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结节CT与核磁共振成像临床评价
2019-02-26白银波
白银波
(固安县中医院CT MRI室 河北 固安 065500)
肝硬化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进行性肝病,其主要是指单种或多种病因作用下所引起的弥漫性肝损害,其中肝硬化结节为该病的常见疾病分型[1]。对于肝硬化结节患者而言,准确的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是控制其病情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和核磁共振成像现已在肝硬化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性应用[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丙肝合并肝硬化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64.2±2.8)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62.5±2.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病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肝硬化结节。
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2)存在精神障碍相关症状表现;(3)无法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CT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检查仪器为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全部患者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螺距设置为1~1.5cm,层厚设置为0.625cm;之后,经肘部静脉为患者注射剂量为1.5~2.0ml/kg的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ml/s。20s延迟后进行动脉期扫描,门脉期为80s。
观察组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检查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磁共振,全部患者均进行平扫和动态成像增强扫描。其中,平扫序列为T1WI和T2WI,层间距设置为1mm,层厚设置为8~10mm,矩阵参数设置为512×512,视野参数设置为52×42cm;动态成像增强扫描序列为SE/FSE自选回波序列,层厚设置为8~10mm,TE设置为6ms,TR设置为145s。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并对比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数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诊断结果对比
在接受CT检查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存在波浪状肝脏表层的患者有21例,所占比例为52.5%(21/40);存在肝脏结节的患者有8例,所占比例为20.0%(8/40);左肝叶较小的患者有22例,所占比例为55.0%(22/40);右肝叶较大的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为15.0%(6/40);尾叶较大的患者有9例,所占比例为22.5%(9/40);尾叶较小的患者有20例,所占比例为50.0%(20/40)。
在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观察组40例患者中,肝硬化结节直径大小超过10mm的患者有34例,所占比例为85.0%(34/40);T1WI和T2WI信号同时处于偏高状态的患者有8例,所占比例为20%(8/40);T1WI信号偏高但T2WI信号偏低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为12.5%(5/40);T1加权图像信号偏低但T2加权图像信号偏高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为7.5%(3/40);结节直径大小超过10mm,且T1WI和T2WI信号分别处于偏低及偏高状态的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为15.0%(6/40)。
2.2 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诊断为肝硬化结节的患者有35例,所占比例为87.5%(35/40);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诊断为肝硬化结节的患者有38例,所占比例为95.0%(38/40)。由此可得知,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明显差异(χ2=1.41,P=0.24)。
3 讨论
丙肝是一种由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流行性肝炎,该病可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肝硬化,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3]。对于丙肝伴肝硬化患者而言,其在患病早期的症状表现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在临床确诊后,其病情均已发展为肝硬化晚期,该病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肝硬化结节[4]。因此,需给予丙肝伴肝硬化结节患者准确的临床诊断和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预后恢复情况[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两组各自的检查结果可得知,肝硬化结节患者的CT成像多表现为不规则的肝脏表面隆起,而其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多显示存在明显的信号状态改变,通过对上述检查结果特征进行鉴别区分,可有效判断患者的疾病性质。根据研究结果可得知,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从而说明,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均较为理想,两种诊断方法均具有各自的诊断优势,值得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