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到底用怎样的步骤处理?
2019-02-28李志玲
Q:我家孩子7岁,最近有点感冒,流清鼻涕,发烧38℃,怎么治疗?先自己退烧还是先去医院呢?在家物理降温的话,到底怎么操作是对的?什么时候用退热药?市面上的药物琳琅满目,要怎么选择?
A:要谈孩子感冒发热的用药,先从发烧谈起。什么是发烧?测量宝宝是不是发烧,摸摸额头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并不准确。就体温而言, 36℃~37℃(腋下测量)都是正常体温,当宝宝的体温异常升高,腋下体温超过37.3℃就是发烧,超过42℃就有生命危险了。
宝宝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急性喉炎、支气管炎等。其他一些常见疾病也容易出现发热症状,例如肠套叠、长假后经常发生的细菌性痢疾等。此外,幼儿园孩子之间容易发生水痘、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也会发热。对于38℃以下的发热,一般无需特别的护理,如果发烧持续过久,或达到38.5℃以上(腋下),才需服用退热药。先观察精神,再观察大小便、食欲。如果精神、大小便和食欲都是好的,不超过38.5℃就不需要吃退热药(西药)。
如果孩子过去发热时发生过抽搐(高热惊厥),那家里应该要备一些退热药物,建议先使用家中的退热药控制体温以免高热惊厥,然后就医。在家里吃药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宝宝几点几分发烧?几点几分吃了什么药?孩子有没有吐掉……以便医生指导进一步用药,如果不了解家中用药的情况,再次给药的时间间隔太短,可能造成肝脏的毒副作用。
温水擦浴有助于降温,注意不要拿酒精擦浴,因为孩子皮肤薄嫩,酒精易被机体吸收。也不要使用冰袋,冰袋容易导致血管反射性的收缩。用38℃~39℃温水擦体就可以了。退热贴是经常看到的物理退热用品,里面是有一种蓝色的凝胶成分可让水分蒸发,但是否真的有效,医学上没有非常肯定的答案。
发烧不是一定要使用抗生素的。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才有效。那么如何确定是细菌感染呢?我们化验血常规,医生除了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值,还有一个C反应蛋白(CPR)如果值大于8,尤其大于20,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发热的护理很重要,室温不宜过高,发热的时候要鼓励孩子多喝水,有助于退热,服退热药后在孩子身后垫一块纱布,可省去换衣服的麻烦。饮食方面,可以多吃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东西。
很多家长纠结于发热了要不要打针。从医学角度,吊针挂水,药物起效快一点,但静脉打针也会有很多毒副作用,所以建议能够口服就口服,不要非要求医生挂水打吊针。
只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WHO推荐的可用于儿童发热的药物,也是儿童用药中相对安全的。3月龄以下的宝宝身体发育不完全,用药也不易计量和判断效果,所以3月龄以下的宝宝发热不要偷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3月龄以上的宝宝,可以在38.5℃以上使用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药品名,对乙酰氨基酚(家长比较熟悉的商品是泰诺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布洛芬(家长比较熟悉的商品是美林)不仅有退热,还有镇痛作用。虽然药品名一样,但是每个生产厂家是不一样的,具体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的间隔时间也不一样,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是每隔4个小时服用,布洛芬每隔6个小时服用,所以换退热药的时候要认认真真读一遍药品说明书,不要按经验吃药。高热时候是否交替使用两种成分的药物,需要咨询医生。
任何的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不会随时随地出现,所以家长不必对副作用太过恐慌。长期大剂量地吃,或者一不小心吃错了,才比较容易有风险。就退热效果而言,布洛芬退热比较快,但对肾功能有一定损伤;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比较慢。所以,6月齡以下的孩子,推荐尽量使用退热慢的对乙酰氨基酚。自行服用退热药,最多不能超过3天。如果超过3天仍旧发热,需要来医院检查是否有更严重的疾病。如果孩子除了发热,哭闹的厉害,可能真的就是有疾病(比如肠套叠)所以需要及时就诊;如果孩子很难被唤醒,也可能是疾病严重的征兆之一;如果孩子神志不清,行动怪异,要小心是不是疾病影响到意识;此外,如果孩子发生其他异常如肤色灰白暗蓝、排尿痛,大便带血,体温反弹,过分焦躁不安等,都不能大意,需要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