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2例疗效分析

2019-02-26李金良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外一科253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8期
关键词:左肝胆总管胆道

李金良 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253400

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常会引起胆道感染、肝细胞坏死、胆道狭窄等,严重者导致患者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肝功能衰竭,增加死亡率[1]。临床上以取尽结石、去除病灶、矫正狭窄、防止复发等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原则,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疼痛及并发症较多,导致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2]。近年来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使得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中不断完善[3]。因此本文选取52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以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由B超或MIR确诊,且无肝内外胆道病变者;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者;精神状态正常、可以完成手术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胆系或胰腺肿瘤者;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有精神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脑、肾等其他功能障碍者等。其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26±9.71)岁;术前合并有腹痛症状者45例,合并有黄疸者23例,合并有发热者36例;其中左肝内胆管结石48例,肝右叶一级胆管结石4例;左肝外叶萎缩35例,左半肝萎缩17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1例,B级11例。本文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治疗方法

1.2.1 仪器设备: Olympus十二指肠镜、Boston 切开刀、PSD-20高频电发生器、高弹力螺旋网篮、取石气囊、鼻胆管引流管、腹腔镜设备、超声刀等。

1.2.2 操作方法:所有患者先行胆总管结石ERCP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取左侧卧位,局麻下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乳头处,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明确胆管解剖结构及结石部位、直径及数目。根据实际情况行柱状球囊扩张或内镜括约肌切除术,以取石网篮或球囊取出胆总管结石,对于结石>15mm者碎石后再行取石,术毕造影证实无结石残留后放置鼻胆管。待ERCP术后2~5d择期进行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根据胆结石部位不同,患者采取相应手术。胆囊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建立气腹,采用常规四孔法,Trocar呈“L”形。观察胆囊、肝脏情况,合并胆囊结石者先行胆囊切除术,解剖胆囊三角,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离出来,夹闭并切断胆囊动脉,切断胆囊管,游离胆囊,仔细分离并切除胆囊。左外叶切除术:左肝叶解剖第一肝门,对于2mm以下胆管急性超声刀离断,2mm以上者进行夹闭后离断,于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出左肝动脉、门静脉左支,予以双重结扎、切断,继续向上离断肝实质,暴露左肝静脉,夹闭后离断。左半肝切除术:超声刀切断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左三角韧带,切开少许右冠状韧带及左冠状韧带至第二肝门,暴露出左静脉,夹闭、切断,而后离断Ⅱ、Ⅲ段肝实质,经左肝断面进入胆道,发现结石后用取石网篮取出。右半肝切除术:在右肝肝蒂处游离出肝右动脉后,予以结扎、切断。游离出门静脉右支后用可吸收夹将其阻断,离断肝实质后再行夹闭、离断,切开右肝管,离断右肝静脉,再用取石网篮取石。对于术前无黄疸、胆道炎症等患者,一期缝合胆管,而其他患者需在左肝断面下放置引流管。将切除的胆囊、肝脏及结石放入标本袋,夹碎后取出标本袋。冲洗术野,无活动出血、胆漏后喷洒生物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

2 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26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均在ERCP下行柱状球囊扩张或内镜括约肌切除术取石。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中发现1例右肝内胆管损伤,中转开腹手术;行左外叶切除术13例,左半肝切除术6例,左外叶切除术+胆囊切除术18例,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11例,右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40~330min,平均手术时间(243.47±70.58)min;术中出血量100~36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83.64±92.35)ml;术后住院时间7~14d,平均住院时间(8.57±2.13)d。52例患者术后均无腹腔内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有3例胆漏者,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至术后20d痊愈并拔除引流管;有2例反应性胸腔积液者,无特殊处理后自愈。随访1年后,经T管造影或B超复查,均无结石残留及复发。

3 讨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发病主要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多种因素相关,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出现胆管慢性炎症、梗阻等,引起局部肝叶或肝段萎缩,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传统开腹手术虽可取石、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但对患者创伤较大、复发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治疗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腹腔镜技术联合ERCP有助于及时发现术前检查遗漏的继发性胆道疾病,逐渐成为治疗胆管结石伴有胆道病变的主流方向。

ERCP通过对十二指肠乳头进行小切开或不切开,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完全破坏Oddi’s括约肌,同时能够较为精确掌握整个胆道系统解剖结构,发现胆道损伤和胆道疾病造成的严重并发症,若腹腔镜能够处理的尽量处理,不能处理者需尽早中转开腹,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本文通过ERCP发现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在ERCP下取石成功,其中有1例转为开腹手术。术中不需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不放置T管引流,从而避免了患者发生胆瘘、瘘道等并发症。此外ERCP取石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对于病情较重者、急诊手术风险较大者,可先行鼻胆管引流,待病情缓解后再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该术式既解决了胆囊结石、左右肝叶结石等问题,部分患者又可行一期缝合处理,减少患者带管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针对患者胆结石不同部位分别进行了左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及联合胆囊切除术,术中遵循“先止血、后切开”的原则,根据管道粗细予以钳夹或电凝处理;术中集刮碎、钝切、吸引、电凝于一体,同步吸引,可及时吸除肝组织积液、碎屑、电灼等产生的烟雾,保证术野清晰;此外术中精细解剖第一、二肝门,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并降低肝脏切除时发生大出血的风险,并降低高压气腹引起气体栓塞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疾病的复发,更好地保护剩余肝脏功能[6-7]。本文中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腹腔内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有胆漏及反应性胸腔积液者,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随访期间复查均无结石残留及复发,说明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减低复发的风险。

笔者根据经验总结了手术需注意的几点问题:(1)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属于精细操作,对术者要求较高,因为稍有不慎可能造成大出血或其他副损伤,因此要求术者具有娴熟的肝叶切除经验。(2)该手术要求术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对第一、第二肝肛门血管解剖时,若出现肥胖或左肝外叶肥厚等难度较大的解剖结构时,要有信心,通过努力以达到精细解剖。(3)术中要保持良好的术野,避免误伤肝静脉,当遇到肝静脉出血时,若是较小的血管,可用电凝止血;若是较粗血管可先用吸收夹止血,适当游离暴露完整血管后再做离断。

综上,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不需切开胆总管检查,可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复发的风险,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肝胆总管胆道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不同范围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左肝外叶切除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