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9-02-26杜小武马美艳
杜小武 马美艳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目前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然而在技术创新上我们做得稍许不足。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的创新排名居世界第22 位,这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并不相符,因此,如何提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自主创新可以分为原发式创新和改进式创新。原发式创新是指在知识资本累积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技术,具有耗时长、成本高、市场风险高等特点。改进式创新是指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创造出具有新型优势的技术,具有耗时短,市场风险低,成功率高等特点。国内外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颇多。有学者提出技术引进确实对企业自主创新有着显著地促进作用,但技术引进对中国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每个地区都应提出具体的创新激励措施,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1]24-29。汤萱研究不同类型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将技术购买、外资研发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模仿效应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检验不同类型技术引进对不同维度的技术创新,如发明专利、其他专利、创新经费投入、创新人力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是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较优方式,购买技术则抑制了自主创新能力。[2]119-132祝影、孙锐等以C-D生产函数为理论支撑,从资本和劳动两种创新要素的维度,讨论外资研发活动中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如何影响内资企业的创新产出,结果表明: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外资研发资本投入会抑制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外资研发劳动投入会促进内资企业创新产出。[3]28-36方福前、邢炜等就外资加强控股对五种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特别是对外资控股比例的提高如何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从地区层面来看,外资控股比例提高有利于集聚性技术溢出,但是不利于竞争性技术溢出;从行业层面来看,外资控股比例变动与两种技术溢出效应之间是非线性型关系,并且外资控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地区或行业,两种技术溢出效应没有显著不同。[4]87-96但已有研究仍有不足,需要对技术引进方式与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之间影响机理进行拓展分析。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技术购买和外资技术溢出分别设置变量,建立投入—产出两阶段模型,运用全面可行性最小二乘法(FGLS)方法,研究技术引进方式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1 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2018年6月的中兴事件及之后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因此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我们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获取方式主要为技术引进,而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有研究将技术引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直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掌握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技术,甚至赶超引领国际技术;第二类是外资技术溢出,外资技术溢出给内资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的机会。本地雇员在外资企业从事生产过程和研发活动时,接触先进设备、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等,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对一个产品较为连续的技术知识。一般将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分为外资研发溢出效应、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人员流动效应。外资研发溢出效应指外资企业在东道国进行技术研发时,东道国企业一般会要求共同研发,在研发过程中东道国企业会接触到国外先进技术,从而出现技术溢出。有研究将示范效应和人员流动效应归结为模仿效应。模仿效应指外资企业本地雇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到生产环节技术后,与本地企业技术人员接触(或者流向本地企业),东道国雇员就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获得外资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技术。竞争效应指外资企业在东道国研发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引发东道国企业追赶国外企业,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本文主要研究两种技术引进方式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创新产出来衡量,实证研究中通常使用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只有发明专利才能体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状态。本文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投入模型和内资企业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影响的产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联合分析两阶段模型的变化情况,以研究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2 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
2.1 研究假设
2.1.1 创新投入模型假设
邢斐、张建华指出理论上技术购买对自主创新既有补充作用,又有替代作用。[5]94-103通过技术购买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并积累了研发新技术的资本,能够将现有的技术创造性地转换为更具优势的技术。但是技术购买也有缺陷,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通常为了赶超发达国家,会加大购买先进技术的力度。然而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优势,一般不会转让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并且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低,如果不能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对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
综上所述,技术购买可以增加我国知识存量水平,弥补我国知识资本积累的不足,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正面作用。但长期依赖技术购买,会严重弱化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但综合来看,技术购买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面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技术购买对企业自主创性能力的互补作用可能大于替代作用,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我国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将外资技术创造性地转换为更为全面系统的新技术。与技术购买相比,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既不影响研发投入水平,甚至降低研发投入,又能促进自主创新。因此,在技术引进的各种方式中,外资技术溢出相比技术购买更能促进自主创新。外资技术溢出途径的不同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也不同。外资进入产生的竞争效应给内资企业提供模仿和学习外资技术的机会,也可能诱使内资企业购买先进技术,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创新产出,同时也会加剧我国市场竞争,内资企业为占有市场份额,获取利润,引导内资企业自主创新。故提出假设H2:
H2:竞争效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
近年来,学者对外资研发溢出效应的观点不一,主要有三种观点:“促进论”、“抑制论”和“双刃剑论”。外资研发溢出效应会抑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原因可能是外资企业研发活动大多数仅涉及研发产品和工艺的调试,以服务本地市场为目的,进行技术研发时,会对关键技术保密,控制研发技术溢出,保持对东道国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故提出假设H3:
H3:外资研发溢出效应会抑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
2.1.2 创新产出模型假设
创新劳动投入和创新经费投入是衡量创新投入的两个主要方面。企业创新投入增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是显著的,企业的创新产出是由内资企业的创新投入所决定的,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即研发资金和研发劳动力投入)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故提出假设H4:
H4:企业增加研发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对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2.2 变量测度及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9—201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在剔除了有缺失数据和异常值的样本之后,利用22个省区的省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形成面板数据样本做实证研究。面板数据样本容量大,不仅可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还能反映个体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创新投入模型变量及含义见表1。创新产出模型变量及含义见表2。
表1 创新投入模型变量及含义
表2 创新产出模型变量及含义
2.3 实证模型
2.3.1 创新投入模型
技术引进方式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创新产出。引进技术方式为购买技术和外资技术溢出,外资技术溢出分为竞争溢出效应、研发溢出效应。本文就研发资金和劳动力投入两个方面,分别探讨技术购买、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技术购买对企业创新投入可能存在替代或者互补的关系,外资技术溢出的不同路径对企业创新投入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肖利平、谢丹阳认为不同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会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6]75-92本文参照此观点,将技术引进后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基于上述分析建立模型。计量模型见(1)、(2)式。
RDKit=α1ftechpit+α2fdiit+α3frdit+α4Abspit+μit
(1)
RDLit=β1ftechpit+β2fdiit+β3frdit+β4Abspit+μit
(2)
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RDK表示研发资金投入,RDL表示研发劳动力投入,ftechp表示技术购买经费支出,fdi表示外资参与度,反映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frd表示外资研发参与度,反映外资研发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Absp表示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μ为随机误差项,表示未被模型考虑的其他微小影响因素。
2.3.2 创新产出模型
柯布(G.W.Cobb)等研究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C-D生产函数模型。见(3)式。
Y=A·KαLβ
(3)
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投入,A为全要素生产率,α为资本弹性系数,β为劳动力弹性系数。
技术创新的产出计量模型依据C-D生产函数建立。从产出角度看,创新产出是创新投资、创新劳动等投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企业规模的大小会导致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可以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基于上述分析,技术创新的产出计量模型见(4)式。
newsales=A·RDKα1RDLα2SIZEα3·eu
(4)
其中newsales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RDK代表研发资金投入,RDL代表研发劳动力投入。为消除异方差影响,两边同时取对数,将(4)式转变为(5)式。
lnnewsalesit=lnA+α1lnRDKit+α2lnRDLit+α3lnSIZEit+uit
(5)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针对(1)、(2)和(3)式,使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修正Wald检验、Woodridge检验以及Pesaran检验,(1)、(2)和(5)式异方差及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检验所得的P值均为零,说明模型都显著地存在组间异方差、组内自相关和组间同期相关。FGLS估计仅考虑组内自相关,并不考虑组间异方差和组间同期相关,而全面FGLS估计则需要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故本文选用全面FGLS估计法。创新投入模型实证结果见表4。
表3 (1)、(2)和(5)式异方差及相关性检验
表4 创新投入模型实证结果
由表4可知,技术购买对研发资金和研发劳动力的投入均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系数分别为2.410、0.0466,系数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衡量竞争效应fdi对研发资金和研发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670.3、-2.219,对研发资金投入影响显著,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对内资企业研发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衡量外资研发溢出效应frd对研发资金和研发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593.1、7.575,系数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对内资企业研发劳动力和研发资金的投入均有显著地影响作用,外资研发溢出抑制内资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促进内资企业研发劳动力的投入。创新产出模型实证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研发资金和研发劳动力投入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33、0.268,模型系数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研发资金投入增加1%,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233%;研发劳动力投入增加1%,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268%。说明企业增加创新要素的投入,企业的创新产出会显著地增加,假设4成立。
表5 创新产出模型实证结果
综合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结果,研究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产出结果分析见表6。
表6 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产出结果分析
技术购买和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11、155.585,促进企业创新产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假设1、2均成立。外资研发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136.162,抑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假设3成立。
4 结 论
本文通过研究技术引进方式分析内资企业创新投入间接影响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建立投入-产出两阶段模型,以中国22个省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全面FGLS进行实证研究。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技术购买和竞争效应都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购买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相对较小,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优势,一般不会转移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加之我国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较弱,并不能有效吸收其中的隐性知识,因此,我国应在技术购买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隐性知识,扩大知识存量资本。第二,竞争效应总体上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但是会抑制内资企业研发劳动力的投入。企业应注重科技人员投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造性地转换为更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第三,外资研发溢出效应总体上会抑制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保密,防止核心技术转移,使国内技术人员不能学习到核心技术的精髓。政府应在此方面与外资企业沟通协商,鼓励他们在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活动的同时,确保我国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进来,共同研发,互利互惠。企业必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关键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而核心技术是不可能靠引进获得的,只能依靠自己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是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