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脊柱骨折内固定与椎体成形疗效比较
2019-02-25鞠德泉鞠伟王海峰王振宇
鞠德泉,鞠伟,王海峰,王振宇
江苏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脊柱骨折在现阶段尤为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其主要是受外力作用[1]影响,从而造成骨折及由骨折引起的脏器损伤,如果不进行科学治疗,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期的恢复,对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内固定和椎体成形,笔者随机抽取本院4年来采取以上方法治疗的老年脊柱骨折病例各20例,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脊柱骨折患者,其收治时间在2014年-2018年近4年内,随后采用数字排列分组方式,一般组织脊柱骨折患者为20例,观察组织脊柱骨折患者为20例。一般组患者年龄最小50岁,最大不超过89岁。其男性脊柱骨折患者为12例,女性脊柱骨折患者为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为51岁,最大不超过88岁。其男性脊柱骨折患者为13例,女性脊柱骨折患者为7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无全身性系统疾病,同时排除药物过敏反应和严重肾脏功能不全,同时在进行实验内容全面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于一般组的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其椎弓钉作为主要固定方式,通过对短节段和钛合金进行应用,并借助X线机[2]进行位置确定,并对患者骨折程度进行观察,进行标记之后进行全身麻醉。以患者椎体骨折作为中心点进行纵直切口,在充分暴露其下椎板的基础上对骨折进行详细观察,并结骨折位置进行椎弓钉的植入,对于其钉点选择尽量偏于外侧,在此之后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
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局麻下采用椎体形成术[3]进行治疗,其具体材料为骨水泥,其方式为正侧位透视,经皮双侧穿刺,并将针尖处在1/3骨折处,采用PVP和PKP技术,分次分批注入骨水泥,同时X线机监测,保证注入安全性,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2.1 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关恢复指标比对,其中一般组的脊柱骨折患者其症状控制时间为7.34±1.32d,其治疗接受时间为12.45±1.36d,一般组脊柱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30±1.54d。对于观察组来说,其症状控制时间为3.94±1.25d,其治疗接受时间为7.47±1.26d,其住院时间为7.35±1.74 d。
表1 一般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关恢复指标比对(Mean±SD,d)
2.2 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其中一般组中CObb角值为83.87±1.36,其椎体前缘压缩率为16.18±2.17,椎体后缘压缩率为4.38±1.28。对于观察组来说,其中CObb角为92.73±1.08,其椎体前缘压缩率为10.20±1.40,椎体后缘压缩率为3.16±1.54。
表2 一般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椎体情况比对(Mean±SD)
3 讨论
老年脊柱骨折[4]作为现阶段骨折中一种常见类型,而单纯内固定术和椎体成形术是目前较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对本院40例病人的比较,发现有如下不同。
切口方面单纯内固定术的切口基本上在10 cm以上,而椎体成形术是在精准定位下,经皮穿刺微创手术,切口在0.3 cm左右,都不需要缝合,不会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皮肤坏死,渗出,感染等问题。症状控制时间,椎体成形术其症状控制时间为3天,单纯内固定往往需要7天才能进行有效控制。治疗接受时间:椎体成形术其时间为7天,单纯内固定往往需要12天。住院时间:椎体成形术其住院时间一般为15天,单纯内固定其住院时间为7天。
除此之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骨折疏松,椎体骨量不足,内固定有时会出现钉道切割松动,而导致固定失效,椎体高度有部分丢失,甚至在内固定取出后更加明显[5]。而椎体成形术采用PVP或PKP,骨水泥直接浇铸,从而避免了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高度丢失问题。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其中一般组中CObb角值为83.87±1.36,其椎体前缘压缩率为16.18±2.17,椎体后缘压缩率为4.38±1.28。对于观察组来说,其中CObb角为92.73±1.08,其椎体前缘压缩率为10.20±1.40,椎体后缘压缩率为3.16±1.54。
通过进行此种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其椎体成形疗效优于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