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测评之后
2019-02-25刘德菊
刘德菊
晚上10点,我忙完家务准备休息,临睡前习惯性地看了看手机,一条QQ信息让我久久不能入眠:“刘老师,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今天的民意测评结果让我很难受,我该怎么办?”
信息是我办公室同事小贞发来的。今天学校教务处在全校QQ群中公布了对每位老师的民意测评分数,学生给小贞老师打的分数不高,年轻开朗的小贞情绪很低落:抱怨自己辛苦付出学生却不领情,学校不给面子,认真工作换来的是心底“哇凉”,她百思不解。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30年前自己读高二时的英语老师Mr王。Mr王上课有个特点:不苟言笑,经常板着脸,讲话惜字如金。如果学生问他问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知识点我已经讲过了,上课又不认真听!”训斥之后就没有下文了。问问题的学生疑问没有解决反而挨了一顿批评,于是同学们对Mr王意见很大。“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学校对全体任课老师进行满意度调查,班上大部分同学“畅快”地表达了对Mr王的不满,理由是他教学缺乏耐心。Mr王知道调查结果后很生气,在班上也“畅快”地向我们发了火。他发火时有的同学低着头,有的同学在窃笑,有的同学在私语。但从那以后,Mr王上课更加沉闷,同学们也几乎不问他问题。
这算是一次失败的民意测评。失败的原因不是它的测评结果,而是没有实现测评的目的。师生之间的“梗”没有疏通,老师和学生身上各自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学校也只是例行公事地完成了测评任务,对测评呈现出来的问题没有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测评带来的只有负面影响。
民意测评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坏的关键在于发起测评者、被测评者、接受测评者如何对待它。如果三方都本着认真、诚恳的态度来发现问题、承认问题才有利于解决问题。如果发起测评者只是走过场,只图完成测评任务,对测评后发现的问题不重视、不解决,就埋下了测评失败的“种子”。该怎么重视?这要求学校的相关领导和被测评老师进行真诚、善意的沟通,帮助老师分析原因,让老师通过他人的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看到老师的长处,给予老师肯定和鼓励,让老师切身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这样一来,被测评老师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才会信心满满地走向完善自我的坦途。
老师也可以自己找学生座谈。由于民意测评时学生是不记名的,被测评的老师可能不知道哪些学生对自己不满意。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可以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从性别、学习成绩、班干部、个性特征等方面选择)以面谈或非面谈的方式了解情况,不给学生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善意,学生才会畅所欲言,老师也才会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老师的正确态度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此刻,我十分想念辛勤教导我的Mr王,也想以此与小贞共勉。
(作者单位:株洲市天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