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国怎么看中国中产阶层

2019-02-25葛文博曲翔宇侯健羽李珍

环球时报 2019-02-25
关键词:埃及法国日本

本报驻法国、埃及特派记者 葛文博 曲翔宇 本报驻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侯健羽 李珍

编者按:“一到节假日,中国中产就往国外跑”“改革开放将昔日贫困家庭变成中产消费者”“2019,全球最大时尚市场离不开中国中产人群”。这些都是各国媒体对4亿多中国中产的持续关注。中国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中产也成了很多国家政府、商家、学界的研究对象。《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法国、日本和埃及的调查发现,从中国中产消费能力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到中国中产时不时流露出的“苦恼”,再到如何抓住他们背后的大市场,早就都是国外研究的话题了。

法国学者:他们承担着中国现代化重任

“各国中产阶级均应以收入的中位数定义,因此,中国的中产阶级收入必然与其他国家不具可比性。”法国文化广播电台不久前在一档名为“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经济体量”节目中,巧妙回避了有关中产收入的标准划定问题。但这档节目强调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中产阶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中产阶层成为带动中国经济的引擎。”汇丰集团一位负责亚洲事务的主管在节目中说:“一方面,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购房者以及购买奢侈品的人能力不可小视。另一方面,农村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普及,使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一举超过美国。”

法国经济刊物《回声报》2月12日刊文披露,2018年法国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旗下古驰品牌的收入有35%来自中国客户,远超美国客户(22%),其他亚洲客户(19%)和欧洲客户(12%)。开云集团老板弗朗索瓦-亨利·皮诺说,中国是奢侈品的重要市场,因为中国中产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这让他对集团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法国经济月刊《资本》2月8日以“中国经济是否置身危机”为题肯定中国中产近年来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文章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大量涌现的中产人士接过出口和基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接力棒”。

除了经济贡献,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研究部主任艾丽斯·艾克曼还关注中国中产崛起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艾丽斯去年11月在法国《观点》周刊撰文说,同西方想当然的情况正相反,大多数中国中产阶层得益于现行体制,在政治上并不偏激,他们更多关注环保、经济等问题。

巴黎政治学院社会学教授与中国问题专家让-路易·罗卡近日和《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多年来观察和研究中国中产的感受。罗卡说,中国中产阶层发展迅猛,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他把绝大多数中国中产具象为“有一份体面的收入,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一套公寓,一辆汽车,接受良好教育,能赋予下一代好的生活方式”,而且中国的中产比很多国家的中产更聪明、更现代、更有活力,同时拥有参与社会变革的理想与责任心,承担着国家现代化的重任。但罗卡也提到,同法国中产相比,中国中产享有的社会福利要少,房地产负债也高。有意思的是,罗卡所著《中国中产阶级的诞生》一书的封面选用了一个戴着太阳镜、穿着旗袍的中国女性,一边操弄着“苹果”电脑一边吃着大碗面条(如图)。罗卡说:“这张图片就是我对现今中国中产的认识,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中国中产惊人的消费能力令法国人“心向往之”。法国企业致力于满足中国中产的消费需求。法国春天百货公司国际新闻部专员小田部真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公司2016年11月率先启用支付宝,2018年1月成为欧洲首家提供支付宝即时退税的百货公司,同年2月开通微信支付,这些做法都是为顺应中国顾客的实际需求。目前,有约1/4的顾客使用电子支付。”在法国霞慕尼运营4个高海拔滑雪区的勃朗峰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说:“中国中产的涌现促进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法国滑雪场条件好,正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我们也将通过更多渠道给中国游客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和优质服务。”

法国农业部农业和渔业管理局欧洲和国际事务负责人李嘉霖(CaroleLy)日前呼吁说,政府部门应加快研究向中国中产推销产品的进度。她表示,目前法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通过海运,建议通过铁路运输将时间从45天降至20天,特别是促进新鲜产品的出口,才能真正契合中国中产的需求,让法国农产品拥有真正的比较优势。▲

美国智库:中国中产超过4.2亿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实力”项目两年前曾推出有关中国中产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是:“2002年,中国中产仅占人口总数的4%。10年后,攀升至31%,超过4.2亿人。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群体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机会,但也带来重大的政治和人口挑战。在中国,年收入6万到50万元人民币定义为中产。”相比,美国各州对中产的界定也不相同。在俄亥俄州,《环球时报》记者接触到的当地民众一般认为,家庭年收入在5万或6万美元以上就可以被划为美国中产。

“一贫如洗的7亿人已一跃成为中国中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中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的成绩明显优于美国学生。”美国《底特律新闻报》前不久这样谈论中国的中产和中国学生的国际表现。在美国,有人看到大量中国留学生来美留学,开始对中国中产流露出羡慕之情。中国留学生的学费是美国很多大学的重要收入来源,很多学校都关注中国中产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到中国吸引生源。

相比,一些美国中产家庭正在为高昂的大学学费和高息助学贷款犯愁。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有的美国中产家庭会优先选择离家近、学费低、给奖学金的学校,这其中也有个别的孩子有实力申请到顶尖学府,但他们会说:“大学毕业后没有债,并很快找到工作,就很值得在同龄人中骄傲。”记者的邻居罗兰科,今年42岁,父亲在旧金山开连锁意大利餐厅,给他找了个华裔继母。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一家回中国福建,让他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出乎想象,特别是一些中产人士的消费能力。对于一些家境好的中国留学生,他甚至担心他们“有些露富,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提醒他们平时低调一些。▲

埃及主编:中产焦虑可谓同病相怜

“埃及官方没有界定本国中产的标准,通常来说,月收入要在1万埃镑(1元人民币约合2.6埃镑)以上。此外,有车有房、子女读好学校等标配应和中国中产的标准差不多。”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乌麦伊麦·迦尼姆这样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埃及中产的标准。在聊起“中产”话题时,她坦言,埃及人更多的是从中国游客来认识中国中产的。在埃及人看来,中国中产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这也意味着埃及人的就业机会。近年来中文系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毕业生从事旅游业,如导游或导购。

艾因·夏姆斯大学教授纳阿勒做过8年的埃及驻华使馆旅游参赞,2012年结束任期回国。在华期间,他明显感到,连续多年双位数的经济增长壮大了中国的中等收入群,出境旅游人数也随之增加。2010年,中国赴埃及游客人数达到最高峰,超过10万人次,“你好”成为埃及人见到东亚面孔时的口头禅。

“中产焦虑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曾多次赴华采访的埃及《金字塔报》执行副主编萨米·卡姆哈维表示,在各国,中产阶级都属于有了较为体面的收入,但又未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他们有能力尝试富裕阶层的生活方式,却无法做到“长期可持续”,这种矛盾根深蒂固。卡姆哈维以自己为例说:“我们夫妇都在金字塔报系统工作,家庭收入水平在埃及应属于中上了。埃及也有全民免费的公共教育、医疗,有社保体系,但我们并没有太多闲钱。原因是两个孩子在私立学校上学,每人每年的学费是笔大开销,私立医院的医保需要每人几百美元……报社的一名中层也常有养孩子成本高的抱怨,这让我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卡姆哈维很理解为什么有些中国中产会有烦恼,他说:“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面临的诱惑更多。在埃及,很少有商场售卖爱马仕、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相比,中国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都很容易看到这些品牌。”▲

日本商家:中国商业伙伴太“机敏”

日本人习惯用年收入来划定中产人群。在日本,年收入约合人民币37万元至61万元的人群一般被视为中产。此外,多数日本人即使年收入很高,也因不动产税太高等原因不愿意买房,而是租房住,更谈不上“结婚必须有房”。

谈到中国中产,日本媒体报道最多的是“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大大超过日本”。在中国中产的界定上,日本《产经商务》1月20日刊文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的民众收入以及物价都有很大差别。所以,按照中国官方的一些数据判断,一线城市中产的标准是:年收入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拥有至少一套不小于90平方米的住房、至少一辆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私家车、银行储蓄至少在10万元以上。其他城市中产标准是年收入在15万元至20万元、拥有住房和私家车、个人储蓄在5万元以上。”

日本J-cast新闻网去年底的一篇文章形容说,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犹如“樱花开放的顺序”,北上广等大城市经济已开花,内陆特别是西北地区依旧含苞待放,这也让学历高的中国人才都愿意在北上广发展。日本媒体过去爱用“爆买”描述中国游客,对于中文中用来形容暴富者的“土豪”一词,J-cast新闻网找到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用的“镀金”一词——特指没有文化和家学背景的暴发户。文章认为,中国中产有一定消费力,出国旅游、爆买名牌商品、收藏珠宝古董等做法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大众的消费习惯基本一样。在经历那段时期后,日本中产开始转向找“适合自己的品牌”,如相对小众的奢侈品牌。在子女教育上,日本中产现在也没有中国中产那样焦虑,不像当年那样,让孩子很小就为出国读书做准备,他们对于日本的教育似乎更有信心。日本女性择偶条件也从过去讲究“三高”(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变成现在的“三平”(平凡的长相、平均的收入、平稳的性格)。

一位日本大阪商人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与中国中产人士打交道的感受。他表示:“中国中产生活水平很高,已超过日本中产。他们热衷做生意和赚钱,对本职工作之外的各种投资兴趣很大,如炒房。中国中产还看重人脉关系,并靠人脉关系获得财源。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机敏,擅长捕捉机会,但似乎容易走在违法的边缘。我在山东的一个合作伙伴,靠外销欧美圣诞节礼物赚了钱,就搞起网络赌博。日本的中产不会有这样的生财之道。”

对日本商家来说,自然看重中国中产人群。为吸引中国游客,日本放宽中国游客签证政策,很多商店都接受支付宝、微信支付。一些日系汽车品牌深入了解中国中产的需求后,专门为这一人群设计车辆,投放中国市场。近几年,在中国大城市举办的日本房产展也多了起来。大阪的这位商人还表示,尽管中美在进行贸易谈判,但他们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依然将未来全球主要市场锁定为中国,毕竟中国中产人群对日本经济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猜你喜欢

埃及法国日本
探寻日本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莫奈《睡莲》[法国]
埃及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日本神社
法国浪漫之旅(二)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
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