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会学和乐学
2019-02-26李碧珺
李碧珺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思想对当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和兴趣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会学就是给学生一把利器,遇到问题就能披荆斩棘;乐学就是给学生足够的动力,让学生爱上学习,体会学习之乐。 陶行知先生在他“教学合一”的思想中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会学”,更要教学生“乐学”。这段话的意思,即我们不是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就可以,更关键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更进一步的是,让学生乐意去学,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陶老这样的思想,对我从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立足“会学”,掌握方法
陶老在“教学合一”思想中讨论了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他说: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为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上面说的先生即教师,怎样才算好教师?他认为真正的好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那怎样真正教会学生会学呢?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开始慢慢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找不同,找关联
刚开始,识字教学都是我念学生跟读,时间不长他们就感到疲倦了,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出错率高。可是有天在学习“目”字的时候,有个小男孩突然大声说道:“老师,这个字和‘日好像啊,就是多了一横。”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这突然的一句,让我意识到了这是个很好的识字的契机。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在熟悉中找新字。我让学生知道从字形和字义上来认识“人”“从”“众”,知道一个人走路的样子就像“人”,一个人走,一个人跟从就是“从”,学生就能由此知道众。用这样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学习之后的“木”“林”“森”,对学生来说就十分简单了,这种从字形和字义上来教会学生明白字形、了解字义的方法其实就是适合一部分汉字,也就是会意字的识字方法,学生不需要明白什么是会意字,但他们已经在用会意字这类字的构字方法来识字了。
2.正着想,反着想
再比如讲述课文大意时,我尝试通过“解决问题法”,让学生看课题提出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就是课文大意;“词语成句法”把本课的重要词语连词成句,最后成为一段话,就是复述了课文;还有“段落连续法”,把每段的大意概括出来,连起来就是整篇课文的大概意思。在分段时,一种方法是先分段,再讲段落大意;一种是先给意思,再根据意思分段落。
3.师常“偷懒”,生爱提问
我听过很多名师上课,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课堂大都立足基础,很会“偷懒”。比如易冬平语文录像课《梅兰芳学艺》,我看了之后,很有感触。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己的朗读,找出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没有马上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再让学生自己回到课文里去找答案,自己动脑筋去想答案,同时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立足“乐学”,创造兴趣
陶老说过:“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在课堂上,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呢?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诱导学生。
1.以疑激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这儿真好》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这儿是什么地方?这儿好在哪里?真好有多好?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美?这儿发生过什么事?······这样的兴趣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境引境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对《春到梅花山》《咏华山》《小池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3.以读生趣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趣,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奶奶的白发》和《鲜花和星星》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教学合一”使学习不再是孤立独自的学,而是将教学整合,在这种整合中,由以前的以教为主转变成了以学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陶老在后来不断地完善这种理论,扩展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兴趣都有極大的可塑性,我们如何保护好这些稚嫩的幼苗,让他们把学习这件事从“学会”变成“会学”,最终进化成“要学”,需要我们每位一线的教师本着教育之爱和责任之心,不断探索和改进!
【作者单位:苏州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