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及创新
2019-02-28肖晓霞
肖晓霞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下,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与先导性的商贸流通业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出现,有利于为我国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同时互联网+时代,也迫使商贸流通业要思考创新发展。由于我国城乡商贸企业建设以来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城乡商贸流通业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城乡商贸流通业创新程度偏低等因素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效果一般。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业;创新研究
1、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率的迅速提升
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有关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经济就可以增长1.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世界水平,经过五年的努力,截止到2017年初,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为57.35%,其中有十个省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提升城镇化率有利于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同省市的城镇化率存在差异,例如,2016年城镇化率最高的是上海87.6%,第二是北京86.5%,第三是天津82.93%,广东是排第四69.2%。
(二)城乡居民收入
从收入结构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得多。从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201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因此,化解城乡之间收入结构失衡,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的首要问题,从而继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2、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商贸企业服务品牌发展滞后
近年来,国家及政府对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给予了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这对于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可以从国内商标申请量、商标注册量来考察。国内商标的申请量和注册量可以体现商贸流通业在国内的品牌现状。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得到我国商贸流通业国内申请量与注册量,同时还列出我国服务业、制造业国内商标的申请量、注册量。
(二)经济发展到了创新驱动阶段
商贸流通业与国民经济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
在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投入主要通过劳动、土地、资本的增加,从而促进总量的增长,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此阶段,商贸流通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来促进规模的扩张,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协调程度偏低。
在效率驱动阶段,经济发展除了量的增长外,还表现质的变化,例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效率的提升、消费模式的改变。在此阶段,商贸流通业通过建立网站、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四个流的融合,就是信息流、商流、物流以及资金流四个流的融合,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这一阶段,商贸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积极协调发展。
3、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创新路径探讨
(一)由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农业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为推动力,这样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系,包括粮食产品、生态产业、农业文化产业和农业服务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满足城乡市场需求;二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实现这两个目标,就要打破原来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施现代化的产业供应链,延伸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产业链条,用专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任何产业都离不开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连接着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体现在专业化分工的产业供应链上,现代化农业只有通过商贸流通业才能实现其价值的转移。
(二)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对策
为了加强商贸流通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商贸流通业要加强品牌建设。首先,政府要提升对城乡商贸流通业服务功能,培养商贸流通业树立品牌经营理念。在城乡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上,政府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加大品牌资金建设的投入和邀请当地知名商贸流通业作经验宣传,扶持商贸流通业创建自主品牌。商贸流通业为了日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品牌经营理念,同时加大技术资源的植入和创新积极创建自主品牌。其次,商贸流通业要根据自身行业不同采取相应的品牌建设模式。其一,工商联动模式。一般情况下,批发业、零售业等商贸流通业在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主要从商品的价格、品质以及消费便利性等入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批发业和零售业的商贸流通业在品牌建设方面采用工商联动模式,使得供应商、制造商和商贸流通业积极参与,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其二,内外联动模式。典当行、拍卖行的商贸流通业可以采取内外联动模式,此类行业提供的是专业化的服务,其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从服务沟通入手,在品牌关系方面注重消费者、员工关系,在品牌接触点管理中主要强调核心服务的加强,而且主要通过广告及员工等进行品牌沟通。其三,新旧联动模式。这种模式用于住宿业和餐饮业,此类型商贸流通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可以从价格与环境着手,注意品牌定位,在一方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之时,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商贸流通业尽可能提供与消费者品牌期望一致的服务。
(三)产学研助力商贸流通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提高信息水平
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和提高信息水平可以帮助商贸流通业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市场周转效率,启示产学研三方面机构应加大商贸流通业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物流体系构建,同时商贸流通业自身也要加强技术研发支出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邮政通信业是连接城镇和乡村的核心,可以深度开发邮政通信业的服务功能,以实现即时通讯和高效传递的效果。物流企业应致力研发运输保鲜技术的创新和物流运输路線的优化;科研院校应致力于物流管理、商贸人才培养。同时,产学研机构加强与商贸流通业的互动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我国政府支持和重视商贸流通业连锁经营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的连锁经营发展,在2005年的时候,国家商务部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鼓励乡村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价格混乱、市场组织程度低、采购难的问题;通过城镇连锁经营起到示范作用,实现农村地区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扩大内需。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创新途径如下:首先,建立连锁经营网点;其次,根据城乡各自情况建立不同的商贸流通连锁形态;最后,做好乡村连锁经营网点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平.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20)
[2]陈文刚.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培养发展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3]李浩等.新型镇化背景下县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