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技巧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2-26王丹
【摘要】英语阅读在高中的教学部分是重点和难点,同样,在高考时,英语阅读理解在英语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的大。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阅读技巧,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们慢慢的爱上英语阅读,掌握英语阅读,并且熟练英语阅读,这是我们高中教学中的重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慢慢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心,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让他们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并且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渗透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很好的掌握与学习。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技巧;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王丹,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英语阅读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掌握能力,如何做好阅读理解,这是每个高中生很苦恼的问题。把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掌握了,就好比有了开启英语学习大门的“钥匙”。这不仅需要平时的积累,还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一定的英语技巧,不断的归纳总结,不断的积累实践,这样才能把英语阅读变成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现在的所谓负担。
阅读理解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读懂文章大意,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英语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愛上英语阅读,喜欢做英语阅读,同时还要让学生乐在其中。英语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尤其是英语阅读,下面简单的把它分为三个部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一、阅读前
在上英语阅读课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选择一些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能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并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举个例子,本堂课讲的是湄公河,教师就可以课前找一些与湄公河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认识湄公河。同时还可以找一些与湄公河相关的历史事件,这样不仅增强学生们对湄公河的认识,还增强了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们学起来轻松很多。除了图片展示之外还可以利用视频展示来增强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本堂课讲的是安妮日记,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二战的相关知识。通过以上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还能提升学生们的知识认知能力,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上阅读课前,学生们也要提前准备阅读课的相关资料,这也是一堂阅读课能否上好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前可以预留一些先关的常识问题让学生们课前做好准备。例如本节课讲的是英国旅行,教师可以给学生们预留一些有关英国的历史,英国的文化,英国的地理相关方面的知识。学生们也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能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阅读课前准备是基础,教师和学生们都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才能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所以说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阅读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吸引学生们,使他们一开始就对这堂阅读课抱有很大的好奇心,想探究这堂课讲的究竟是什么,会看一些什么精彩有趣的视频,会听到什么科普性强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仔细斟酌。
二、阅读中
阅读的过程是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训练学生阅读技巧,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阅读问题的设计,按照学生的正常水平来设计问题,不能太简单,这样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问题设计也不能太有难度,这样不仅让学生不能提升阅读能力,还让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所以,问题设计要适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以上因素,对于阅读中的环节,安排如下:
1.标题猜想。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在阅读文章之前,让学生通过标题来猜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对文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世界英语这堂英语课时,学生们可以猜想这堂课的大概内容,有的学生会猜想英语是如何产生的,有的学生会猜想英语这种语言是如何流入到各个国家的,有的学生会猜想英国是如何征服其他国家的等,学生在标题猜想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学生们一起参与各抒己见,大胆设想整篇文章的内容,文章的体裁,课堂氛围非常的活跃。
2.略读。略读是对文章粗略的读同时了解文章大意。在略读时可以先读标题,然后读每段的首句和尾句,通过理解把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一下。
3.快读。在通读全文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出一些相对简单的比较表面的问题,例如,归纳文章每段的段落大意,对文章进行划分。出题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单项选择,判断正误,连线题等。这样简单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大意,增加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首段尾段以及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因为在这些地方,经常会提出主要观点或者具有总结性质的句子,对于这些地方的重视,使他们能够清晰的把握文章的重点和结构。同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小组进行抢答计分,得分最高小组可以给予小小的奖励。
4.跳读。在快读的基础上,学生们还要锻炼自己跳读能力。阅读一个文章时,跳读能力的培养十分的关键,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有效率的回答完问题,同时锻炼了学生们搜索信息的能力。这一部分的问题设置难度要有所加大,主要是针对每一个段落的细节来设置相关的问题。学生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记在脑海中,然后在文章中快速的搜索问题的答案,要有目的的阅读,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的点,过滤无效信息。
5.精读。精读部分需要学生们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文章中每一个句子细细研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文章的大意,同时还要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文章背后的隐身含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题型来锻炼学生的精读能力。例如细节题、句子翻译题、长难句子分析题、猜测词义题、句子替换题、对作者意图、观点、态度的理解题以及对于个别重要句型的讲解等。对于难度适中的段落,可以采取分组活动进行学习:针对某一段落,一个小组的代表提出问题,其它的小组抢答并计分。或者由教师提问,不同的小组进行抢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更细心的去读,更认真的去思考,最大限度的解决问题。对于精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僻词汇,不要着急去查字典,要通过前后文之间的意思来猜测词汇的大意。或者通过词根分析法来猜测大意。对于阅读理解中多次出现的词汇一定要分析透彻,并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要善于从出题者角度出发,试着去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
总之,阅读中的环节以及技巧的掌握是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关键,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有效地获取阅读信息,才能把文章理解透彻明白,了解文章作者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才能把握文章的整体走向,进而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方向是什么,想考什么,抓准出题点,才能更准确有效的进行作答,这不仅使阅读能力提高的关健,也是得分的关键。
三、阅读后
在完成阅读前阅读中等答题技巧之外,还可以把阅读技巧延伸到阅读后。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拓展,可以对所读文章进行复述,或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编自演对话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在讲皮格马利翁这篇选修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演绎一小段窈窕淑女的电影对话。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可以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写作延伸,不仅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写作能力。例如,关于友谊的阅读文章,学生们可以开拓思维,写一篇自己心目中的友谊。课余时间,教师要定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题材比较广,内容简单新颖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取也很关键的,如果内容复杂,难度很大,不但学生会减少阅读兴趣,同时也打消学习英语的信心。阅读的训练也要定时定量,形成规律性,同时也要把阅读速度提高上来。比如每节课课前2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两篇阅读理解,并且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立即讲解,并讲解相关的阅读技巧。这样不但可以提升阅读速度,还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习慣得到培养。
在阅读后,学生们也可以自己自主地去延伸拓展,根本上提高阅读效率,首先要阅读符合高考的一些拓展文章,自己设置题型进行练习。不断的练习自己跳读,略读,精读的能力。熟悉高考题材,熟悉与这些领域相关的词汇,了解作者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观念和立场,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政论,和书评,以及一些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最终达到理解其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譬如,学生们上完地震的阅读课后,可以自己去搜寻一些有关灾难的阅读文章去拓展阅读,比如有关风暴,台风,泥石流等相关方面的文章进行拓展训练,做完之后把文章集中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了解相关的文章都从什么角度进行出题,出题点都集中在哪,都考察什么阅读技巧,假设自己是出题者会在哪些方面设置出题点。学生们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归纳出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后再遇见这样的题型会更加的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阅读后这部分是整个阅读课后的一个延伸拓展部分,教师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学生自己的不断练习总结才是关键所在,在掌握方法技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后把这些方法技巧运用自如,才能够把技巧内化,变为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才能够提高。
四、结论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坚持,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的知识,同时多读一些难度适中的文章,从不断的练习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做题,熟练应试技巧,并总结解题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桃红.浅谈任务型英语教学理论[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3.
[2]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J].1996,5.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M].2011.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Palincsar,A.S.Browns A.L.The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 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4: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