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需要技术创新的绿色向善

2019-02-26黄春桥

世界环境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学绿色科技

■文 / 黄春桥

我们喜欢用“科学”做修饰语,形容政策、路线、方案、方法等符合各自的内在规律,是正确的。科技,即“科学+技术”,但我们往往在使用“科技”强调“技术”。但科学不是技术,技术也不一定科学。在一些环境哲学学者看来,技术是把“双刃剑”。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异化导致了今天的环境问题,若技术一路“科学”地走来,那么环境将不成“问题”。诚然,环境污染,技术是直接因素,根子在“人的意识”,但解决环境问题若只盯着改善“人的意识”来治本,那将是“一万年太久”。对于今天而言,治本丝毫不能放松,但解决环境问题也不能放过治标——依靠“技术”进步,要“只争朝夕”,从源头、过程和末端污染治理上下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污染环境还得人来治,技术充当“帮凶”还得靠技术向善,即朝着“绿色”路线发展来治理被破坏的生态和被污染的环境。

因此,对于环保而言,绿色技术实力的强弱不仅关系环保行业发展的快慢,而且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技术的绿色进步,就没有绿色制造的大繁荣,就没有绿色发展的好未来。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尤其是发展绿色技术,实现绿色制造,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抓手。《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 也明确将强化技术支撑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保障措施。

当前,中国环保事业正蒸蒸日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正在快速推进,并在生态监测、保护与治理过程中逐步运用并走向成熟。但是,面对公众对环境改善的热切期待,绿色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与结构优化的迫切要求,以及自身环保能力建设的客观需求,我们的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还需要不断增强。第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形成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强财税、绿色金融等对新能源、环境监测与修复、危废处理等领域的科技研发的支持,加强绿色技术专利保护,完善技术转让与应用机制。第二,大力培养绿色科技人才,加强企业、高校绿色科技研发队伍建设,完善科研机构、企业人才流动培养机制,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聚天下环保科技英才而用之。第三,完善市场机制,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确保环保技术产品推广应用的各环节秩序稳定。第四,加强环保科研和技术创新交流,以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国际环保技术合作,促进环保科技发展稳步向前。只有多领域、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布局和整体推进,才能促进绿色科技的蓬勃发展。

在这里,企业,尤其是环保企业,在环保技术的变革中举足轻重,其性质决定了技术的绿色是环保企业生命线和价值根本,绿色技术创新,环保企业应走在最前沿。

技术改变世界,技术改变生活,这种变是有益于增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变,而非加速人与环境对立的变。所以,科技,是科学的技术,更要是绿色的技术,因为只有绿色技术才能形成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力支撑,也只有以安于人之本分理念贯穿的技术创新才能打造良好的现代人居与环境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绿色科技
绿色低碳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