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麝繁育性状候选基因IGF-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遗传效应研究

2019-03-01郑程莉冯达勇付文龙程建国蒋桂梅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磷酸化多态性位点

郑程莉,竭 航,杨 营,冯达勇,唐 婕,付文龙,程建国,蒋桂梅,周 磊*

(1.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 都江堰 611845;2.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南川 408435;3.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32)

【研究意义】麝香(Moschus)是传统中药的重要成分,主要由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药用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雄性个体分泌,麝香价格高昂,究其原因除了巨大的药用价值和极低的产量外,还与圈养林麝有限的种群数量有关。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林麝的群体数量仍增长缓慢。在生产上,繁殖力是限制麝香基原动物林麝种群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也严重阻碍了麝香产量的提高。现代的统计学证实了动物的产仔数遗传力很低,难以通过表型选择(外形线性评定)来改良[1]。因此,筛选出一些适当的候选基因,从分子水平上寻找调控产仔数的多态性,为林麝选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快速准备有效的提高品系选育效果。【前人研究进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nsulin-hkegrowthfactor-1,IGF-1)是一个调控动物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一个重要生长因子,同时介导生长激素(GH)发挥生物活性,IGF-1基因对动物的繁殖机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主要是借助GH/IGF-1生长轴对生殖系统发挥效应[2]。秦玉梅等(2017)研究发现IGF-1基因与鸡的产蛋性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鸡产蛋性状的分子标记[3]。Echternkamp(2004)研究发现 IGF-1蛋白可增强卵巢的敏感性,降低优势卵泡的抑制性,提高双胎率[4]。Kim.ES等(2009)等对荷斯坦奶牛研究认为IGF-1是双胎的一个潜在的候选基因,IGF-1第二内含子的SNP与双胎率显著相关[5]。M.P Mullen等(2011)研究表明IGF-1中2个SNPs位(IGFliland,IGFli2)和产犊时体况评分显著相关[6]。Wang(2011)研究中国西南十几个品种山羊发现,古兰马羊IGF-1基因微 5′侧翼区多态性与产羔数显著相关(P<0.05),AC 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 AB 和 AA 高[7]。近年来研究表明,反刍动物IGF-1基因突变与产仔率显著相关[8]。【本研究切入点】本研究旨在克隆IGF-1基因全序列,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IGF-1基因在林麝中的多态性,分析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效应,探讨其作为分子标记可能性,【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林麝的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建立林麝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采用林麝共36头,其中1头自然死亡林麝用于肝脏组织取样,选自四川养麝研究所都江堰养麝场;35头林麝用于毛发采集(含毛囊),选自四川养麝研究所马尔康养獐场。采集林麝后腿外侧毛发置于封口袋中,带回实验室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备用。查找、收集和整理马尔康养獐场35头林麝从初产到现在的每胎产仔数据。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PCR仪(型号为TC1000-G),台式高速微量(冷冻型)离心机(型号为D3024R),购自大龙兴创实验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暗箱式三用紫外分析仪(型号为WFH-203B),购自上海米青科实业有限公司;电泳仪(型号为JY300E),垂直电泳槽(型号为JY-SC26+),水平电泳槽(型号为JY-SPAT),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型号为JY04S-3E),购自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

1.3 主要试剂

一管式毛发DNA抽提试剂盒,Master Mix酶, Marker DL2000,核酸燃料,均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其他药品(琼脂糖、Tris、EDTA、硼酸等)为国内分析纯。

1.4 试验方法

1.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取20~30根带毛囊的毛发,取其根部,放入1.5 mL离心管中,加入30 μl Qlysis-H Reagent和1 μl Proteinase K,震荡,56 ℃水浴30 min,100 ℃水浴8 min; 12 000 r/min离心3 min,上清液用于PCR反应;用1 %的琼脂糖凝胶检测DNA;根据所测定的值和所需要的DNA的浓度来确DNA的稀释倍数;然后储存在-20 ℃的冰箱中备用。

1.4.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研究参照GenBank上提交的牛IGF-1基因序列(登录号:X15726.1),通过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 和Oligo7设计林麝IGF-1基因的克隆引物和SSCP引物,送成都擎科梓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信息见表1。

1.4.3 PCR扩增与测序IGF-1基因PCR反应体系(20 μl): 2×Master PC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模板DNA 2 μl,ddH2O:6 μl。IGF-1基因PCR反应条件如下表2。

1.4.4 生物信息学分析 将克隆测序结果用DNAStar、ExPASy-ProtParam tool、ExPASy-ProScale、NetPhos 2.0、SignalP4.0 Server、PSORT、PBIL-IBCP Lyon-Gerland、motif Scan等软件对所得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的基因扩增

用肝脏组织提取出的cDNA为模板,经PCR后取4 μl产物经电泳检测,Marker 为DL2000,用引物P1经PCR扩增获得大小为465 bp的IGF-1基因,如图1中IGF1-(2)所示条带。

2.2 生物信息分析

2.2.1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根据测序得知,林麝IGF-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465 bp,其中包含1个462 bp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这个开放阅读框包含153个氨基酸残基,包含了1个起始密码子GGA和1个终止密码子TAG,预测的分子量大小为17.05 kDa,分子式为C743H1184N214O216S15,等电点为9.40。根据在线软件ExPASy-ProtParam预测结果显示,带负电荷的残基总数(Asp+Glu)为11个,带正电荷的残基总数(Arg+Lys)为22个,这表示这个蛋白可能带正电荷。这个序列不包含任何Trp残基,N端的残基为Met。这个蛋白在体外的活性时间大概为30 h。经过软件计算,这个蛋白的不稳定系数为55.76,这表明这个蛋白在理化性质上是不稳定的。脂肪指数为64.68,亲水性为-0.251,这提示此蛋白亲水性差,脂溶性强。

表1 IGH-1基因的PCR扩增的引物序列Table 1 Sequences of primers used in PCR amplification of IGH-1

表2 IGF-1基因引物PCR扩增程序Table 2 PCR programs for two primer pairs of IGF-1 gene

2.2.2 IGF-1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 由图2所示,用NetPhos 2.0(http://www.cbs.dtu.dk/services/NetPhos/)预测林麝IGF-1氨基酸序列,发现有15个磷酸化位点,分别是9个Ser磷酸化位点、4个Thr磷酸化位点和2个Tyr磷酸化位点。

图1 IGF-1基因PCR扩增图Fig.1 PCR amplified figure of IGF-1 gene

2.2.3 IGF-1蛋白信号肽分析 如图3所示,利用ExPASy的SignalP-4.0程序预测林麝IGF-1蛋白是否含有信号肽。林麝IGF-1蛋白是一个分泌性蛋白,预测的肽段切割位点在第49和50位氨基酸之间。利用在线TMHMM-2.0(http://www.cbs.dtu.dk/ services/TMHMM-2.0/)分析发现 IGF-1不是跨膜蛋白。通过PSORT(http://psort.hgc.jp/)对IGF-1蛋白进行定位,发现65.2 %存在于细胞核中,17.4 %存在于线粒体中,4.3 %存在于囊泡分泌系统中,4.3 %存在于细胞质中,4.3 %存在于细胞外(包括细胞壁), 4.3 %存在于内质网中。

2.2.4 IGF-1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 由图4所示,通过PBIL-IBCP Lyon-Gerland中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软件NPS@中的GOR对IGF-1氨基酸序列进行二级结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氨基酸序列中包含α-螺旋:23.38 %;无规卷曲:70.13 %;延伸片断:6.49 %。

图2 IGF-1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Fig.2 Pediction of phosphorylation sites of IGF-1 protein

S为信号肽预测参考值;C是断裂点预测;Y为两者的校正断裂点综合值图3 IGF-1蛋白的信号肽预测Fig.3 Signal peptide prediction of IGF-1 protein

图4 IGF-1蛋白二级结构预测Fig.4 Prediction of secondary structure of IGF-1 protein

2.2.5 IGF-1保守结构域预测 由图5可以看出,通过motif Scan工具(http://myhits.isb-sib.ch/cgi-bin/motif_scan),对IGF-1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就只有一个保守结构域,IGF-1氨基酸序列52~110位为Insulin(Insulin/IGF/Relaxin)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功能域。

2.3 PCR-SSCP结果检测分析

2.3.1IGF-1基因的PCR-SSCP结果检测 由图6所示,对于IGF-1基因SSCP引物的PCR扩增产物用1 %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目的片段与预期大小相一致,没有非特异性扩增条带,但是引物2条带不清晰,其余6条引物可直接进行SSCP分析。

图5 IGF-1蛋白保守结构域预测Fig.5 Prediction of conserved structure domain of IGF-1 protein

1~7PCR扩增产物;M:DL2000标准分子量图6 林麝IGF-1 基因PCR产物(1 %)Fig.6 PCR product of IGF-1 in Moschus berezovskii(1 %)

图7 林麝IGF-1 扩增片段的SSCP分析Fig.7 SSCP analysis of PCR amplification of IGF-1 in Moschus berezovskii

由图7所示,对引物扩增的PCR产物进行SSCP分析,引物扩增片段用10 %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检测,发现扩增片段没有特异性条带。

2.3.2IGF-1基因引物的测序结果 为证明SSCP扩增结果,选择引物6进行扩增,得到35个毛发样品的PCR产物,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发现6个PCR产物的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多态性(图8)。

3 小 结

IGF-1作为IGFs家族的重要成员,在促进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和分化、胚胎发育及代谢调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9]。目前,国内外对IGF-1受体的相关研究已大量开展,但对于林麝这种高原动物IGF-1基因相关基础研究尚属空白。林麝种群数量的缓慢增长严重制约了其产物麝香产量的提高。IGF-1基因突变与产仔率显著相关,研究林麝IGF-1分子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其序列中多态位点,对建立林麝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图8 林麝IGF-1基因序列比较Fig.8 Sequence comparison of IGF-1 gene in Moschus berezovskii

4 讨 论

4.1 结构与功能

本研究利用生物学相关软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其中IGF-1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在153个氨基酸残基中,IGF-1蛋白拥有15个磷酸化位点,但以丝氨酸为主,说明高含量的磷酸化位点能够增加该蛋白的活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林麝IGF-1蛋白是一个分泌性蛋白,并且拥有Insulin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功能域,预测的肽段切割位点在第49和50位氨基酸之间,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提示IGF-1作为胞内核受体,通过增加蛋白活力,以引起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作用于一系列信号通路,导致细胞核发生生理生化反应。有研究提示IGF-1蛋白的遗传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10]。

4.2 多态性分析

本试验设计的IGF-1基因的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均为300 bp左右,引物扩增片段用10 %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检测,发现扩增片段没有特异性条带。为证明PCR-SSCP扩增结果,选择其中一条引物对所得的毛发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发现所有PCR产物的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多态性。研究表明不能选择IGF-1基因作为林麝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的材料取自四川养麝研究所马尔康养獐场。为响应国务院“变野生动植物为家养家种”的政策方针,该场于1958年建立,在建立之初,从野外逮捕林麝进行科学研究,在养殖到一定时期,停止从野外抓捕林麝进行驯养。据统计,在1992年,场内养殖林麝数量仅为142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长达20多年的封闭繁育状态,导致其遗传漂变缺失。

因此,在对林麝毛发进行多态性检测时,未能检测出IGF-1基因的多态位点,究其原因,应该与群体内部近亲繁殖有密切关系。虽未能检出IGF-1基因的多态位点,不能对其产仔性能进行标记选育,但是为林麝产香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选育提供了基本思路。

猜你喜欢

磷酸化多态性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多组元置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二项式通项公式在遗传学计算中的运用*
马铃薯cpDNA/mtDNA多态性的多重PCR检测
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验证及其STR遗传多态性
MAPK抑制因子对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核转位的影响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精子发生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及功能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