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探究

2019-02-28张鸿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中职生班级

张鸿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合,良好的班级制度不仅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级自主管理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中职生的年龄特征,使班级管理有弹性有规律性可循。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1]。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自律能力。而班级自主管理强调的是班级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模式。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以及社会化的发展,中职生正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他们渴望的得到他人的认可,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以及他人的评价。并会为了维护自我形象进行抗争。而中职生又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参差补齐,自律性差异也很大。因此他们的差异性会对班级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而班级自主管理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能力的提升。

一、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主要内容

(1)民主选举班委

班委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班级的主要负责人。班委的责任心以及做事的风格态度直接决定了班级的风气与学习氛围。在班级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不是班主任,而是班委,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信赖感。因此,班主任主要制定好规则即班级纪律,以及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班委执行即可。一方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班委在学生群体的威信度。

而哪些人能够担任班委,班委的产生机制是什么,在以往的管理模式种都是班主任一锤定音的,这样选出的班委,同学们不一定就信服。因此怎选出师生共同满意的班委呢。通过民主选举可以达到。民主选举前夕,班主任应该观察同学们的表现情况,做到心里有数,那些同学有潜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随后,在竞选时,讲明选举规则,讲清楚班委应该具有哪些条件,每个班委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职责,对同学们选举前有一个很好的倾向性的引导。通过这种方式选出的班委,能令师生双方都满意。一方面,班委是学生通过投票选出来的,同学们较为信服;另一方面,可以达到班主任理想的标准。

(2)班委自主管理班级

民主选出班委后,便进入了重要的民主管理阶段。班主任主要起到引导和领导作用,班委主要出于制定决策和实施地位。小到班级纪律的实施,大到活动的策划。班主任都交由班委进行商议和策划。班长统领班级全局,分配任务,解决问题。遇到难题向班主任请教。这让的管理方式,可以让班委占领主动权,班委们不得不从班级的利益出发,做出决策。班委相比较于班主任一方面更加了解班级同学之间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能站在同龄人的角度更加了解班级同学之间的需求,更能做出令班级同学之间满意的决策。

(3)制定并评估班级计划

由班主任引导,班委相互合作,制定班级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如,生活自主管理计划、安全自主管理计划、学习自主管理计划。每月由班主任进行评估完成度以及完成质量。及时进行反馈并不断地修改管理方案。

二、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与性不高,时效性不强

作为班主任,通过观察发现,同学的参与意识并不太高。自主管理几乎成了班委自主管理。班委积极的策划、规划,鼓励大家执行,但是效果不明显。如,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培养自律意识,班级实施无手机课堂方案。前期班委积极制定方案,买手机袋,每个手机袋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上课前纪律委员站在讲台上等待大家轮流上交。实施前几天大家很有次序的上交,实施几天后,部分学生就开始找手机未带等理由拒绝上交,或者有的学生带两个手机到课堂上,只上交一个手机。如,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感,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班会,班委积极策划,鼓励大家出节目。实施的前两次,学生们积极性还很高,第三次的时候几乎要分小组强制要求出节目,再往后,节目几乎只剩班委凑人数了。

(2)存在年纪差异

通过与其他年级班主任交流发现,中职生自主班级管理间存在年级差异。一年级学生,积极性较高,纪律意识较强,愿意改变和尝试新的管理方法。因为一年级时,同学们之间还存在陌生感,对学校新的事物还有新鲜感,积极性较高。二年级的时候,同学们之间陌生感逐渐消失,同学们之间彼此了解,矛盾也开始慢慢展现,义气相投的小团体逐步出现并稳固,参与活动等都以一个小团体的形式出现,违纪等行为也会一个团体的出现。班级自主管理开始出现困难。三年级的时候,他们面临着毕业或者升学,他们开始考虑未来,自律性开始增强,开始有自己的规划与计划。当然也更了解学校以及班级的规章制度,愿意去遵循班级的规定。因为,离别指日可见,他们会更加珍惜学校时光。同学们之间的矛盾也随着离别将近慢慢的淡化。班級凝聚力反而增强。

三、对策

(1)不断的调整与改变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变。因为任何规定、管理标准以及程序都是一般性的,并且人与人之间也是存在差异性的,统一的规定与方案不可能是完全适应的。因此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地观察并善于总结经验,并作出不断地调整与改变。让学生去适应班级,让管理方式不断的去迎合学生的年纪以及年级差异,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2)增加惩罚和奖励机制

惩罚和奖励都可以有效的规范学生的行为。中职生正处于叛逆期,没有奖励和惩罚机制做约束很难使其做出改变。如,实施操行学分制度,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如果在校期间行为不当就扣除相应的操行分数。如果表现优异就增加操行分数。让学生之间形成目标,看到行为的当或者不当所带来的变化,强化其行为意识。

参考文献

[1]ZIM M E R M A N B J.Self-regulating academ ic learning and achievem ent:The em 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E ducational Psyehol- ogy R eview ,1990 ,2(2 ) :173 —20 1.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中职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试析如何让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不称心的新班级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