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阅读之门点亮悦读之路

2019-02-27陈明端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悦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陈明端

摘要:阅读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我们语文老师要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兴趣;悦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营造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说过,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因为阅读,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然后我们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见人所不能见,听人所不能听,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可见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就会不厌其烦的去做,良好的读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教师应重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

1.1共建图书角。

为了让班级有更好的读书氛围,我们一起创建了班级图书角。大家积极捐书,把家里有趣的图书拿到学校和大家分享。就这样,班级的藏书一下子达到了两三百本。种类繁多的图书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的最爱,他们或徜徉自然科学的奇妙海洋;或沉醉历史故事的跌宕起伏;或紧张于少年探险队的寻宝之旅……班级有了这么一个可供学生随时借阅的角落,就像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

1.2定期出黑板报。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班级里的任何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黑板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我们在黑板报的设计内容上,精心结合各个节日主题,不时地更换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诗歌,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既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3诵读经典作品。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明确目标。阅读本质是一种生活,能够使人与外界相互联系,能够使人与人的心灵进行沟通与交流。

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浸润人的心灵。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早读课和阅读课上,我常常带领学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唐诗宋词》……全员参与,形式多样,有时分小组背诵,有时个别背诵,有时默背、有时师生接龙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间,积极寻找机会广泛接触古典诗文、经典名著,多读多背;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件平常事。

2.开展活动 搭建读书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只有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孩子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喜悦,在喜悦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树立自信。

2.1表演课本剧

每个孩子都有表演欲望,都想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别人的赞美,还获得他人的鼓励,从中树立自信心。在表演中孩子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人物中,加深对文章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理解,得到自我的情感升华。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也能通过剧本表演深入阅读书籍,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把实践与表演结合,以趣引思,知趣结合,通过表演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的深层含义。

2.2开展读书活动。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之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常常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读书体会。每周的阅读课上,我开辟了一个栏目——“我读书我快乐”好书交流,有时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向大家介绍喜欢的一本好书;有时朗诵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同学们沉浸在书海中,一起能看到阅读分享的快乐。

2.3阅读成果展评。

首先是“读书笔记展评”。我们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摘录优美句段,写写读后感悟,谈谈读书方法,表表心得体会,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每月评选优秀的读书笔记、最佳摘抄本,让学生相互观摩借鉴,获得读写的快乐。

3.师生合作 创设悦读天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老师也要跟着阅读,如果能跟他们阅读同一本书籍,有意与他们交流读书的体会,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4.亲子共读 课堂内外延伸

我们需要探索亲子共读的资源,转变家长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培养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和学生制定课外阅读的计划;鼓励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好书,共同交流读书心得,共同成长进步;宣传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推荐课外读物;传授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等等。

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除了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建构,我们会发现在亲子共读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也是孩子主动思考的时候,家长应重视孩子的问题,哪怕有些问题听起来稍微幼稚,也不要打击孩子,更不能置之不理,要体察孩子提出问题的动机和原因,耐心引导,提示和解答。

英国前教育部部长曾说:阅读解放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心智翱翔。想让孩子创意无限,阅读是唯一的一把金钥匙,要让孩子拥有大量、多元属于自己的背景知识,唯有大家一起关掉电视和电脑,一起亲子阅读。

让阅读成为儿童成长的伴侣,让阅读伴随儿童成长的每一天,因为阅读的本质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丰富的课内外阅读既温暖每一个儿童的心灵,又开启了一扇阅读的大门,引领着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猜你喜欢

悦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