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育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原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9-03-01,
,
(1.江山市畜牧兽医局 ,浙江 江山 324100; 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浙江省萧山区某生猪养殖场,存栏基础母猪2000头,一段时间该场保育猪和育肥猪死亡不断,多呈明显PRDC临床症状,其主要症状有:皮肤发红,发烧,有的消瘦,被毛凌乱,呼吸困难,咳嗽。发病猪从45日龄到120日龄不等。其平均死亡率保育猪为18.5%,育肥猪7.4%。根统计,呈急性死亡的猪占4成,呈慢性发病,逐渐消瘦,最终死亡的病例占6成。发病持续长达半年之久,期间用过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磺胺氯达嗪钠粉,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黄芪多糖等多种药物,均没有达到根治的效果。但一停药,很快再次发病,损失较为严重。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病料 取自不同临床症状和不同日龄的发病猪,扑杀后进行剖检采样,共剖检保育猪4头,育肥猪4头。
1.1.2药敏试纸 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规格:直径6 mm,执行标准:WS/T125-1999。
1.2方法
1.2.1细菌分离、纯化与鉴定 8头剖检猪无菌取深层组织接种在TSA培养基中分区划线,放置于温度37 ℃培养箱培养30 h后取出,用无菌的接种环挑去不同菌落,进行革蓝氏染色,镜检,根据镜检结果挑取单独菌落进行传代培养、纯化并进行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1.2.2病原检测 采集剖检猪的肺脏,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进行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毒以及猪圆环病毒检测。
1.2.3防治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该猪场长期处于混合感染状态,其主要病毒性病原有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主要细菌性病原包括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针对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如下整改:
(1)采用以疫苗免疫为主,药物保健及治疗为辅的双管齐下措施。
(2)疫苗预防措施:按表1和表2的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对仔猪及种猪,注重做好圆环和链球菌灭活疫苗的免疫;使保育猪及时产生针对性抗体,对肥猪,应做好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的免疫。
(3)药物保健及治疗:仔猪断奶转群时,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及葡萄糖进行保健,对于正在发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或者巴氏杆菌病)出现临床症状(如腿跛行、关节肿大、皮肤苍白、被毛凌乱、消瘦、咳嗽等)的仔猪,使用头孢或阿莫西林针剂进行治疗,同群仔猪用药物保健7~10 d。
(4)育肥猪75 kg左右进行一次药物保健。使用500 g/t氟苯尼考+1000 g/t替米考星或1000 g/t磺胺类+1000 g/t恩诺沙星或800 g/t泰万菌素+500 g/t氟苯尼考拌料,轮换用药,连续饲喂7 d。
(5)做好各项消毒措施,包括猪舍内外环境,废弃物,人员进出,病死猪以及手术床的消毒。
2 结果
2.1剖检病变 共剖检发病保育猪4头,育肥猪4头,保育猪主要病变为:心包积液,绒毛心,肺脏粘连(图1)。
表1 仔猪推荐免疫程序
表2 种猪推荐免疫程序
图1 主要剖检病变A:猪肺表面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 B:心脏表面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
2.2细菌分离形态 8头剖检猪分别无菌取深层组织接种在TSA(5%无支原体新生牛血清+1%NAD)上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8头猪一共分离出可疑菌落14株(保育6株,育肥8株),将挑取的可疑菌落进一步纯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图2)和生化鉴定。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分别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散在或成双存在(图2A); 革兰氏阳性球菌, 单个或成对(图2B);革兰氏阴性长杆菌(图2C)。
图2 可疑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A: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散在或成双存在; B:革兰氏阳性单个或成对球菌; C:革兰氏阴性长杆菌
2.3细菌生化鉴定结果 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结果:保育猪1、3号样本各1株病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2、4号样本各2株病原,分别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链球菌。育肥猪1号样本2株病原,分别为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2号样本3株病原,分别为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3号样本2株病原,分别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链球菌;4号样本1株病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最终共分离到三种细菌,分别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
2.4药敏结果 对三种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3至表5。
药敏结果显示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是克林霉素、头孢曲松、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猪链球菌较为敏感的药物是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拉定(Ⅵ)和恩诺沙星;对副猪嗜血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是头孢曲松、头孢拉定(Ⅵ) 、氨苄青霉素以及强力霉素。
2.5病毒性病原检测结果 病毒性病原检测结果见表6。
表3 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注:“-”表示没有抑菌圈
表4 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表5 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由表6显示,剖检的8头猪圆环全阳,猪瘟和伪狂犬全为阴性,保育和育肥分别有2头和3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阳性。说明该猪场存在圆环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存在。
2.6转归情况 根据药敏试验,采用敏感药物防治,经过3个月方案的实施,保育和育肥猪死亡率和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保育猪死亡率从18.5%下降到5.6%,育肥猪死亡率从原来的7.4%下降到2%。
3 讨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场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病,有时呈亚临床感染,有时可引起大规模爆发[1]。现已知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有15种血清型,其中血清1~12型以及15型被称为生物Ⅰ型,而13和14型被称为生物Ⅱ型[2-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普遍存在,Marcelo Gottschalk等[4]检测了2011-2014年加拿大地区134份来自发病猪的APP菌株的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和血清型7比例较高,分别为39%和37%。在我国,逯忠新等[5]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华中地区的1470份猪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以及血清型分型鉴定,结果平均抗体阳性率为20%,血清型主要为1、3、7型。临床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通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刁有祥[6]应用PCR方法对从山东省地区采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和临床健康猪病料进行圆环2型和蓝耳病毒检测,结果发现在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病料中圆环2型阳性率高达67.5%,蓝耳病毒性率高达40%,而健康对照圆环2型和蓝耳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8%和9.6%,明显低于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肺脏相应的检出率,说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可能与圆环2型和蓝耳病毒的感染和共感染有关。本案例通过检测,发现猪场存在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以及猪圆环病毒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上述病原相互作用,造成了保育猪和育肥猪群的猪呼吸道综合征。
临床上目前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多采用抗生素或疫苗。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措施,均不能从猪的扁桃体中彻底清除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但H.Wyns等[8]通过实验发现通过检测APP感染猪的炎性细胞因子可用于评估药物、疫苗佐剂及疫苗的免疫调节性能。由于近年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的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减弱。比如Michele Vanni等[9]发现从1994年到2009年,意大利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喹肟、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和替米考星的耐药性成明显上升趋势,且像四环素类,头孢类等药物耐药性也逐渐增强。因此,预防该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是应用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谭武贵等[10]就通过敏感药物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呼吸道混合感染。本案例通过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和保健药物的筛选和用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已有很多商品化疫苗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包括活疫苗,灭活苗,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苗[11]。逯忠新等[12]以国内多发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强毒株制成油佐剂灭活苗,经强毒攻毒效力试验试验表明保护率达到90%以上。
本案例通过检测发现该猪场为多病原混合感染,一方面通过分离株的药敏试验,确定细菌性感染的敏感药物,第一时间控制细菌病,另一方面调整免疫程序,增加主要病原菌的疫苗免疫,在病毒病如蓝耳和圆环上,采用加强和优化免疫的方法,再加上严格的消毒措施,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三个月时间,将保育和育肥的死亡率降低到优良水平。这得益于快速准确的诊断以及实验室敏感药物的筛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