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化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

2019-02-28杨舜伊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初探精品课程

摘要:本文从课程建设必要性、课程建设基础、课程建设内容、课程建设效果等方面,对高职《化工原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进行初探,进一步提高高职课程的建设水平,力争建设成为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课程。

关键词:化工原理;精品课程;高职;初探

前言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而《化工原理》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我校校级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对课程不断进行建设与改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建设建设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本文就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进行探索。

1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群主要是化工企业中的化工生产操作岗位群、化工产品检验岗位群、化工设备维修岗位群。因此,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上各岗位群主要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在某一主要岗位具有突出能力,做到“多岗通、一岗精”。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针对化工生产操作和化工设备维修岗位群,与化工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化工原理》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化工工艺操作及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并且能够对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具备高级化工总控工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该课程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重要课程[1]。

2 课程建设基础

2.1 师资队伍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8人。专职教师4名,占50%,其中6人均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人;兼职教师4人,占50%。教学团队中教师分别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大连大学的化学化工等专业,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外缘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交叉和渗透,可实现优势互补。

《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创建优质课程作为教改目标,近五年来在教学改革、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五年教学团队成员公开发表教学主要科研论文12篇,参与教学研究课题5项。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技术开发和科研项目数次。

2.2 实习实训条件

2.2.1 校内实训基地

对与《化工原理》这门课程,校内具有融教学、实训、科研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分别有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管路拆装实训室和化工仿真实训室,其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有7套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设备,化工管路拆装实训室共有4套化工管路拆装实训设备,化工仿真实训室共有18个模块的化工生产实习仿真系统和PVC生产实习仿真系统。

2.2.2 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依托于昆钢企业“校企一体”的优势,先后与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师宗焦化厂、昆明制气厂)、昆钢技术中心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实践需要,充分利用各实训基地的资源开展认知实习、跟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昆钢技术中心,还可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习基地利用率较高。

2.3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条件

2.3.1 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校级精品课程申报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学院网站教学平台,学生能够实现在线学习,参加学习讨论,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满足学生开放性学习和教师备课查阅资料需要,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通过使用校园通,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还能够在平台上学习微课程。

2.3.2 硬件条件

目前,学院建有100M宽带网,校内网节点数超过80个,实现了校区间的互联,在Internet环境下建立了学院网站和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登录到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学习。学院还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为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提供了平台,学校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及服务,为拓展学生知识面,校图书馆采购相关的图书资料一万余册,并建成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丰富、便捷的高质量的网上学习资源。

2.4 课程教学资源

该课程通过前期的建设,初步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课件和课程教学標准;开发了教材配套的部分实训项目;编制了实训指导书;编制了课程习题集和试题库;收集了部分动画和图片素材。

3 课程建设内容

3.1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

我们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立足于职业能力分析来构建新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以化工产品生产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按照工作流程解构、重构、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教学情境与企业工作相一致,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资格标准相一致,学习任务与企业工作任务相一致。

3.2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高难度和高水平的教学工作,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师团队。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而且必须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更要求教师具有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面对现状,应该积极开展多层面,多方位的师资锻炼和培训。

3.3 建成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

为了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动画、微视频等课程教学资源,我校创建了校园通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精品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网络平台搭建后,所有教学资源都会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3.4 深入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3.5 新建或扩建校内实训基地,开发和完善实训项目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实习实训条件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训项目。

4 建设预期效果

通过以培养和深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引入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及国内外相关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深教学改革的力度,实现我校的《化工原理》教学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社会生产实践接轨,力争该门课程通过两年的建设,在昆明及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同类学校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美娟,张浩勤.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第三版.

作者简介:杨舜伊(1985-),男,湖南怀化人,就职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化工专业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初探精品课程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