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藏?有的聊(下)

2019-03-01周汶川

北京纪事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玉文化

周汶川

玉兽面

千年古玉斯文扫地

古玉,自打宋朝起就是文人雅士推崇的古董,商贾官宦一般很少收藏。因为古玉跨越历史最长,型制品种最多,用途寓意最深。不用说,玩古玉最要见识也最要眼力。与一般盆盆罐罐的器物不同,您要是不了解点儿史前文化、商周礼制、春秋人文、秦风汉貌之类的相关史料;要是不懂点儿玉石类别、工艺始源、风俗演变、型纹内涵之类的相关知识,恐怕还真没底气和别人说您是玩古玉的。乾隆爷是最附庸风雅的皇上,他酷爱古玉,敢在上古玉琮上题辞,敢在千年古玉上作诗。可真龙天子也没挡住一时“露怯”,一拍脑门儿把玉琮当成了“花插”。害得纪晓岚大学士顶“犯上之罪”婉言纠正。

如今可不是这样了!大众收藏让古玉斯文扫地。

千年古玉可以在农村“专业化生产”,稀世古玉可以在地摊儿上唾手可得。

什么东西一世俗化,学问、高雅就成了臭狗屎。于是,那些“靠嘴给人家掌眼”的师爷们说了:“哪儿有那么多说道儿,我什么都不用看,一看沁就知道!”

“古玉必看沁”成了当今辨识、鉴定古玉的唯一法则。

一件古玉蕴含的历史信息再多,架不住人家只看沁。自然也就可以满嘴“胡吣”了:什么血沁、土沁、水沁、石灰沁、霜尘沁、薄雾沁、金钉沁、花脸沁、黄香沁,等等。不等您问,听都能听晕了!有人像写论文似的总结出“三十四大沁种”,还有人别出心裁地把“年轻人长青春痘,上年纪长老年斑”的规律按在古玉上,还附图标称:500年长什么沁、1000年长什么沁、3000年长什么沁、5000年长什么沁……您别说,这图文并茂地一忽悠,还真有人“点赞”。

我就纳了闷儿了,这来不来成百上千年的变化是哪位先人帮他做的“观察记录”呢?莫非他能“穿越”?或许他就是传说中的“八千岁”?反过来,人家還告诉您假沁是怎么做的。所谓“血沁”就是把玉缝在狗腿里,过个三年五载再开刀取出来。于是就有了丝丝红沁!听着就血淋淋。您甭细琢磨,不管什么狗血羊血,干了以后还是红色的吗?蒙谁呢?说到造假的各种方法,人家能谈古论今、口若悬河,例举“水煮”“油炸”“提油”等等百年绝技。也搭上一般造假都秘不示人,咱也看不见。光听这些词自个儿只能从早点摊“炸油饼”“煮混沌(馄饨)”中去体会。

说实际的,不管真沁假沁,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沁”是什么?怎么来的?

所谓沁,就是玉质受到酸碱浸蚀经化学反应而再生的其他物质,或是其他物质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对玉质产生了置换。说白了,化学反应是产生沁的重要条件。无论分解还是化合都离不开必要的催化条件:空气、水分、温度、压力、PH值变化,等等。如果这些催化条件不断变化,化学反应就不会停止,所谓沁也就不断变化。古玉所处的条件(无论地质条件还是环境条件)不同,所接触的物质变化不同(如:墓土、葬器、尸腐等),所经历的温度差别、空气浓度、水分质量不同,其分解与化合的状态和物质必然不同。因而,甭说“三十四大沁种”了,就是后面再加两个零,也不足以涵盖这么复杂的化学变化所产生的沁!再往深点说,您看似一样的沁也不见得是相同条件下同一时间产生的。

在这方面造假的人比装懂的人“专业”。笔者看过两处“古玉专业化生产基地”,那里没有“炸玉”的色拉油,也没有做“血沁”的养狗场,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染料倒是品种齐全。人家说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给玉弄点像沁的样儿,上点像沁的色儿不是什么难事!这和家里做饭差不多。”您听听,作假沁都和做饭差不多了,您还看得过来吗?这吃饭的要是和做饭的较劲,还能有好吗?

话还得说回来,既然有的古玉上有沁,“鉴玉看沁”也是鉴别方法之一。您甭管别的只需懂点初中的化学知识,了解点长期缓慢的化学变化与短时间快速反应的化学变化,在肌理、颜色、状态上有什么不同就行了。至于沁的颜色黑点红点,看上去薄点厚点,都不重要。更不用凝神费力地去分什么牛毛沁、蚂蚁脚之类的虚幻形态。

一句话:不管怎么看都得看“相”,而不是看“皮”。因为咱鉴别的是“古”是“玉”,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观其型制,辨其纹饰,察其工法,分其沁色”,是自古以来辨识古玉的正循正道。如果您没有足够的知识,按所说的顺序来,也千万别反过来先看沁。这和看人一样,要是愣咬着“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不是穿的这件衣服!”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顺便提一句,常言道“好玉不沁”是指如果玉质细密,置放条件干燥稳定,千年古玉而无沁是很常见的。遇到这种极品珍藏,那些专门看沁的师爷们恐怕就“晕菜”了。面对光气如新的古玉,客气点的说“不看好”,牛大点的干脆断“不对”,这在当今也是很常见的。其实自古以来,玩玉人就有“沁不破相,色不掩玉;脏沁不入手,残相不入藏”的说法。古玉藏品中无沁上品占多少往往和收藏家的品位、水准成正比。拿出一堆灰头土脸的粗工劣石您就甭和他聊了。那不是“收藏”,是“收脏”。

为喜爱而“收”,为珍惜而“藏”

说来说去,玩收藏玩的是文化;玩古董玩的是知识。收藏品(特别是古董)有个“倒逼功能”,它逼着您琢磨这是干什么用的?哪个年代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了一件爱不释手的玩意儿翻史书、查资料、去博物馆、访发祥地,废寝忘食、反复揣摩、痴心入境、乐此不疲,正是收藏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知道得多了,见识得广了,日积月累把自己玩成个“知识分子”决不是不可能,至少真正能玩收藏的人都不会太俗。所以,早年间古玩店的老板都端着一副不卑不亢的“雅范儿”,送顾客出门自己从不迈出门口,那意思是:我虽然是个开店的,可我“求识不求客”,犯不上巴结您。这点和其他买卖家比还真是个特色。

话还得说头里,所谓收藏您得为喜爱而“收”,为珍惜而“藏”。

要是成天想捡漏儿发财,不是盯着拍卖行拍出了什么东西多少钱,就是看着电视节目去听忽悠价值多少,地摊上淘个东西就盼着是“国宝大漏儿”,心里除了一个“发”字没别的念想儿。一旦到了这份上,甭说琢磨“寻根问源”了,就是别人说个“不对”,您都得跟人家急!明明知道自己心里没底,宁可掏个比这物件儿还贵的价钱也得弄个“鉴定证书”。自己还没“发”呢,先按师爷的估价比例给人家掏一大笔银子。这么玩收藏可就真是玩的“心跳”了。

所谓“古董”早年间称“骨董”,意思是历经年代化腐,唯以内珍存留。

面对百年传承、千年遗存,咱们要怀有敬畏之心。物涵时光,一型一制、一图一文、一斑一锈,无不积蓄深厚的历史信息。哪怕只是古钱一枚,有幸亲自过手也是机缘难得。谈到机缘,听年轻人唱过一句歌词:“你要读懂我的心。”玩收藏也一样,“你要读懂手中物”。交友懂心说出了一个理儿:不能心怀私念;收藏懂物也道出了一个理儿:您别想入非非。收藏确实有价值,但没法标价钱。藏品按价钱一出手,与您的收藏就算断了关系了。把收藏与买卖搅和在一起非“二糊”不可,打着“收藏”的旗号,看别人有件东西卖了一百万元,自己也想寻摸一件弄个一百万元,不打眼儿才怪!不信您试试,哪位师爷要是给您淘来的东西也估了个一百万元的价,您两折卖他,问他收不收?

话说回来,收藏圈里以物易物来丰富藏品,寻缘割让为了不断传承,也是正常之举,无可厚非。这和做古董买卖不是一回事儿。

收藏文化涵养于心

上学时,我们对着课本听历史;玩收藏,我们拿着实物看历史。看得仔细就掌握得全面,看得深入就理解得深刻。全面掌握要引经据典,深刻理解要追根溯源。一個小物件让一位收藏家研究一辈子的事,自古至今就不在少数。

“文化”这词是咱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源于《易经·贲卦》:“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收藏属于文化是因为其中蕴含太多的历史人文。现如今有的电视台把“收藏”归在“理财”栏目,真不知道是哪位少爷少奶奶的创意?

既然“全民收藏”已然成势,咱犯不上拿文化吓人,也犯不上一听文化俩字就怵。说白了,经历本身就是文化。这和念过多少书、上过多少学没太大关系。您要是在哪个类别、哪个专题的收藏中有所建树,能以物说史,以史辨物;观其型而知其源,察其貌而知其意;您肯定就是有文化的人!那些识点皮毛就在收藏圈搅和的掮客,打死也不敢和您比功论剑。

笔者有一位藏友喜爱书画,如今年逾花甲,上学时正赶上闹红卫兵,论学历也就相当于初中文化。此人家境一般,个人藏品也寥寥可数。可人家几十年来不图拥有,到处看画儿学画儿,甚至痴迷到凡书画名人传记必读,凡名人书画册集必看的地步。带着面包泡博物馆,坐着火车硬座访外地画院。如今,谈起魏晋书风、唐宋流派、明四大家、清四大王、扬州八怪、近代名家的风格特色如数家珍。有一回,几位好友把倪瓒、沈周、任伯年、黄山寿、吴昌硕、陈半丁、钱松喦等人的画作遮住名款让他鉴别,人家一一归属,毫无差错!而且能说出创作的大概年代。您说人家有没有文化?您说他不是“大家”谁是“大家”?

擎盘玉人

想起那些个凭着一知半解就在媒体上秀的“专家们”,胃里就不好受;看着全国拍卖齐白石作品的总量已然到了他老人家两辈子画不完的境地,就不知说什么好!

聊了半天,其实就是几句话的事儿:

收藏求真,求的是真知识;

收藏是文化,文化得涵养于心;

收藏是财富,但不能为了财富去收藏;

收藏是乐趣,只有为了乐儿才能体会“趣”。

收藏的境界是自己内心于藏品之外的丰富,只是别人看不见罢了。说白了,收藏是您自己的性情所为,最好不受外界乱象的干扰。

同为华夏子孙,咱们有上下五千年可考可溯的文明史,咱们有无以尽数、人文厚积的历史遗存,这是中华文化承传的天之大幸!也是我们永远探究不完的民族德行与先祖智慧。

笔者祖上的书斋名号是“不知堂”,家父在世时我曾问过“不知”二字何意?原来取于《道德经》老子言:“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以此作为收藏铭训。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还有一句话:“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也。”

玩了收藏才明白自己不知道的多了去了,用文点的话说,未知领域永远大于已知领域。尽管这把年纪还得抓紧学,别让人家笑话咱“有病”。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古玉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古玉”还需今饰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牛 人 荆歌
怎样养护古玉
买古玉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