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胸痛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25吴芳娣
吴芳娣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21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病情较危重的病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发病原因复杂、病死率高等特点[1,2]。而医院急诊科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疾病种类繁多的场所,容易出现困难和纠纷,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3]。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4]。为此,我院在急诊室对急性胸痛患者实行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60名急性胸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号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30名):男17名,女13名;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6±1.7)岁。对照组患者(30名):男16名,女14名;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4.2±1.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相比,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病情的初步评估、联系医生、使用药物、给氧、心电和生命体征监护等。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主要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危重性,患者心理上难免紧张和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沟通,一方面倾听患者的倾诉,使患者释放内心的不安,缓解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告知患者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5]。②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明确患者的疼痛部位、胸痛的程度、性质、有无放射性疼痛,记录患者胸痛持续的时间,检查有无压痛点,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当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和心律出现变化时,及时联系主治医生紧急救治[6]。③针对高危患者的护理,针对患者中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肺栓塞等危重情况的,给予针对性护理,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准备急救药物,根据病情选择留置针以及深静脉穿刺等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应对措施[7,8]。
1.3 观察指标 ①按照疼痛视觉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出血、感染、低血压等;③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的病例数之和占组病例数的百分比来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观察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Mean±SD)和率(%)表示,使用t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VAS评分情况 护理模式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VAS评分情况(Mean±SD)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急性胸痛是常见的情况危急的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极易引起患者猝死[9]。因此,救治的及时性和护理的有效性对患者来说极为重要。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10],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也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另外,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数据,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联系主治医生并采取应对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这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急性胸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