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帝的建筑师清代样式雷世家

2019-02-28何蓓洁

紫禁城 2019年2期
关键词:金玉楠木样式

何蓓洁

何蓓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

王其亨

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建筑历史与理论

康熙中叶到清末,曾有雷姓家族八代传人作为「样子匠」,供职于皇家建筑设计机构「样式房」,长期担当「掌案」,统领设计事务,贡献卓杰,被世人誉为「样式雷」。

现存清代皇家建筑凡都城、宫苑、坛庙、陵寝、府邸、衙署等,大多留下了样式雷不灭的印记。

而同这些建筑遗产相对应,除了旨谕、奏折、工程备要、销算黄册等宫廷档案外,还有样式雷世家赓续两百多年职业活动的忠实记录— 被统称为「样式雷图档」的两万件图样、模型及《旨意档》、《堂司谕档》等文档。其中众多完整的工程个案,翔实载述了有关机构的设置与运作,以及选址勘测、规划设计、施工以至传统工艺等方面的详情。

独一无二的样式雷图档

一九三〇年六月的一天,从北京西直门内东观音寺胡同里一处雷姓宅院里浩浩荡荡驶出了一个车队,车上满载三十七口箱子,径直驶向了位于北海的北平图书馆。原来,这所宅院的主人正是名噪京城的「样式雷」后裔,而箱子里满载的是雷家世代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的工程图纸和模型。在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的奔走呼吁下,这批珍若拱璧的图档终于由北平图书馆全数购藏,避免了在各国列强入华大肆进行文化侵略的时代背景下,珍贵图档被收购一空的悲剧。今天,「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已被世界公认为全人类的智慧资源,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建筑设计图像资源。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追寻,现已基本厘清传世样式雷图档的收藏概况— 国内外各相关机构收藏总计近两万件。

样式雷世家的职业活动及传世图档是清代建筑工官制度的产物,在相关工程中,凡勘测风水地势,调查既有建筑规制,拟定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乃至用图像记录工程进展等,以样式雷为首的样式房匠人需绘制大量的相关草图(即糙底),正式图样的底本(即细底、准底),以及精制的进呈御览的烫样(即模型)或画样(即图纸和副本),还有对应的各类《清单》、《略节》等文书。这些画样、烫样、文稿等主要有三个去处:进呈御览、存档宫禁或各该管衙门;提交各级董工官员、算房、木厂等;进入雷氏家藏。

阅读链接

传世样式雷图档分布现状简表—

雷家庋藏皇家建筑工程图档是皇室的官方许可行为。事实上,各项皇家建筑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等环节所需的相关糙底、细底、准底等过程性的图样或文书,包括大量复制件,以及样式房在各项工程中实时记录的《旨意档》、《堂司谕档》、《随工日记》等,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悉数上缴相关管理机构收存,向例由样式房掌案即雷氏自行保管,这实际占据了传世样式雷图档的绝大部分。非但如此,在雷氏家藏图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工程完竣后,钦派工程处档房及各该管衙门将其保管的各式画样、烫样等交还样式房掌案收存的,并造具清册呈堂存案。就各项皇家建筑工程的设计始末以及对应的详情细节而言,家藏图档的完整性远远优于宫廷档案;而就历朝皇家建筑设计更迭而言,其延续性也是对应的宫廷档案无可比拟的。正因此,样式雷家藏图档在相当程度上被尊为皇家建筑工程设计资料的专业性备用收藏,在皇家档案因疏于管理而无案可查的时候,或在调用宫廷档案不便的时候,承修后续相关工程的大臣往往会在兴工前向样式雷索要其所藏图档,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清亡后,奉旨留中的进呈样,以及由内务府等机构保存的画样和烫样为故宫博物院接收,与其他故清档案一并由博物院新设的图书馆文献部集中保管。这些图档流传至今,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总计约一千余件。样式雷家藏图档则由雷氏后裔继承,民国年间抛售于世,大宗者被北平图书馆和中法大学分别购存,前者一直保存在国家图书馆中,后者则在一九五〇年全数移交故宫博物院,两项总计近一万七千件,占现知样式雷图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构成了样式雷传世图档的主体。此外,各级管理官员及木厂、算房等处留存的零星图档亦在民国初期售卖,被各书局、个人、研究机构等购得,至今仍时有见诸报端或现身于各拍卖市场。

样式雷世家的崛起

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的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康熙皇帝亲临正殿「九经三事」殿的上梁典礼。在上梁仪式中,一位楠木作的年轻匠人立下大功,当即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在奏对间,这位从「太学」毕业又有好手艺的青年赢得了康熙皇帝的青睐,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自此开创了日后两百余年样式雷世家的辉煌历史。这位青年正是雷氏第二代传人雷金玉。

迁徙:建昌— 南京— 北京

雷氏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北宋初年雷氏先祖便徙居于此,世代耕读传家。明朝末年,连年的灾荒和动乱使土地收成锐减,沉重的赋役更使家中不堪重负。雷金玉的祖父雷振声身为长子,见其父独力难支,便承父命弃儒从商,沿水路北上南京,从事贸易。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为躲避战火和差徭,雷氏举家迁往南京,虚龄四岁的雷金玉跟随父亲雷发达来到南京。其时,计成《园冶》、文震亨《长物志》及李渔《一家言》等造园理论著作相继问世,翕然推崇细木家具装修设计制作。而雷氏日后赓续不缀的世传差务之一,便是承办楠木作装修陈设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合理推测,雷发达、雷金玉父子受江南文人时尚浸润,践履孔圣人「游于艺」的理念,研习并精谙介乎儒、匠之间的「楠木作」技艺,发挥绘事功底和审美素养,无违「世代业儒」家风,谋为生计。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雷发达以楠木作的技艺,应募赴北京。雷金玉随父进京,凭借居留南京期间苦攻儒学的根底,不久便在国子监完成学业,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候补州同衔名。

创业:雷金玉上梁立功

雷金玉虽考取官衔,但尚待授予实职,唯当时官场缺额有限,实授职务竟成难事,生计尚需自谋。因缘际会,此时恰逢畅春园兴工,雷金玉凭借其家传楠木作技艺参役,很快脱颖而出。如前文所述,因正殿上梁立功,雷金玉得蒙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即内务府七品官,并食七品俸。胤禛践祚后,将

圆明园增华为御苑,年近古稀的雷金玉蒙皇帝器重,被赐命在内务府钦工处职守样式房掌班,以建筑设计统筹各作营造,并专办装修的「楠木作」事务。雷金玉所开创的正是雷氏后代传承未缀的两大差务:其一是执掌工程处样式房,负责皇家建筑设计;其二便是承办皇家楠木作装修陈设的设计与制作。

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雷金玉七十大寿,雍正皇帝不仅令七年后克绍大宝的皇四子弘历为雷金玉题「古稀」匾庆寿,还恩赐蟒袍一件。第二年,雷金玉去世,因生前对皇家建筑工程的卓绝建树,得到雍正皇帝的特殊礼遇:恩赏一百余两黄金,并命朝廷驿站提供食宿、夫役、车马船只等,供雷金玉灵柩归葬南京。

猜你喜欢

金玉楠木样式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茶盘洲的楠木王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金丝楠木繁育与种植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探讨有机化学的增减碳链反应
你为什么不狡辩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通道县发现湖南境内最大野生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