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性护理效果

2019-02-25冯磊胡敏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神经功能

冯磊,胡敏

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江苏 泰州 225300

急性脑出血事件又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循环障碍所导致的全面性或者局限性的脑功能缺损综合症,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比较高,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会引起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肺部感染都多方面并发症,如果此类患者救治不及时,会引发患者器官衰竭、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是将危重患者联合起来给患者最佳的技术保障,达到最好的救治效果,因此针对ICU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的要求都比较高[1]。本文研究就针对ICU脑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进行肺部感染预防的临床效果作出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表1 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n,%)

表2 评定肺部感染、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评分(Mean±SD)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9月接诊的124例ICU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医院批准,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颅CT被确诊为脑出血,在手术治疗之前未发现具有其他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和肺部感染相关症状,进行探讨研究之前,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为4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1.34)岁,观察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为4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1.2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差距不明显,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患者使用的相关护理用具进行定时的清洗和消毒。

1.2.2 观察组 干预性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患者尽可能的放松心情,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让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②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严格监测、出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应该及时反馈医生,并且给予患者抗菌和物理降温,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警惕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等不良症状[2]。③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不良反应预防工作,为患者详细介绍和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排痰、定期吸痰的重视程度,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有利于患者顺利排痰。④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⑤生活护理: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患者进行鼻饲进食,加强对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提高患者机体抵抗能力。⑥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呼吸道管理、用药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等方面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相关治疗设备的转运需要选择具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有利于对突发情况进行正确护理[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评价,包括:导管阻塞、皮下气肿、伤口感染以及脱管等。评价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事件、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评分。根据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干预性护理措施应用价值的相关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神经功能、生存质量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相关治疗指标评分,计数资料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用(Mean±SD)表示,t检验,后者用(n,%)表示,卡方检验。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P<0.05为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表1所示。

2.2 评定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治疗指标评分 如表2所示。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生存质量分别为(11.36±2.46)、(53.41±1.38),对照组为(12.21±1.36)、(52.44±4.19),两组数据对比差距不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生存质量分别为(27.33±2.33)、(88.74±4.56),对照组为(17.26±1.37)、(79.64±4.25),两组数据对比,P<0.05。

3 讨论

从临床角度来讲,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原因较多,但是大部分患者是由于长期出现高血压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病情发展加快,治疗后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对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支持,才有利于达到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目的[4]。

本文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住院时间等指标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指标评分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了干预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原因如下:①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变了传统护理措施的现状、有效避免了常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被动性,体现了干预性护理措施的人性化,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5]。②在本次研究报告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提前判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体现了护理人员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证实了干预性护理的有效性。③干预性护理措施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全程采用无菌护理,将诱发因素的风险性降低到最小,对患者从心理护理、药物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严格抗生素的相关使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受感染率,同时也防止了微生物以及细菌侵入机体,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ICU脑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出血肺部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拯救营地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