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探析
2019-02-28万鑫陈志华方刚
万鑫 陈志华 方刚
[摘 要]应用型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化建设规划不清晰、机制不健全、数据共享不充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向智慧校园演变的背景下,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从“明晰权责,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机制”“健全机制,深入推进落实”“完善师资,加强应用推广”等途径改善信息化资源环境,加强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针对性。
[关键词]智慧校园;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2.094
[中图分类号]G434;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2-0-03
1 研究背景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10~20年。在当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步入“2.0”时代的背景下,高教发展科学化、教育技术智能化、人才培养精准化的要求更加明确,信息化建设在计算机与网络硬件基础阶段之后,经历从综合信息系统阶段向智慧校园阶段过渡,已经逐步转向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和决策提供科学咨询。
智慧校园是将云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校园建设、事业发展,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的校园一体化管理及服务平台。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通过加强学校主要状态数据的搜集、管理,达到以下目的:第一,为学校出台相关文件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咨询;第二,提高学校管理队伍效能,促进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第三,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学校发展思路,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第四,打通“信息壁垒”,促进学校资源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型。经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证实,智慧校园建设,在促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转型、资金使用及评估等各个方面成效显著。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集成、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立足服务地方发展,以原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为主体前身的应用型高校需要从政策、资金、队伍等各方面加大改革,才能提高智慧校园建设水平,进而保障基于数据基础的决策更加科学,并有利于提高管理绩效,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建设顺利进行。
2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适应共享及特色发展的外部环境需求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专门视察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多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教育管理信息化在依法治校、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2015年,党的十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就需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是各项事业借鉴的开展原则。
2015年,广东省在普通本科院校层面打出了包括“双高、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省市共建、应用型转型”系列组合拳。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目标,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项主要功能,其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工具属性与转型发展需求不谋而合。应用型高校需要紧扣政策支持,紧抓资源统筹,紧贴工作重点,利用信息化工具“全流程”“全领域”“全覆蓋”的特点,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2 适应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地方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其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专业设置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换的“变压器”,是分配、调整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决定着专业设置的种类及结构,专业设置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供给的市场适应性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相适应,借助信息化手段,预测市场需求变化,统计分析专业人才供给,不断削弱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2.3 适应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工程推进的需要
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目标,因此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联系更加紧密,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应组成结构松散、核心任务明确的利益共同体。政府通过出台专业设置相关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专业设置顶层设计;行业企业与学校以各类管理系统、资源库为支撑,都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提高人才对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适应性。
应用型高校各项事业都需要在产业因素的积极融入下开展,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这一内涵。一个高校发展中所涉及的任何发展规划,都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才能体现区域产业实际对于规划编制的指导意义。所以,一个强大的,基于区域产业发展的“数据共享处理中心”,其紧迫性、必要性就尤为凸显。
3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3.1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概况
3.1.1 信息环境建设
信息环境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应用型高校信息环境是信息环境的具体表现,是应用型高校信息、传播方式及其管理机制的总和。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全省独立建制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2%。预计到2020年,省级建成100所智慧校园和300个“未来教室”,培育500个智慧教育项目;各地市建成不少于1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30间未来教室样板、30个智慧教育示范项目。
3.1.2 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入信息化手段,以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主要体现为多媒体设备、图书馆,在软件上主要体现为校园网、教学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库、数字资源、相关链接以及虚拟化平台建设等。
3.1.3 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在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信息平台、资产管理系统等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应用型高校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OA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办事大厅、迎新服务管理系统、综合学工管理系统、电子离校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教工信息平台、财务信息化平台、科研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等各类平台的搭建和建设。
3.2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不清晰
与“双一流”、高水平理工科建设高校等单位相比,应用型高校专项经费支持不足,缺少体系发展的背景支持,长期缺乏整体规划和宏观设计,“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普遍存在数据来源多样、信息各成壁垒、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部分系统功能重复,系统之间未有效打通,导致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功能很难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设重复和资源浪费。
3.2.2 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布进一步加快了应用型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管理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但受到管理机制的限制,作为建设承担任务的主体权责不够明确,应用型高校自身的管理维护能力明显滞后,维护技术人员不足,也缺失二级部门信息化管理队伍,导致学校整体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不高,各类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维护不能及时到位,故障发生的概率较高。
3.2.3 信息化建设数据共享不充分
缺乏全局总体考虑在应用型高校中普遍存在。应用系统大都是从部门、基层的视角来开发实施,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人员开发完成,对于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也带有明显的时段特征。这些虽然不是主观意愿,但客观上人为地割断了学校各院系、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导致系统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3.2.4 信息化建设运行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智慧校园阶段,然而应用型高校受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管理机制的影响,不同应用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平台,应用系统缺乏集成。在现有的教学信息平台中,大多数的系统可以直接访问,但是相互间的数据和功能如数据交换等,需要人为后续处理,“智慧化校园”建设还没有完全实现校级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和交换体系。随着校园网应用资源越来越多,学校对于数据共享越来越迫切,其对学校实现发展目标、强化办学特色的约束更加明显。
4 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 明晰权责,加强顶层设计
4.1.1 提升学校领导的参与性和融入性
一是决策层面需要校领导参与。学校应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参与决策并负责规划信息化推进,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二是推动层面需要校领导积极融入。信息化需要领导的支持,更需要领导的推动,在后续的项目立项、拨款中,校领导应该在实施过程中主动介入,参与关键点的行政安排,推动项目正常投入运行。三是使用层面需要校领导的身先垂范。学校内任何一个改革的创新要想形成示范性的效果,都离不开校领导的以身作则,培育和形成教职员工对于信息工具的认可,促进信息化工作体现在各个层面。
4.1.2 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推进中结合实际,不断进行完善,才能达到支撑学校发展的目的。要达到理性、有序、健康地发展,就需要统一的管理、规划和指导。统一规划是智慧校园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条件,学校在制订规划时,要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方案、考核验收等内容,并积极与校园建设规划、学科专业规划、师资队伍规划等进行协同,充实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内容。
4.2 健全机制,深化推进落实
4.2.1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第一,由各职能部处根据业务内容要求,制定系统使用的系列规范,以学校名义下发全校各单位执行,形成学校设计层面的“硬制度”。第二,各单位之间对于任务落实情况,以自行编制工作总结为主要形式,缺乏一个更加精准的数据集成,所以一个基于数据共享、处理服务的年度信息化总结报告,可以大量减少相关单位之间的“推诿扯皮”,有利于形成学校评价层面的“硬标准”。第三,由各职能部处以学年(或自然年)为单位,组织信息化建设专项绩效考核,由网信中心及发展规划处等业务部处牵头,形成总体考核报告,并纳入正式的人事、组织部门考核,进一步厘清各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形成学校考核层面有效的“硬约束”。
4.2.2 按阶段积极推进建设实施
信息化建设涉及网络基础建设、软件开发及维护,需要持续投入较大的金额,且因为数据处理服务、系统功能需求不断变动,是一个长期的建设项目。因此,学校要秉持“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审慎设计阶段任务、建设项目。
(1)纵向以自然年为单位,分步骤明确建设目标。第一阶段,夯实基本的信息化基础,比如网络安全、主要教学区无线覆盖、智慧课堂,搭建基本的信息化运营环境,尽快形成广大师生较好的“用户体验”;第二阶段,构建共享的信息化环境,比如数据共享及处理服务中心功能基本健全,各板块(科研、教学、师资等)系统软件运行基本成熟;第三阶段,形成强大的决策咨询功能,数据共享及处理服务功能达到明显的准确化、可视化,对于人事机构改革、机构调整及各类专项规划的支撑达到“迅速、精准、直接”的要求。
(2)横向以教学、师资、科研为试点,推动数据共享处理服务。在资金投入有限的客观前提下,以教学、师资、科研3个板块为试点,通过联通共享形成数据处理服务的初步雏形,并视试点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擴大使用范围,争取实现“三个平台”目标:一是建成安全、可靠和快速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如基本的无线覆盖、智慧课堂等);二是建成学校统一的“一站式”数字化接入平台;三是建成集成、可视化的信息共享、处理及服务平台。建成后的信息系统,不但要向广大师生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和“一站式”的高质量服务,而且要建成专项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享和分析决策服务,使信息化建设效益体现到支撑学校发展上来。
4.3 充实队伍,优化应用推广
信息化建设队伍可从“增量”和“存量”两个维度展开。所谓“增量”,即通过引进信息化建设相关教师,为信息化建设引入新的思路及力量;所谓“存量”,是学校已有教师通过访学、培训等各类途径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完善认知体系。二者的融合发展不断促进教师将已有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并进一步回馈到应用型高校信息化建设中。
总体来看,未来的高校,信息化与学校事业发展、各项工作的推进更加紧密相关,学校的管理、育人水平与信息化的支撑联系更加直接,“智慧校园”的面貌更加明朗。作为应用型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指引下,受制于资金投入有限、内部改革任务及管理体制机制僵化,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不清晰、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数据共享不充分、信息化建设运行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应用型高校需要紧抓信息化建设规划这一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完善信息化推进的相关体制机制,以相关领域为试点,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使其为应用型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洋洋.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韩珍.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陈艳格,杨月华,冯战申.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4]黄晶金,兰昆.信息化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8(9).
[5]石峰.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和方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