关频率也很高,导致防辐射门的门把手、电极等部件经常性维修更换;对于X线设备的辅助设备的维修,有时需要对机房进行重新装修和改造等,上述情况都可能导致机房的辐射线泄漏。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医院没有检测设备或者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检测并进行改造,这样给医务人员和行走在机房外面的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3-4]。
基于上述情况,根据相关技术法规,通过详细介绍医用X线设备放射防护检测,并根据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建立相关的设备管理方案,使医学工程人员与医务人员进一步了解放射防护检测的方法、周期性、实践性和重要性等,最大限度降低X线设备的临床运用风险[5]。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检测对象为我院的3台CT、5台DR、2台DSA、3台移动式X线机、1台加速器等X线设备的机房。设备的使用年限为2~10年。
1.2 检测项目与检测设备
X线设备放射防护检测的项目为其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结果。检测周期包括每年的定期检测和维修后检测。每个机房的常规检测部位包括操作位、观察窗5 cm处、控制室与机房之间、防护门外5 cm处、机房与候诊区之间、候诊区、过道、楼上地面5 cm处等地方。根据每次维修点不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重点检测维修设备时更换部分和移动部分,比如防护门门缝、防护门门把手、机房与操作台的线槽连接孔等。检测设备采用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型号为RM2030)[6]。
1.3 检测标准与检测环境
根据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程和规定,对电离辐射源的使用必须将其产生的照射给予适当限制,从而防止发生对健康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将随机性损坏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本研究针对放射防护的安全性,引用的相关标准如下: GB 8279-2001《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标准》;GBZ 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YY 0292.2-1997《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2部分:防护玻璃板;YY 0291.11997《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GBZ/T 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后发[2011]6号《军队卫生监督规定》;[2000]卫防字第109号《军队放射防护监督实施办法》;GBZ 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等[6-7]。
为了保证测试环境的一致以及检测结果的可对比性,X线设备机房放射防护的检测环境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15)%;大气压力为86~106 kPa[8-9]。
1.4 方法
进行检测前,将X线设备调至最大曝光条件,将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的探测主机与探测棒进行连接,开启剂量率仪,在X线设备曝光过程中,整个探测棒在探测区域平行移动,同时观察剂量率仪的读数是否超过国家标准。见图1。
图1 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检测
2 结果
本研究检测对象为14台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CT、DSA、DR等X线设备的机房周围环境,其中CT机房常规检测部位结果见表1,维修处重点检测部位见表2。
表1 CT机房常规测试点辐射水平检测结果(μGy/h)
表2 CT机房维修处测试点辐射水平检测结果(μGy/h)
由检测结果可知,该CT机房的辐射水平基本上符合国家标准,但是随着设备的长期使用,防护门的长期开关,导致防护门处的辐射会渐渐高于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本底;当CT维修排除故障时,会检测控制室与机房的设备连接线,所以控制室与机房线槽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也会偏高,维修防护门后,更换防护门控制器、光幕、门把手时,如果配件没有装好或者更换的配件没有达到防辐射标准时,防护门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也会偏高。
通过测试14台不同类型和不同型号的X线设备周围辐射剂量率,比较各测试点的辐射剂量率,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和设备维修次数的增多,控制室与机房之间、防护门外5 cm处、观察窗铅玻璃连接处等地方辐射剂量率上升较快,设备维修后导致控制室与机房线槽处、防护门门缝、防护门门把手处等地方辐射剂量率也会高于本底。其X线设备各测试点辐射剂量率上升比较见图2,DSA、DR、CT、移动X线机等设备机房周围各测试点平均辐射剂量率上升比较见图3。
图2 X线设备各测试点辐射剂量率上升比较
图3 各类X线设备周围各测试点平均辐射剂量率上升比较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通过对我院各类型不同X线机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定期检查和维修后检查,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不同类型X线机周围辐射剂量率变化有所不同,主要跟X线设备的X线管的曝光剂量和曝光时间有直接关系,其中CT机房的周围辐射剂量率上升比较明显,手术移动X线机和DSA一般用来手术时长时间透视,且在手术时手术门无法无缝关闭,其周围辐射剂量率上升也比较明显,由于DR一般是瞬间曝光,其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变化最小[10]。
几乎全部医院X线设备都是高频率使用设备,且其属于高压设备,一般故障率都比较高,在维修过程中,检测控制室和机房各种电缆布线时,都会移动线槽盖和电缆,这样会使线槽处的铅皮掉落,进而控制室与机房线槽处的辐射剂量率上升都比较明显;X线设备在检测患者中,防护门一天要开关上百次,其故障率也比较高,包括感应器、门把手、机械移动槽等部分也容易损坏,维修后其辐射剂量率上升都比较明显;控制室和机房的操作窗采用铅玻璃隔离,铅玻璃的四周一般采用铁片和玻璃胶固定,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固定铁片的螺丝有可能松动掉落,玻璃胶可能脱落,这样导致铅玻璃有所松动,也导致铅玻璃四周的辐射剂量率提高[11]。
3.2 对策
医院X线设备属于带有辐射风险的医疗设备,为了加强其放射防护的质量控制,及时关注X线设备机房四周的辐射剂量率,可以做到以下4个方面。(1)每年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定期检测X线所有设备机房的放射防护情况,主要包括防护门是否机械磨损、窗铅玻璃四周固定部分是否松动等情况,并检测X线所有设备机房的辐射剂量率并做记录,查看其辐射剂量率是否在国家标准以内[12]。(2)当维修X线设备时,包括更换X线管、更换高压发生器,检测分布电缆等,根据维修情况重点检测移动部分,以确保X线没有泄漏。(3)X线设备机房的防护门属于故障率较高设备,包括门把手、电机、控制电路、光幕等配件,更换门把手时,需购买带有防辐射功能的配件,更换电机、控制单路、光幕时,有破坏墙体的需重新做放射防护,并进行检测。(4)当X线设备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机房改造时,需要将改造设计方案及时上报审批,改造调试完毕后应及时申请竣工验收检测。(5)加强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加强其自我防辐射安全意识[13]。
经过对全院大部分X线设备机房周围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发现X线设备在运用过程中,有些部位的辐射剂量率会缓慢上升,虽然还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但是已超出本底的范围。操作间属于医务人员长期滞留区,防护门外面有很多患者来来往往,包括孕妇、儿童等,偏高的辐射剂量率会给医务人员及患者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及时发现X线设备机房的防护安全问题并及时的改造,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放射防护安全具有重大意义[14]。
目前,医用X线设备放射防护一般还停留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X线设备验收检测和每年定期检测阶段,本次对医用X设备放射防护的检测是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采用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对我院的X线设备机房进行定期和维修后检测,是医用X线设备放射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测时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根据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隐患,进行总结和分析,在临床使用中更应该注意放射防护,能够最大限度减少X线设备临床使用中的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