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钠辅治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效果及对血清CRP、NF-κB水平的影响

2019-02-25黄晓英沈莹张锦琪通讯作者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特钠毛细孟鲁司

黄晓英,沈莹,张锦琪通讯作者

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南京市大厂医院)儿科,江苏 南京 210044;2.福州儿童医院急诊科,福建 福州 350005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可同时累及上下呼吸道,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1]。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最为常见,且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与患儿反复喘息性气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因此,有效治疗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及时缓解患儿喘憋等临床症状体征有其必要性。目前,临床尚无治疗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特效药,多以吸氧、抗感染等对症疗法为主[3]。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等半胱胺酰白三烯(CysLTs)受体拮抗剂可抑制CysLTs等炎症介质,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并控制喘息性疾病的复发,避免患儿发展为哮喘,达到改善患儿预后的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以评估孟鲁司特钠的辅治疗效,为临床治疗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提供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我院139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5]中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儿;经鼻咽分泌物定性检查确诊为RSV感染患儿;首次发病患儿;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就诊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患儿;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呼吸道畸形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畸形患儿;相关药物过敏或禁忌患儿。根据139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方案分为孟鲁司特钠辅治组(观察组,n=73)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66)。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34例;月龄5-16个月,平均(10.41±2.16)岁;病程2-9 d,平均(5.12±1.06)d。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30例;月龄4-16个月,平均(10.13±2.24)岁;病程2-8 d,平均(4.98±0.97)d。两组 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容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注,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吸氧、镇静、退热、止咳祛痰等对症疗法,及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孟鲁司特钠颗粒(生产企业: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 mg,批准文号:H20110596)4 mg,每晚1次,冲服,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7 d后,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6]中疗效标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减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减轻、甚至加重)共3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记录两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③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黄疸、皮疹、哭闹不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④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炎症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试剂由瑞典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生产)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核因子-κB(NF-κB)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由德国罗氏公司生产)检测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采用ELISA法(试剂由美国R&D Systems公司生产)检测两组血清CysLTs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 19.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Mean±SD, d)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7d后,两组血清CRP、MCP-4、ECP、NF-κB、CysLT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RSV感染后,呼吸道局部及体液中CysLTs水平明显升高,并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诱发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大量浸润,阻塞小气道,导致肺部哮鸣音等症状体征产生[7]。且国内学者提出,CysLTs合成及分泌增加是感染诱发喘息的重要机制,能导致患儿喘息反复发作,影响预后[8]。故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等CysLTs受体拮抗剂受到临床广泛关注。但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其他途径控制患儿气道炎症反应,学术界研究较少。对此,本研究就孟鲁司特钠联合常规疗法对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多种炎症介质的影响展开分析,以评估孟鲁司特钠的具体作用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常规疗法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sLTs水平明显低于仅予以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说明孟鲁司特钠能发挥其CysLTs受体拮抗效应,使患儿体内CysLTs减少,达到控制CysLTs介导的气道重塑作用。另外,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孟鲁司特钠不仅能降低CysLTs水平,还能同时抑制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功能,发挥全面的抗炎作用[9]。本研究也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CP-4、E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考虑该结果与孟鲁司特钠能抑制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聚集与激活,而减少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及激活引起的炎症反应,使机体MCP-4、ECP合成及分泌减少有关[10]。此外,NF-κB为一种基因调控蛋白,在正常机体内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但受感染等抗原刺激时可激活,并诱导炎症因子合成与分泌,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11]。而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这也提示,但孟鲁司特钠还能降低外周血NF-κB水平,避免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过度炎症反应,而减轻患儿病情[12]。不仅如此,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也低于对照组。推测此结果由以下2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①孟鲁司特钠发挥其抑制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功能及降低NF-κB水平的功效,使上述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因子释放作用降低,引起炎症因子减少[13];②随着炎性因子的减少,机体炎症反应进一步减轻,使CRP等急性炎症指标降低[1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MCP-4、ECP、NF-κB、CysLTs水平比较(Mean±SD)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也优于对照组。这也证实,孟鲁司特钠能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使呼吸道黏液刺激减轻,而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提升治疗效果[1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表明,孟鲁司特钠可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更有学者指出,孟鲁司特钠为口服药物,能直接以喂服的方式,使患儿吸收药物,对患儿配合度要求较低,也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临床使用价值较高[16]。故孟鲁司特钠在婴幼儿中应用安全性较好。然而,本研究缺乏有关患儿复发情况的评价,针对孟鲁司特钠控制喘息复发的作用仍需后续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可提升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能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患儿症状体征缓解,也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于患儿预后有利。

猜你喜欢

特钠毛细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