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混合教学的应用实践
2019-02-28朱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的模式。混合教学法是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但是,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混合教学还没有被全面的普及。要想让混合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就应该提升相关教育人员对混合教学的了解,从而促进混合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混合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
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计算机教学需求,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方式正在面临改革的压力,而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量。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在这样的要求之下,运用混合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混合教学的具体概念
混合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与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在采用混合教学这种方式教学时,教师主要处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1]。
混合教学在将两种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之上,通过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探索的平台,从而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混合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方法。
二、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中,多是教师作为教学课堂上的主体,把教材当做是全部的教学内容,而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位置,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即使是到了今天,仍旧存在部分高校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忽略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之下,计算机的教学不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打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计算机是非常具有探索价值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对计算机的知识加以了解,同时通过研究和思考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办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教师是教学课堂上的主体,课堂上的教学节奏都由教师决定,最终导致课堂的氛围过于枯燥,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學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与此同时,也会限制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间的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堂上大多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关于计算机的内容,而学生多是扮演听众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和沟通,学生没有一个可以讨论和思考的互动平台,因而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而不注重对知识的扩展,更多的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即便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很好,但是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的思维会被限制在教材里,不利于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不能满足于当代的教学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技术也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因此,在高校中注重计算机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3]。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促进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混合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能更顺利地运用混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过程按时期分为教学前期、教学中期和教学后期三个主要阶段。
(一)教学前期阶段
在教学前期阶段,主要有课前的分析和预习两个内容。对于课前的分析,主要是对参加计算机课程的学生以及教学环境进行分析[4]。在高校中,计算机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比较统一,参加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年级,他们的年龄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而且学习的人数较多,所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教师在课前要明确教学的环境,主要包括上课的地点、考试的分值、考核的方式等等。
为了能让计算机教学有效地进行,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将授课内容通过电子文档、PPT或者视频等方式发放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学习内容提前进行了解,也可以在预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以便在课上一起探讨。同时,教师也要建立教学目标,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
(二)教学中期阶段
教学中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5]。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混合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把当面教学的传统方式与在线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堂设计。教师在实施混合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把自己当做是学生们的辅导者,让学生们站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位置,充分挖掘他们身上存在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授给学生,然后针对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的疑问进行讨论和总结。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计算机相关的问题,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问题进行大胆的讨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解,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辅导。
(三)教学后期阶段
在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不能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掌握。所以,为了对计算机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资源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对知识做好后续的巩固工作,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和学生保持着互动和交流,这样,对日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多促进的作用。此外,在混合教学的教学方式中,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后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把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十分必要的教学方式。想要有效地运用混合教学,教师就要明确混合教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其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知识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钻研,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蓉.混合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136-137.
[2]李华新,李望秀.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6(4):51-56.
[3]张大伟.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8(9):159.
[4]赵思佳,尹婷.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展望,2017,27(23):227.
[5]李英杰.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128-129.
作者简介:朱华,高级讲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