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问题与对策

2019-02-28庄忆云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管措施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

庄忆云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但存在监管缺位、网络金融虚拟化等风险问题,亟须我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文章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结合理论与实证数据,集中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风险问题,重点讨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的监管问题。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提出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监管措施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革新就是信息技术及其衍生出的互联网技术,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从这一领域进一步衍生出来的电子商务等等规模化应用范围,极大拓宽了现有的商业发展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今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技术。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技术极大依靠了我国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边界得到了极为有效的快速扩展。相比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即时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甚至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功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大胆断定,短期内我国将进入全面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不仅仅依靠于而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的互联网业态进行解读,全面把握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增速。

1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制定的法律规范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法律制度在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约束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颁布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总共为五部,不足以支撑起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制度也有缺失,在实际的经济行为中对公约的履行情况欠佳。

其次,互联网金融因为其业务同时分部在互联网和金融两个不同的领域,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业务边界模糊的行业特点游走在发了边缘,甚至实施违法的经济行为。

最后,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和技术隐患。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我们的经济生活提供方便,但是由于其对用户信息的管理、信用审核、管理评估等方面都是基于后端的网络平台进行维护和处理,所以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有所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包含市场监管不明确引起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信息进行诈骗或者对个人信用造成的风险,因为法律不够完善对交易者信息保护等方面造成的法律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因其本身网络技术安全性不够而引起的技术信息泄露风险。

1.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分类监管造成多头监管。依据分类监管之原则,我国互联网的支付业务是由人民银行负责进行监管的;网络借贷、网络信托业务以及网络消费金融业务等则由银监会加以监管;众筹融资以及互联网基金业务监管则是由证监会加以负责的;还有互联网保险则是保监会加以监管的。二是监管立法过于滞后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等不良事件多次发生。自从2007年我国产生了首家P2P网贷公司至2014年,这类企业的发展始终处在没有准入门槛、行业规则和监管举措的状态之下,监管立法大大落后于本行业的发展进程。监管立法落后所造成的直接结果为监管的套利。监管的套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行业的极大发展,但是也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大量出现,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的持续强化,而且还会对监管层以后监管举措的选择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尽管国家曾经提出P2P平台不能办资金池,但是没有制定出具体的监管处罚条例,造成诸多P2P选择铤而走险,进而产生由于难以兑付而产生倒闭现象。据统计,从2015年以来,全国每月所倒闭的金融平台至少有100个。2016年全年我国已经有500多家网贷平台产生了停业甚至跑路等问题,从而对互联网金融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三是互联网金融业的自律监管还没有切实建立起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是从十年前开始发展起来的,但一直到2016年3月,我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才宣告成立,而且互聯网金融业的自律监管体系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对科学与规范本行业的发展还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2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完善法律法规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应该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相关部门要尽可能的提高管理制度的法律级别,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出台相关政策加以管理,并定期进行改进和完善,保证可以构建一个全面的、健全的法律体系。与此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对规范存在的空白和缺陷给予有效的填补,最大限度地促使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2.2 加强风险防范

不断完善评级服务市场,同时强化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致力打造一个健全的信用社会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户资信审核的准确度,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处理存在的不对称信息。与此同时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适当对相关群体进行教育和指导,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其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一旦发现存在宣传虚假信息行为必须要予以严厉打击,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出现非法集资、违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现象。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必须要适当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才能使得互联网金融的整个操作流程变得更加规范,以致于确保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的有序进行。

2.3 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信用基础

线上客户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象,在法律法规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下,我国金融体系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客户个人信用体系,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信用基础。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商业银行自身情况,依托现有硬件条件,借助强大技术手段,建立、推动、发展个人信用系统,并找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分析系统内的数据,而不是将客户冷冰冰的历史记录全盘拖出,实时准确了解掌握客户个人信用度;加强与公安部门合作,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环境管理,提高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使得信用状况不好的人无所遁形。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行研究,归纳评价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现状,并通过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提出了针对于我国的监管建议。总之,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又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合理经验的基础上开辟出适合我国的监管道路,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坚持创新与监管并行,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瑞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6.

[2]徐征.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对策探微[J/OL].财会月刊,2017,(23):41-45(2017-08-04).

猜你喜欢

监管措施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