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主题班会与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思考
2019-02-25张大锋
张大锋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题班会课,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世风日下等社会现象让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互联网+”主题班会课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目前各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在学校课程中开设诸如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在形式上逐步向序列化、系列化演变。国家课标规定,初级中学周课时数33~34节,为了防止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求开齐开足课时,德育系列化的教育活动只能在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周会课)上进行。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和容量,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而使得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另外,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过渡期,可塑性强,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却又不够稳定,特别是在人生規划、公民素养、品性修养等德育重大领域内,意识淡薄,亟待提高。
各地各学校的班主任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互联网+”主题班会的开展,班会序列化、年级系列化,各自为政,零散的教育实践因缺乏理论指导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授课仅为授课,不能够持之以恒地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没有让学生从意识中得到教育,达不到自我完善的效果,不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另外,互联网平台是一个丰富并广阔的的天地,将传授知识和进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取得巨大的效果。但由于网络平台包罗万象,鱼龙混杂,需要认真甄别和大量的提前备课,因而还没被广泛运用。
就目前而言,许多学校及班主任进行了很多教育活动,由于时间、空间、认识等诸方面的限制,在系统的序列化、系列化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如何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训练更显得苍白无力。从我校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也进行主题班会序列化和系列化的教育和研究,但是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点滴无序的状态,学校也向班主任教师们编印并发放《学生养成教育资料汇编》《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资料汇编》《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汇编》等诸多教材,可是依然缺乏科学性,没有进行真正的科学论证。由于课时有限,学校活动繁杂,授课时间得不到保障。班主任的主题班会理念还没有形成,一些经验还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和推敲,对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思想和行动浅尝辄止。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课研究的过程,既是形成德育教育框架的过程,也是实现学生思想提升与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过程,课题研究必将为学校打造一支战斗力强、业务素质好的班主任教师队伍,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出贡献。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是拓展学生受教育和成长空间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系列化、序列化主题班会的教育,使自己逐步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更全的服务和给予学生更优、更大的发展空间。借助互联网对教育内容、教学管理、学生状况进行展示和分析,以取得更高效和更优化的教育效果。这一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软件,在班会中从时间、空间、信息量方面对学生进行补充,如爱国主义主题从华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说起,借助互联网从原始人类艰难生活场景开始,经过灾难深重的探索和艰苦无畏的发展,从个人到整体,从局部到全局奋斗的视频资料,带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自己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借助教师的讲授和平时的相互之间的提醒和监督,慢慢由感性变为理性,从理论上升为自觉行动,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同时,互联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因此设计班会对其形式进行创新,增强班会的生动性、形象性,加强班会的育人效果,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共鸣。
这一工作的开展前景广阔,可以改变班主任对新形势下班会课的认识,借助互联网寻求丰富的授课资源,拓宽育人途径、开阔视野、增加容量,从而提高班主任的班会授课能力,提升班主任的思想觉悟,最终达到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有专家指出:“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不可重复的构成部分。”有人说:“好的主题班会,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养,在他们饥渴的时候得到甘露,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终生不忘。”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一生。高屋建瓴、有的放矢、贴近生活、组织得当的“互联网+”主题班会,会使同学们无形之中受到教育,整个的教育过程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了解,共同进步。借助班会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