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助推小学科学课堂高效学习
2019-02-26朱颖泉
朱颖泉
近年来,STEM教育实践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从客观方面,缘于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2017 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倡导跨学科学习等。从另一方面讲,STEM教育本身基于其项目学习、技术工程实践探究以及跨学科整合等特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主要谈谈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基于项目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科学课堂,应该是富有探究性、趣味性、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但是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发现,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缺乏热情,在课上提不起精神。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许在之前一节节沉闷的科学课中消磨殆尽。而STEM教育,能极大地改善这样的情况。STEM教育比较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基于项目、问题的学习。项目、问题的学习最早在应用于大学的医疗课程教授,在某种程度上,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将已有知识相结合,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教师以“明确的结果”为目标导向,以“模糊的任务”为过程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去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项目的设立方面,我们应从生活方面、学生的知识层面、解决的难度方面等进行考虑。在自编课程《桥梁工程师》中,我这样引导学生确立明晰要学习的项目内容,“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桥梁,如果让你来做一个桥梁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梁呢,请同学们先查阅关于桥的相关知识,然后小组合作,现在设计单上设计出你们想制作的桥梁”。当听到设计制作桥梁时,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度,做一回“桥梁工程师”让学生感受到新颖,设计制作桥梁,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很有挑战性。
以生活中常见的桥梁作为学习的项目,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开展学习;通过先前对桥梁知识的查阅了解,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加深对桥梁的认知,避免了学生闭门造车、天马行空的胡乱设计;设计制作心目中的桥梁,这个项目的学习难度对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适中。最主要的是,以项目的学习,学生在科学课堂的学习热情能很好地激发,对于学习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融合工程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项目的学习、问题的解决都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学生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去解决。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将知识和动手能力整合?将工程实践融合进小学的科学教学,我觉得是不错的方法。工程实践的主要特征是运用多种技术和数学方法,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将工程实践的理念应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的能力。我将课堂中的工程实践分为几个步骤:确立项目——设计方案——制作尝试——交流改进——总结分享等。在这几个环节中,都需要学生投入时间去探究研究,在小组协作努力下,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行动,在环节突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在STEM课程《桥梁工程师》中,学生查阅资料后,小组进行合作,一起设计桥梁。通过一节课的时间,每个小组都设计好了自己小组的桥梁,有斜拉式的桥,有梁氏桥,还有拱桥等。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组员,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建议。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组的桥梁设计图纸进行制作,组内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进行打结,有的同学进行协助,有的同学进行材料准备,大家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完成桥梁的制作。完成桥梁的制作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大家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我们制作的桥梁进行评价呢”。学生提出可以从:制作难度、实用性、材料成本以及美观性等方面。我将准备好的评价表下发给各组,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桥梁进行评价。
在小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发展;在制作环节,小组的合作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在交流评价环节,学生的表达交流、评价能力得到促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像科学家一般去思考和行动,主动性明显提高,大大地促进了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跨学科整合学习,促进学生知识掌握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不管是何种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很多方面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在社会中的应用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脱节。如何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呢?STEM教育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STEM教育的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跨学科整合学习。跨学科不是简单地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知识放在一起教授给学生。项目解决包含的不同方面知识需求,这时就需要教师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进而催生出了跨学科整合学习。在科学课堂中,跨学科整合不仅仅是科学方面的知识,还可能包括数学知识、人文环境、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就是在解决问题、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运用多个方面的知识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在《桥梁工程师》课程中,科学、数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得到有效整合运用。如在设计桥梁时,需要呈现出来的是完整的设计稿,学生需要考虑桥梁的科学性和美观性,这时科学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就能得到运用;在制作桥梁时,需要计算所用的材料数量、长度等,这时学生就会运用到数学相关知识。通过项目的学习、工程的实践,学生自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就是在用的过程中,学生在意识层面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结
在《桥梁工程师》课程中,我利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学生完整地体验了一回“桥梁工程师”。在时间安排上面:第一節课,主要是“项目确立”和“设计桥梁”;第二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制作桥梁”,完成作品;第三节课是“交流改进”和“总结分享”环节。在这三节课中,始终以“桥梁”为项目导向,通过工程实践进行探究,以有效的知识整合来帮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高,主动探究意识强,合作精神佳,知识掌握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将STEM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是非常值得实践的。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