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优化效果分析
2019-02-28王丽军
王丽军
摘 要: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已在潜移默化中全方位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监督社会公众的利益上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在对行政管理监督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促进着行政管理的不断优化。基于此,本文对新闻舆论监督在行政管理中的优化作用展开探究,分析其对行政管理的优化效果,希望能为政府行政管理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新闻舆论监督;优化效果
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时,要充分融合法律、党政等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使其构成完善的监督体系,严格监督各部门的执法规范性。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平台对高水平行政管理和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减少违法乱纪现象,促进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行政管理。国家政策法令执行的正确性离不开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同时新闻舆论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使人们的切实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于行政管理的特点
(一)新闻舆论监督范围广
人所共知,新闻舆论反映的是社会各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涉及的范围大,传播十分迅速,甚至有时会超出政府机构管辖范围而流经海外。相较于政府机构内部监督的约束力来说,新闻舆论监督力的范围更广,在影响政府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时,做出一项正确的决策需要考虑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包括行政能力、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在社会中造成的影响等。因此,可以说健全的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在政府行政管理的监督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新闻舆论监督影响时间长
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的影响力具有持久性,而这种持久的影响力得益于各种媒介的共同作用力,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产生社会的大讨论。一旦发现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经由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与宣传后,有关学者和专家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加深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相关人员的理解,使得他们对这一事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一事件在社会上的效应更加长久。就算这一事件在一段时间后被平息,但只要相似事件一旦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又会重新被社会所关注。
(三)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的强制力是无形的
与政府机构管理制度和政府行政权力实施的明文章程不同的是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的强制力并不是有形的,相反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中心随时形成约束力。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对具体政策和管理可能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一旦存在问题,强大的社会舆论是政府机关必须面对的压力,需要对之前的政治主张予以调整甚至是撤销,还需向社会公众发表致歉声明,通过这些举措来挽回产生的名誉损失。
(四)新闻舆论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中的渗透力是非常强的,经由新闻媒体对政府的一些行为进行报道与传播,在社会上发酵后,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在政府机关态度和行事作风的作用下,新闻舆论监督产生的影响力不再只停留于纸面,由于高度关注某一具体政策而引发强大的社会效应,社会公众会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具体行动来表达对政策的极度不满情绪。然而这种情况对政府机关的相关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却是行政权力最不当使用的体现,即将面临的很可能是处分甚至是降级。因此,新闻舆论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力量能与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力量抗衡,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途径[1]。
二、新闻舆论监督在制约行政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态度
新闻輿论监督的基础是了解事实的真相,而若是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非常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也很难有所作为,而这也正是阻碍舆论监督权行使的重要因素。在宪法赋予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基础上,若是有人阻碍这一权利的履行,必须对这些人的法律责任进行严格的追责问责。然而,行政权力由政府掌控,而政府又通过这一权利打击新闻舆论,造成了新闻舆论监督权有效行使的难点。新闻舆论监督的难题在实践中被一次又一次证实,“说真话”的记者遭到严重打压,还有少数被暴打。不乏一些政府部门利用职务之便严重打压和限制新闻舆论,特别是当舆论的矛头指向政府机关时,想要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就难上加难[2]。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立程度较低
新闻媒体永远是舆论监督的主体,其监督主体和媒体独立性之间的制约关系要得到有力保障。然而,在我国新闻行业中,许多地方媒体的主办和主管部门就是地方党政机关,因此违反新闻本职的现象屡见不鲜。若是监督的对象是政府主要领导或者是强权单位,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缺乏健全的新闻舆论监督法制体系
从本质上看,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权力是属于人民的,然而,由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导致滥用职权的现象仍然存在,制约和阻碍着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履行。从法律层面分析,一是滥用行政权力的行政人员一直存在,二是缺乏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管力量。比如监察机关虽然在《行政监察法》保障作用下拥有监察行政违纪行为的权力,但却并没有有效处置相应责任的权力。我国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亦是如此,虽然明确规定了执法责任与权力,但却对执法人员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甚少。在这种大环境下,只有部分违法的行政人员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就是说,在权力的掌控者中形成着“滥用权力安全”和“权力的好处”等不良风气,并且在这一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还在形成了实际的“示范”作用,从而打压新闻舆论监督力量,不愿被监督[2]。
三、新闻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优化作用
一是促使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行政决策。政府机构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为广大群众谋福利,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在政府作出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应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和意愿作出充分调查与掌握,在群众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作出领公众满意的决策。同时,对于群众不满的地方,应积极作出改善。为此,政府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传播力量,向社会公众传递政府决策,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使决策更加全面化和科学化,从而做出能够真正体现群众利益的民主决策。此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国家的民主科学建设也离不开舆论的监督[3]。
就目前来说,若是离开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很可能会造成行政决策的失误,从而无法科学衡量行政建设与群众实际需求之间的真实差距,造成决策与实际需求脱轨。然而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导致决策的失误,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加大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行政管理以群众的要求和意愿作为强大力量,确保做出科学民主的决策。
二是新闻舆论监督有助于正确执行国家政策法令。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正确传达和实行国家政策法令的重要舆论保障,能够有效避免片面化的政令傳播。在同样的信息获取途径的前提下,如果行政管理存在问题,那问题的根源大都是工作人员。基于此,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量,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约束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可以使违法乱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一方面可以保障国家政策法令的顺利传播,另一方面还能使行政管理信息被广大群众所了解,确保行政决策和发展目标的落实。
行政管理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当前,我国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舆论监督发展也不够成熟,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尽管行政管理受到着法律法规的约束,但这一约束力却是有限的,而新闻舆论监督传播的广泛性和影响力之大正好可以使这种约束力的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使违法乱纪行为得到有效规避,促使行政管理发展的更加有序和健康。
三是新闻舆论监督能使行政管理更加透明。作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应当拥有参政议政和知晓国家大事的权力。然而,部分政府部门的工作透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将决策内容详细的展示给群众,当前群众只能片面的了解到一些国家大事。但在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下,却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利益诉求的渠道,群众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政府决策的内容,同时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方向。
近些年,愈来愈多的行政事件被人们所致,在开展反腐行动后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使政府工作的透明程度更高,新闻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感受到。
结束语:
综上,新闻舆论监督在行政管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化作用,对政府的行政权力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能够使政府作出体现群众切实利益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同时新闻舆论监督也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健康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应不断被强化。
参考文献:
[1]谢燕.新闻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优化效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15-16.
[2]梅化南.新闻舆论监督与行政管理职能的双效诉求与平衡思路[J].领导科学,2016(20):58-60.
[3]宗宇彤.论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促进作用[J].出版广角,2015(0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