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农业信息化创业的龙江环境
2019-02-28邸胜男杨泽宇刘洋
邸胜男 杨泽宇 刘洋
摘要:创新创业是现在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农业信息化进行创新是符合现代创业的需求,黑龙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现代农业信息化创业的龙江环境,希望我研究农业信息化创业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代农业信息化;创业;龙江环境
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农业不仅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便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与根本。加强农业科技的发展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种植产量的有效举措。
1农业信息化对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
1.1信息化促使农民改变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
传统观念的改变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过去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出现供大于求。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使农业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
1.2信息化能够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效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农民能够利用互联网推销农产品,通过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使生产和销售成本得以降低,增加了农民收入。
1.3信息化能够促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
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的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实现农业生產经营、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过程。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利用电视、电话、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搜集各类农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农业知识和各种信息,具体指导选种育种、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综合栽培控制等。
1.4信息化能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实施“主辅换位”战略,促使农产品过腹增值。另一方面,农民在把握农产品需求信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本地的种、养资源优势,加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装、保鲜、贮藏档次。
1.5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资源信息的共享,降低成本,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化在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能够快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
2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农业发展的实际举措分析
2.1强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强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是实现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产业化的转化。其次科技管理制度的优化也是对技术革新、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等问题的有效推动。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首先改变传统科技的管理模式,加大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相比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局限性与滞后性,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科技管理能力,继而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2.2加快科研成果向农业成果转换
科研科技项目的发展与落实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通过科技项目的开展与落实,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打通实验室的科学成果到应用单位到农民的“最后一公里”。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继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先进生产力。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也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例如国家通过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转化,来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让我们的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这一方面是我国强大科研力量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我国重视农业科技发展的象征。总体而言,加强科技项目的发展与落实,是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然保障,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必要前提。
2.3加强专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团队的建设,更是以大批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保障。只有先进人才的投入才能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了实现农业科技团队的高效建设,首先应加强对相关人才的教育投资,注重具备专业性,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以此为基础,就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打下人才基础。其次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高端科研人员对于创新团队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才引进的背后是学识的引进,经验的引进与技术的引进,这对于创新团队未来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最后便是加强激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通过对创业环境的优化,激发现有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与工作激情,以此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的发展基础上还需制定一定的奖励制度,例如专业技术入股与创新成果分红等,这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都大有裨益。也可以有效地激励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到农业科技创新的洪流之中,致力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3农业信息化促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1.推进网络延伸,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在全面建成开通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网络延伸入村工程。通过光纤或电话线接入互联网,并全部注册成为“一站通”用户。充分利用“三电合一”(电视、电脑、电话)科技下乡等形式,实现媒体联动,使网络信息多渠道进村入户,努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效果。
2.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通过一些网络、农业电视信息节目、黑龙江日报发布农村经济信息,以及手机信息服务等全方位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建立专家咨询系统,开展网上专家咨询服务,解决农民疑难问题。组织专家座谈,发布市场预测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2016年生猪产业“互联网+”回顾与2017年展望[J].于莹,魏刚.中国猪业.2017(02)
[2]把握互联网时代机遇打造现代银行升级版——访中国工商银行首席信息官林晓轩[J].吴蔚.中国城市金融.2014(10)
[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探索性研究[J].李秋蓉.农业经济.2017(02)
[4]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J].青草.农业工程技术. 2015(33)
[5]“互联网+农业”的途径与推进策略[J].郭红东.中国合作经济. 2018(06)
[6]警惕“互联网+”潮流下的农产品“互联网枷”[J].陈方永.中国果业信息.2017(09)
[7]“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冯刚,戚振兴. 商场现代化. 2016(30)
[8]农业新趋势:“互联网+农业”方兴未艾[J].本刊编辑部.植物医生.2016(12)
[9]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J].白冰洁,高美玲.南方农业. 2016(24)
[10]互联网金融热潮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影响分析[J].黎乐陶. 现代经济信息.2016(22)
项目类别: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富裕农业互联网联众公司
项目编号:20181329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