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和指导策略的分析
2019-02-28陈婵媛
陈婵媛
摘要:幼儿园科学教育在十多年的改革中终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但这只是针对于部分城市,目前科学育儿教学改革的运用还不够广泛,很多幼儿园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心生退却,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指导策略,让老师们认为难以把握。本文以近几年在幼儿园举办的科学教育活动的经验为依据,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指导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育目标;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应从幼儿年龄这一角度出发,将知识与趣味和游戏相结合、相渗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将单调、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改变创新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孩子们的智慧使孩子们善于观察、愿意思考、喜欢提问,让孩子们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与普通幼儿园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形式,但这种新形式的教育是基于普通幼儿园教育形式改革而来的。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改革,教育工作者们做出了各种努力。
例如: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们侧重于知识的丰富、智利的培养。在教育改革后,教育工作者们开始以发展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态度以及培养孩子的能力为主。以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化角度来确定幼儿园教育与培育的目标,使孩子们具备自主、积极的探索精神。
这种教育形式的尝试与努力无疑是对未来幼儿培养具有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教育工作者目前正面临着科学教育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明确的建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教育目标的建立对科學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主要手两点因素的影响:第一点,幼儿的发展如何接轨社会的发展;第二点,受幼儿年龄的影响。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应该培养孩子们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们现阶段最关心的问题。以作者开展多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经验,幼儿科学教育应具备四方面科学素质.
(一)具备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和精神
好奇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面对周围新鲜的事物幼儿始终充满着好奇。但是,这种天性是自发的、是外在的,也是短暂的,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幼儿科学素质中好奇应是自觉的、内在、稳定的。这样幼儿的好奇心才能够始终促使幼儿主动探索未知事物,从而具备这种精神。
(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科学幼儿教育中,幼儿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孩子们通过多次尝试、探索和积极思考而来的,这些知识不但科学、合理还能被孩子们完全掌握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但是这些内容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而设定,这样才能将孩子们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有的。
(三)培养团队意识
在科学幼儿教育中,幼儿应该掌握如何认识生活、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比如,对未知事物如何有效的进行了解和探索。例如:“多米诺骨牌”游戏中,看似简单,多米诺骨牌在摆放的过程中是非常辛苦的,每一张骨牌要精准的摆放,不仅仅需要幼儿有极好的耐心和耐力,更需幼儿全程跪着操作,使身体的重心降低,否则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当摆放好以后,全部“倒牌”失误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这项活动中将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项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耐心、细心、注意力等品质,又能增强其自我挑战与团队协作的意识,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思考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科学思维。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虽然意外屡屡发生,但是孩子们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改进方法,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突破新的高度。在生活中,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很多,只有充满信心,团结协作,才不至于满盘皆输。
(四)具备浅显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是成年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相较于成年人幼儿的由于年龄的特点,幼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掌握现代科学观念,但需要具备与生活相关的一些浅显易懂的科学观念。比如,事物之间往往是存在联系的;事物是不断在发展的。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落实学科教育的目标以及指导策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教育活动时间中总结了情境、问题、操作这三种指导策略,
(一)情境指导策略
幼儿思维的发展是通过事物的动作来构建浅显的科学概念,是由直觉思维到具体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建立放松、和谐的教育环境,让环境与孩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问题指导策略
科学教育活动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育工作者们的作用是设置层层相关的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所以,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前提是提供一个具备科学性和丰富性的环境,建立良好的科学探索氛围。
(三)操作指导策略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动手操作是孩子们获得学习知识和培养科学认知的主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在组织科学教育探索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幼儿的操作过程,而且在对孩子的观察掌握孩子对科学知识认识的程度和速度的同时,兼顾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引导性,从而充分发挥科学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幼儿科学教育工作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其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幼儿对科学自主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让孩子们体验到从尝试、探索和自主思考学到知识的乐趣,了解并掌握如何学习知识和探索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质疑、共识并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幼儿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仝梦冉.幼儿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刘子晨.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