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9-02-25厉冬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厉冬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规律导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疾病,利用手术进行治疗是关键手段[1]。本文对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进行研究,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3:15,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为(42.16±2.08)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4:14,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78岁,平均为(41.74±2.45)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一般资料进行检测之后,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实验组患者利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平卧位,然后建立12-15mmHg气腹,在患者的肚脐下缘位置、右侧肋缘下及剑突下,采取顺逆结合的方式将胆囊切除。②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手术的切口长度为10cm,以斜向进行切口,在患者的右上腹腹直肌的位置进行,切开该处的腹壁和肌肉,组织完全暴露后切除患者的胆囊[2]。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并发症情况:主要分为:腹腔的感染、切口的感染以及急性胆管炎。②对出血量、住院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24.0软件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用(Mean±SD)表示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两组之间用t检验进行比较,定性资料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当差异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并发症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出现并发症患者2例,发生率仅为7.14%,实验组明显较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并发症情况(Mean±SD)

2.2 统计对比各项指标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住院时间、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的分析(Mean±SD)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的人群范围比较广,一旦患病,就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开腹切除术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高,患者住院的时间比较长,术中的出血量也比较大,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利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和对照组发生率28.57%比较,实验组仅为7.14%,实验组效果显著,P<0.05,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较低,治疗效果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利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进行应用,具有降低并发生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的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